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模仿《熊出沒》撐傘跳樓 熊大說「這鍋我不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跳樓孩子果果的父親姓馮,是甘肅人,而妻子是四川人,幾年前和妻子來烏魯木齊務工。

3月4日,妻子去商場上班,於是把女兒果果鎖在家裡看動畫。

本以為孩子會安靜的在家看動畫片,沒想到孩子為了去商場找媽媽,學著《熊出沒》中人物的樣子,竟撐開一把傘從11樓跳下,以至於落到4樓平台上摔成重傷。

其實類似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翻看新聞會發現,因為模仿電視情景造成的兒童傷害事件幾乎每年都有發生。

2013年4月6日,因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江蘇倆孩子被同伴綁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2016年3月,陝西漢中西鄉縣,姐姐用電鋸學著光頭強的樣子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導致妹妹鼻翼和右臉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疤。

............

於是乎,各種媒體特別是那個叫什麼TV的,對這些動畫片經常拿出來就批判一番,說什麼存在暴力失度、語言粗俗等問題,可是我記得你的1台原來也是天天播放啊,你這樣落井下石真的好嗎!還有網上各種文章,抓住這些所謂的熱點新聞,各種炒作批判,然後盤點幾個不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片,理由還特別充分:說什麼《熊出沒》里充斥著砍伐、狩獵等非法行為,除了最直接的肢體暴力和衝突暴力外,還瀰漫著各種變著花樣的隱性暴力,這些隱性的灰色的暴力形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心理圖式和行為模式。

說在《喜洋洋與灰太狼》里,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抓過1380次;喜羊羊被煮過839次,被電擊過1755次等等。

乍一看,說的好像真有那麼些個道理。

可是你仔細想想我們小時候,有幾個孩子學機器貓(別跟我說什麼《哆啦A夢》,我們小時就叫《機器貓》)頭上插個風車就從樓上往下跳的,有幾個孩子看過《貓和老鼠》,就天天用壓路機壓、針扎屁股、下油鍋這些手段折磨自己家貓的。

更別說那些動輒打得血肉橫飛的如《北斗神拳》、《聖鬥士》等熱血動畫了,按文章的道理,我們這些個80後是不是都成了暴力狂了。

還有一些文章拿什麼動畫片分級制度來說事,說是國外動畫片都是分級的,所以這種事情要少很多等等。

可是你用屁股想想這也不可能啊,動畫片能分級,電視能分級嗎,電視知道前面是站的是60歲的老人還是6歲的小孩子嗎!

所以我覺得把這些事情都怪在這些國產動畫片是非常不公平的,就拿文章開頭那個小女孩來說,是個父母都應該知道,5歲的孩子肯定是不能獨自在家的。

你知道嗎,如果這事發生的美國,這個家長會被以虐待兒童罪判刑的,像文章這種情況,最高可判處6年徒刑。

(美國加州法律 )還有些人說現在賺錢不易什麼的,為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開脫,但我還是我的觀點,生了就得養、養了就得教,否則你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

動畫片本沒有錯,作為父母究竟又如何避免悲劇的上演呢

1、為孩子選一些優秀的動畫片,並和孩子一起觀看

比如《粉紅豬小妹》、《米奇妙妙屋》、《愛探險的多啦》、《海底小縱隊》等,而陪同孩子一起觀看動畫片,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親子行為。

因為這種「共同注意」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親子間眼神交換,情感交流,建立親密的過程,有利於孩子在情感、社交上的發展,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而且這樣,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動畫片中哪些語言、哪些行為不能模仿,哪些值得學習,引導孩子正確分辨理想與現實。

2、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雖然動畫片可以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但是這會讓孩子失去思考,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

因此,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同名的書籍並引導孩子去閱讀,慢慢將孩子從動畫世界引導到書的海洋,從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3、規定看片的時間和內容

長時間盯著電視螢幕,會讓孩子的眼部肌肉和視覺神經相當緊張、疲勞。

時間長了,非常容易近視。

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約定好看動畫片的時間。

3歲前的孩子看卡通片,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

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以免影響睡眠。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多用一分心,比孩子長大後在教育強100倍。

所以奉勸那些自己忙自己的然後把孩子交給電視的家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電視里的那些動畫片,一定適合孩子嗎

有什麼方法能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寶寶瞬間平靜下來?有什麼方法能讓跑遍房間每個角落就是不肯飯的寶寶乖乖地坐下來,張開嘴?相信有不少媽媽的答案是:放動畫片!可是,電視里播的那些動畫片,真的適合寶寶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