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真對我好,就讓我去死吧!」 VS 「為了將來不後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父母說:都是為你好,你長大就會懂了。

這些所謂的「為你好」真的都適用於孩子的成長嗎?

暑假來臨了,也是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火爆招生的時期,不少家長也在為孩子物色「興趣班」,沒有最「瘋狂」的家長,只有嫌「不夠多」的家長。


案例一:媽媽,真對我好,就讓我去死

近期,網上有一則新聞標題十分扎眼《媽媽,真對我好,就讓我去死》,新聞主要內容是小博(化名)媽給小博從小灌輸精英教育思想,從幼兒園起每年花十幾萬給小博報7多個培訓班,並且以時間表的形式安排小博的作息時間。

用小博自己的話說:「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

名校畢業後,經營公司的小博媽卻說:「我也反感父母的管教,但事實證明他們還是對的,因為我已經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者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父母是不會害孩子的。


案例二:暑假開銷加課外學習的開銷達到32萬元

網上流傳著:一位80後上海媽媽為今年9月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列了個學期清單,暑假開銷加課外學習的開銷達到32萬元。

除了各種學習用品、家居用品和夏令營以外,總計20個課外興趣班。






對於網傳的「教育清單」,一位南京的媽媽是這樣說的:「不要詬病花32萬給孩子報20個暑期班的媽媽,如果你有條件可能你也會這麼做。


「為你好」是真為孩子好嗎?

小編在回想自己的基礎教育時期:暑假裡,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在吃西瓜和看電視的時間裡度過,那個時候,父母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也沒有優渥的經濟條件去支持自己上興趣班。

吃西瓜和看電視的暑假雖然沒有現代孩子去補習班過得更加充實有意義,但那時候的自己,至少是自由和快樂的。

大部分的家長應該和小編的感受差不多,現在的孩子課餘生活都「泡在」興趣班、補習班裡,但是有一種無奈的是:你不上補習班,別人在學習,你就落後於人,就會被教育選拔機制「淘汰」。

所以這也成為「都是為你好」的一種理由。

一句「為你好」,很多時候是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

孩子原本該玩的年紀,卻過早被逼著學習不想學的東西,甚至智力過度開發,這在短期看是拔苗助長。

而放到孩子整個人生去看,那種傷害更近乎扭曲。

就像案例一當中「小博」成長當中,媽媽的精英教育讓他養成一種慣性思維:自己哪裡都做得不好,對不起媽媽的付出。

事實上,上補習班、興趣班是孩子成長中的選擇,是促進孩子智力、興趣發展的一種方式,是基於孩子成長為出發點,但是「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養成這樣的思維,為父母學習的思維,這無疑是違背家長的初衷的。

經常在新聞報導里看到,每年高考都會有因為忍受不了升學壓力而選擇輕生的學生,這樣的選擇,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離不開的。

家長常常以「都是為你好」的良苦用心去要求孩子去做一些違背心意的事情。

然而,有時候,這是需要一個平衡和商量。

家庭教育當中,不應該是強制孩子必須去做什麼,而是學會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就像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所說:

講究適度,為孩子「留白」

一是講究適度,為孩子「留白」。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家長把成功定性為考試好、能進名校,從而把孩子的時間大量地安排到對升學有利的輔導班上,那麼,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就會被無情扼殺。

孩子的成長需要「留白」,空白中,孩子完全可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潛能。

尊重孩子的意願,觸發孩子內心的覺醒

二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觸發孩子內心的覺醒。

上輔導班首先要搞清楚,這是誰的興趣,家長的還是孩子的。

不同的輔導班針對性各異,孩子的個性、成長經歷、能力,決定了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可比性。

如果家長只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在學,因為焦慮和跟風而逼迫自己的孩子也去學,那麼,根本不能觸發孩子內心的覺醒,只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家長和孩子在上輔導班的問題上產生矛盾,首先要學會溝通,要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

如果孩子無法接受,家長應該懂得放棄,而不是趕鴨子上架。

綜合來源:杭州日報、南京教育頭條、南外家長幫

更多相關內容您可以關 注 微 信 公 眾 號(我找學區房:WZXQF_)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