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養對孩子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

俗話說,生孩子比養孩子更重要,只生不養不能夠,養如果不好好養更是不能夠。

我們這裡所說的養,不僅僅是用食物把孩子養大,更注重的是教養。

教養就是你的家庭給予了孩子做人的涵養,如果家庭的教養沒有,那麼你孩子的涵養一定不會好在那裡。

下面,先讓我們看一則案例:

重慶有個奶奶帶著孫子到醫院抽血化驗,孩子被扎疼了哭鬧不已,正當醫生埋頭在為孩子清理,奶奶竟然說了一句:「不要哭,醫生阿姨壞,把我們弄哭了,打她!」忙了一天的醫生感覺很受傷。

當這一消息曝光後,引起無數網友的激烈評論。

這個奶奶如此教育的直接危害,是可能會培養出一個不明是非、喜歡推卸責任的孩子。

要知道,傳遞給孩子的不良信息是,我抽血哭鬧不是因為不夠勇敢,而是因為醫生太壞。

這不是我的錯,是別人或別的東西的錯,我不必為這個錯誤負責任。

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會養成這樣的壞習慣:出錯以後,不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這其實是一種育兒陋習,有人說,孩子的未來從出生那刻已經註定。

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但不無道理。

因為家庭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10種最坑娃的育兒不良陋習種最坑娃的育兒不良陋習

1推卸責任

寶寶摔倒、頭撞桌子,大人拍打地板、桌子:「地板/桌子不乖,害寶寶撞倒摔倒了,我們打它!」孩子會推卸責任。

2吃飯時看電視動畫或視頻

為了讓寶寶好好吃飯,給孩子看電視動畫片或視頻,養成讓孩子不能專心吃飯的壞毛病。

3條件交換

孩子說要吃零食,媽媽說不行,你必須將作業做完就給你吃。

條件下的教育,會讓孩子認為,我需要他對我好我就要付出什麼,別人對孩子好,孩子就會認為別人帶著某些目的。

4破壞孩子的專注

寶寶在埋頭拼湊積木,大人在一旁叫「喝一口水」、「吃一口蘋果」、「喝完這碗湯再玩」等,這樣做看似是大人的關心行為,實際上會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導致寶寶容易「三分鐘熱度」。

5寶寶沒有六月天

不少家庭、尤其是老人總會說剛出生的寶寶沒有六月天,他們從來沒聽說過寶寶會因為穿的太多、蓋得過多而導致的「蒙被綜合症」。

新生兒剛出生會手腳冰涼,這跟寶寶的末梢神經未發育完全有關。

6在孩子面前說謊

老闆打電話來讓回去加班,爸爸回答說生病了,正躺醫院打點滴,唬得了老闆唬不了身邊的孩子。

大人經常說謊,孩子慢慢地也就學會了說謊。

7忍受不了孩子哭鬧

有些家庭在孩子未哭鬧前會按原則來要求孩子,到孩子一哭鬧了,有些父母一聽到孩子哭鬧就難受,本來不能犯的也破例了。

這會讓育兒陷入惡性循環,即孩子會通過哭鬧達到目的。

8沖泡奶粉不管刻度

用滾燙的開水給寶寶泡奶粉,並且沖泡時完全不管刻度,只憑猜測來泡。

滾燙的開水會讓奶粉的益生菌死亡、部分營養成分丟失,太稀寶寶喝不飽、太濃會損傷腎臟。

9以為孩子吃得越飽越好

不少家庭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孩子吃得越多,孩子身體壯實越健康,年幼的寶寶不會表達,吃撐了不會拒絕。

容易造成過飽消化不良、厭食,寶寶被養成小胖墩。

10新衣服買來穿

新買回來的寶寶衣服,從縫製到零售會經過無數人,上面攜帶細菌,還因為新衣服帶著甲醛等化學物質,不經過清洗容易透過寶寶嬌嫩的皮膚進入體內。

所以養孩子,真的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那麼簡單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5種坑娃的育兒錯誤,你家有嗎?

博士媽媽說:有人說,孩子的未來從出生那刻已經註定。雖然說的有點絕對,但不無道理。因為家庭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以下15種育兒陋習一定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