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年薪和在家陪孩子,你選哪個?這位媽媽的選擇出人意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閨蜜最近閒來無事,給500強企業投了份簡歷。
結果,面試順利通過了。
老總求賢若渴,開60萬年薪讓她去。
本來,她在現在的單位待著挺舒服。
雖然工作不高,但是很穩定,而且不用加班,不用出差,工作量也不大,特別適合需要照顧孩子的她。
只不過,太安逸了,反而讓她找不到自身的價值了。
她想去500強企業面個試,歷練一下,也好掂量一下自己的身價。
本來,面試通過,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可沒想到,對方居然要用60萬年薪挖她過去——那是她現在年薪的五六倍啊!
這讓她怎麼淡定得下來?
她心中一直沉睡的那隻小鹿甦醒了,她想去體驗一下500強企業白領麗人的職場生活,她想要趁年輕再好好奮鬥一把,她也想要月入5萬,活得瀟瀟洒灑。
她真的動心了。
但是,孩子誰管?
這份工作需要不定時出差,老公也要經常出差,如果剛好兩個人同時需要出差,孩子不是要流落街頭?
再把公婆接來?
好不容易求他們把孩子帶到3歲上幼兒園後再回去,這會兒又要把他們請回來,可能性不大。
況且,這兩年沒有公婆在耳邊嘮叨,生活過得挺舒服。
如果他們真答應過來,生活中又是一地雞毛。
請保姆?
現在的保姆市場參差不齊,保姆虐童事件時有發生,甚至還有保姆放火燒僱主家。
要有多大的眼力勁兒,才能請到一個放心的保姆?
要孩子爸多分擔一點育兒的事情?
還是算了吧,就他那急性子,跟孩子講道理,幾句話就上脖子上臉,
她可不想孩子天天挨罵,找不到自我。
到底如何選擇?閨蜜很苦惱。
02
前不久,有個新聞,報導一個媽媽辭去省城月入一萬的工作,只為了回家陪娃。
(備註:她的這個收入並不起眼,但在當地是很可觀的。
)
這個媽媽和老公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兩人都在省城上班,因為工作經常加班,只能把女兒留在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
平時,倒還可以做到一個月回去看一次女兒,但最近幾個月特別忙,足足4個月才回老家一趟。
回去之前,她特意給女兒買了可愛的芭比娃娃,滿以為她會特別高興,卻不料,女兒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含著淚幽幽地說:
「我不想要什麼玩具,我只想要一個可以陪我長大的媽媽!」
孩子一句話,讓她幡然醒悟,
掙再多錢也不能彌補不能陪伴孩子成長的缺憾。
於是,她提交了辭職信,
並嘗試在孩子就讀的學校附近找一份工資雖低但方便接送孩子的工作。
其實,哪個職場女人做了媽媽之後,不都是左右為難?
因為孩子,女人又多了一個全新的重要角色。
要工作出色,同時還想要做好媽媽?
不可能。
因為你不是孫悟空,不是超人,不能把自己變成三頭六臂,也不能把一天變成48小時。
有時生活就是單選題,不是A就是B,還逼著你快速交出答案。
無論哪種選擇,都是有得有失。
從來沒有完美的生活,我們只能儘量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那一項,才能不留遺憾。
03
其實,不光是媽媽,有些爸爸,也會有這樣的感受。
認識一個爸爸,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百萬年薪。
每天不是在辦公室工作到半夜,就是在各個城市間穿梭,去見各種客戶。
雖然累,但是很充實。
孩子出生後,他更加拚命地工作,因為他想給孩子最好的:
最好的嬰兒車,最好的奶粉,最好的玩具……
他以為,這就是一個稱職的爸爸能夠對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個海外項目,連續出差一個月。
回到家,孩子都認不出他了,理都不想理他。
他才知道,原來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那些物質的東西,而是父母的陪伴。
於是,他儘可能多地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只要不出差,不管前一天工作到多晚,早上7點都準時帶他到小區里轉轉。
漸漸地,孩子越來越喜歡和爸爸在一起了。
他也越來越喜歡和孩子在一起。
每次回到家,孩子張開雙手跑來要爸爸抱;給孩子讀繪本時,讀到開心的地方,他會沖爸爸笑;有時候半夜醒來,會往爸爸懷裡鑽……
這種幸福的感覺,真是千金不換。
可是隨著他工作晉升,出差頻率越來越高,親子時光也越來越少。
他基本上每周只有周末在家,如果遇到IPO路演,常常是兩個星期在路上,很多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因為工作的急事兒而擱淺……
看著熟睡的孩子,他心裡有個聲音在說:
「錢可以日後慢慢掙,可是現在再不陪伴孩子,他就長大了!」
與其花幾百萬給孩子買學區房,不如用這些錢換孩子一個父愛不缺失的童年。
於是,他做了一個令所有同事和親朋大跌眼鏡的決定:
辭掉百萬年薪的投行工作,只為了可以多陪陪孩子!
他說,對他來說,這並不是一種犧牲,與孩子在一起的那種簡單純粹的快樂,遠遠超過掙錢的樂趣,雖然他還遠未實現財務自由。
男人選擇回歸家庭,比女人還要難一百倍。
但是,也有很多爸爸在某一天,驀然發現孩子在生命中占據著怎樣重要的位置。
往往那時,他們會做出比媽媽更決絕的選擇。
無論怎樣,遵從內心,不錯過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都是值得讚揚的行為。
只不過,需要你付出的,更多,更多……
04
有位媽媽,在積木育兒留言,問:
已經錯過了孩子的前三年,現在陪孩子,還能彌補得過來嗎?
我們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尤其是生命最初的那三年(也有心理專家說可以延長到前6年)。
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建立依戀關係、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如果父母不能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就可能跟父母不親,甚至會影響到孩子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觀的建立。
還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判斷力和耐受力差,心理比較脆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容易會讓他們把身邊發生的所有事,都歸結到自己身上。
如果父母陪伴自己少,那孩子就可能認為:
是自己不可愛,才不值得他們陪吧!
不過,這三年錯過了,也還是能夠彌補的,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完美長大的。
只不過,這個彌補,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難。
當然,在這個階段,如果陪伴孩子的人(如爺爺奶奶)很愛孩子,或者父母內心牽掛孩子,雖然不能在一起,但能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經常跟孩子交流。
那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父母的缺席。
講一個心理諮詢師朋友的故事。
在孩子出生時,她還沒有學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那個時候,她所有的育兒經驗都來自原生家庭,她像很多爸爸媽一樣,生完孩子就以為完成了人生大事,她理所當然地把帶娃的任務交給了爺爺奶奶。
因為工作的關係,她慢慢地接觸了心理學,而隨著她對心理學和育兒知識了解得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懊悔。
於是,在孩子5歲的時候,她和老公一起離開北京,回到孩子身邊。
慶幸的是,儘管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孩子身上出現了不少小毛病,但爺爺奶奶給孩子的愛保護了孩子的安全感。
只是,他們需要花時間來重新和孩子建立依戀關係,並慢慢改掉孩子身上的小毛病。
隨著親子關係的日益融洽,很多問題都漸漸消失了。
現在,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成長得越來越好,而她自己也在心理諮詢的事業上越走越遠。
的確,「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
真心陪伴孩子,永遠不會晚。
不過請記住,真心陪伴不是僅僅陪在孩子身邊。
如果不能敏感地看見孩子的心理需求,並及時給予回應。
同樣不能和孩子產生心與心的連結,不能給孩子最需要的心靈滋養。
文章最後,再回到文章開頭閨蜜的那個問題。
其實並沒有懸念,
她最後放棄了60萬年薪的工作機會。
她說,如果孩子大了,她可能會選擇工作,但現在,陪伴孩子是最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她的陪伴。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養娃不是麻麻一個人的事寶爸你要做點啥?
聽到太多的媽媽說:「明明有老公,生活的卻像個單身媽媽,自從有了娃,忙的那真是一塌糊塗,天天熬成熊貓眼,娃晚上哭鬧不止,當媽的就要堅守陪伴,那邊孩他爹,睡得可真是香,哎,真心羨慕上班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