孩子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要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女孩講訴了她的經歷

初中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

媽媽通常每周給2元零花錢,那個星期她想要5塊,媽媽不給。

怎麼和父母要錢,她不知道,她就表示不去上學。

媽媽說:「愛上不上,不上現在回家。

後來,她一直纏著要,媽媽很不高興地掏出5塊錢,扔在地上,一副嫌棄的樣子。

她自覺很沒自尊地撿起錢走了。

事情好像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她說,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一直覺得自己很卑微,同時,在心裡埋藏下對錢的渴望

一位男士講訴了他心中最深的秘密

那年暑假,班上兩個女同學到他家串門。

他們坐在一起聊天,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與同齡女孩來往。

後來,女同學提議去街上轉轉。

他身無分文,想著怎麼和父母要錢,便去找母親,希望母親給他一點零花錢。

媽媽不肯給。

他一再懇求,哀求。

最後媽媽掏出五毛錢,扔在地上,「拿去!」

他彎下腰,撿起那五毛錢,和女同學上街了,請她們一人喝了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

當年的男孩子現在30多歲了,大學畢業,經濟獨立,也早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

但他一直不肯結婚。

他不結婚,也不回家。

他知道他的父母非常孤寂。

但目前他只想這樣過,不結婚,不回家。

他說,這一切都源於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錢。

扔在地上的五毛錢,究竟摧毀了一些什麼呢?

伸出手,向媽媽要一點零花錢,因為這個時期的男孩子知禮體面有教養,他知道朋友來訪應熱情相待。

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親的形象還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母親掏出五毛錢扔在地上,呵斥他「拿去」,至此一個男孩的尊嚴已經體無完膚。

而最屈辱的是他不能拒絕,他需要這五毛錢,兩個不明就裡的女同學還在外屋等著他,期待一場愉快的同游。

當他彎腰撿起這張紙幣,他一定聽到了尊嚴碎裂一地的聲音。

他的內心也就此四分五裂了。

當孩子向您要錢時,千萬不要這樣做

1不要直接拒絕。

問一問孩子為什麼需要錢,他需要錢來做什麼,你可以引導孩子的消費觀念,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拒絕。

2不要評判孩子的慾望。

講一堆理由證明孩子不應該提這個要求,甚至自欺欺人說這麼做是為孩子好。

孩子需要什麼,就是需要什麼,可能在你眼裡那個東西根本沒必要,但在孩子心裡就是他想要的。

3不要使用父母的權力傷害孩子。

上面兩個故事中的母親都用金錢帶來的權力狠狠地羞辱了自己的孩子,這會給孩子的心理上帶來永久的傷害。

無論給或者不給,請尊重孩子的慾望,你可以不滿足,但是不能自以為是地去評判和傷害。

從伸手要零花錢,到彎腰撿起那五毛錢,客觀時間只有幾分鐘;在他的心理時間上,漫長如整個人生,而那位母親可能渾然不知,甚至內心仍在責怪孩子,這才是最可怕的。

童年時在金錢方面嚴重匱乏的人,反而容易成為成年後在金錢方面斤斤計較的人,過分吝嗇或過分貪婪,缺少平常心。

當孩子來要錢,請你這麼做!

與上面的例子相反,有一類孩子,當他們張口問父母要錢的時候都是理直氣壯,父母滿足他的要求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任何不好意思。

這種現象是比較可怕的,即使父母再富有,也不能讓孩子無節制的花錢,需要讓孩子知道花錢的意義。

但是又不能一點不給孩子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這裡面大有學問。

孩子6歲左右就可以給孩子零花錢了,而且必須要給,並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增加數目。

或者每周一次,或是每兩周一次,數額儘量與孩子的小夥伴持平。

提醒:不建議讓孩子幫家長幹活獎勵錢,這會讓孩子做事的動機為了錢,而不是愛。

事例:有個對孩子實行以勞計酬的政策,規定洗一次碗多少錢,擦一次地多少錢,洗一次衣服多少錢。

到最後他發現,孩子幹什麼都要問有沒有錢,哪怕是很簡單地扔一次垃圾,也要問這個給多少錢。

孩子按勞取酬的習慣確實培養出來了,但唯利是圖的心理也開始露出苗頭。

關於孩子零花錢的幾個建議

一、讓孩子自己列計劃,哪些活動需要多少花費,家長審核後,零花錢可以根據計劃浮動;

二、讓孩子有記帳習慣,一周或一月下來後和孩子討論,哪些花費可以節省,這對於培養孩子今後做事情的計劃性,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家長引導孩子避免零花錢只用在自己一個人身上,有些寶寶有了零花錢後非常小氣和自私,買了東西只顧自己一個人享用;

四、跟孩子講明白,零花錢不是想買啥就買啥,家長需規定孩子禁止買東西的範圍,特別是對孩子身體有害的東西;

五、按勞付酬可以有,但要有原則,孩子該做的基本小家務。

比如:洗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床鋪和房間,洗碗,掃地等。

這些都是應該做的,所以沒有報酬。

為集體(家庭)做貢獻的可以獎勵。

比如:公共區域的衛生,洗車,修剪草坪,修理屋頂等。

由於這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所得,所以才有一種珍惜的潛意識;

六、當孩子大一點的,教ta如何理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