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兩三歲的孩子是最讓爸爸媽媽困惑的年齡,很多啟蒙爸爸媽媽都無從下手,究竟是讓孩子學或者是學什麼好,還是不學讓孩子玩好。

其實孩子的興趣沒有那麼難懂,比如如果你平時喜歡拿筆到處亂畫、亂寫,那麼恭喜你,你家孩子對最近對畫畫很感興趣,這個時候就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了,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入手

1、用多種感官感受世界

認識和感受周圍的各種事物,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開始,多種感官的參與,是最好的認知方法。

家長經常會說:「寶寶,樹有樹幹,樹枝和樹葉,樹幹是棕色的,樹葉是綠色的……」以為這樣介紹,孩子就認識樹了。

但其實這只是大人的認識,不是孩子的認識。

怎麼樣才恩那個讓孩子有效認知呢?家長可以這樣說:「寶寶,我們來看看大樹,摸一摸,樹幹是什麼樣的?聞一聞,樹是什麼味道的?」「抬頭看看,書上面有什麼?是什麼樣的?」「媽媽抱著你夠一夠,你摸到了什麼?」「閉上眼睛,你能聽到小樹葉在唱歌嗎?它是怎麼唱的?」「地上有很多樹葉,撿起來看看……」經過這樣的過程,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銷售觸摸,有了這些基礎,孩子能真正認識「樹」才有可能畫出「樹」。

2、用多種方法表現藝術

在孩子的世界裡,藝術無處不在,用不同的畫筆在紙上隨意塗畫,用小手蘸顏料拍在牆上,用小腳踩在地上走出小腳印,用小樹枝在沙子上留下不規則的痕跡,甚至吃飯時用菜湯在衣服上留下油漬對他們來講都是藝術。

因為哪些痕跡是他動作的結果,而越小的孩子,動作發展和思維發展的關係越密切。

家長更要多地為孩子創設能夠發展各種動作的外部環境,提供多種材料。

別怕孩子弄髒了衣服,摸髒了牆,灑了一地的水……藝術啟蒙就是從這看似好不意義的塗塗抹抹開始的。

4、用語言表達獨特的感受

用語言表達思維是兩三歲孩子的一大特點,讓孩子表達出對事物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繪畫或欣賞的過程中,問一問孩子:「你畫的這個是什麼?」「這幅畫畫的是什麼?」給孩子表達想法的時間和空間。

不要急於肯定或否定,不要急於用成人的想法糾正孩子。

因為語言表達的過程,是孩子梳理自己思維的過程,是孩子表達自己認知的過程,是難能可貴的發展過程。

任何能夠為大多數人所推崇的藝術作品都是表達了作者獨特於他人的內心視角的成果,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認知世界和表達內心的方法。

學會靜下來感受孩子的視角,聆聽孩子對藝術的表達,為孩子創造表達的條件和環境,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有巧嘴寶寶,那是因為他們的父母這麼做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如果寶寶從小就很善於用語言表達一些想法和要求,很善於與人交往,這樣的寶寶,不管到哪裡都很受歡迎。可是偏偏自己的孩子語言能力差,又不喜歡說話,父母又找不到原因,也沒有辦法,該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