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寶寶長大後會恨寶寶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

王寶強離婚事件被各大網站報導,鋪天蓋地的轉發和評論消息都在同情和痛罵中交替。

「盡力將因此事給雙方父母和兩個尚未成年孩子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希望他們擁有平靜的。

寶寶在離婚聲明中這樣寫到。

當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索克所言:「離婚是現代兒童面臨著的最嚴重最複雜的精神健康危機。

」如何將對孩子的傷害降至最低?這聲勢浩大地離婚事件無疑是對2個孩子最大的傷害!

「我三歲時,爸爸媽媽就離婚了,我和媽媽生活在一起。

有時我為了見爸爸,甚至獨自出門。

漸漸的,我開始不愛說話了,常常想死,有一點兒小事就不開心,我會不會得了抑鬱症?幫幫我吧,我覺得我心中有個大洞,是愛的缺失嗎?」一位網友曾經這樣寫到。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離婚事件並不在少數,有些甚至寶寶還沒有出生、還在哺乳期,父母就離婚了。

這麼小的孩子該如何去面對父母離婚?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事件的真相?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一個好的引導讓孩子不會自卑、自暴自棄,依舊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而一個不恰當的引導則會讓孩子失落難過,以致可能產生心理上的障礙。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知名心理學家對父母離異環境下孩子如何健康成長的幾點看法吧!

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離婚的真相

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離婚是家庭事務,孩子有權利知道。

與其維持一個虛假的、虛幻的幸福家庭,不如讓孩子面對真實的生活。

凰妹的朋友,就是被父母離婚蒙在鼓裡的人。

閨蜜高中時期父母就離婚了,直到大學一次回家整理東西,她才無意間發現父母的離婚證,才知道父母分居的真實原因。

姐們也算理智,發現後也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姑且當成是父母對自己的愛。

後來跟她聊起,她說:她的心裡不是滋味的。

畢竟她已經到了可以明白是非的年紀,還這樣說謊、欺騙,一次次對她隱瞞,對她父母實在是有些心寒和無奈。

所以,凰妹覺得與其互相傷害,不如坦誠相見。

當有一天孩子突然問你為什麼自己沒有父(母)親的疼愛時?你就必須用另一個謊言來隱瞞這個謊言,如此反覆只會加重你的愧疚之情和負罪感,不會一絲一毫的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如何處理父母與孩子的這層特殊關係

父母要一起和孩子坐下來談談

關於離婚的事情,父母兩個人一起同孩子談談是最好的選擇。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父母做出決定後再跟孩子談。

如果父母還在猶豫、反覆的過程中,先不要跟孩子談,沒有必要讓孩子跟著父母一起經歷情緒上的起伏。

在溝通中,一定要讓孩子明確地知道下面這三件事情:

「父母關係如何改變都不會影響對孩子的愛」

父母應該表現出與孩子交談的意願,並且讓孩子感到,離婚並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哪怕孩子現在還沒有準備好談這個問題。

但孩子有非常活躍的想像力,他們睡前的「胡思亂想」往往比實際情況更糟糕。

在談話中,父母要讓孩子清楚:「我一直在你的身旁,你對我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向孩子強調不論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爸爸和媽媽都愛他(她),親子關係會永遠存續;孩子無需選擇站在父親一邊還是母親一邊,不必因需要忠誠於其中任何一方而糾結痛苦。

「父母離婚前後孩子會有哪些變化」

跟孩子談可以循序漸進,把握時機和節奏,要給孩子足夠的反應期、緩衝期和接受期。

要用和孩子年齡相應的語言和方式向其解釋。

在談話中不要牽扯兩個人之間的衝突,也不必對孩子解釋其中的所有過程,孩子沒有必要知道每個細節。

但要講清楚結果,尤其是跟孩子有關係的部分。

重點是講事實。

有的孩子一開始會表現沉默,而有些孩子會提出非常具體的問題,對此,父母應該儘可能客觀、真實地回答。

父母應該與孩子談論日常生活都會有哪些變化,例如搬家或轉學,但孩子無需擔心柴米油鹽,無需擔心幼兒園或學校;同時,告訴他們哪些是不變的也同樣重要,例如定期去爺爺奶奶家玩、固定的運動時間等。

這也包括允許孩子和搬出去的爸爸(或媽媽)溝通交流,即便父母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

「樹立另一半美好的形象,不要在孩子面前詆毀或抱怨」

另外,多提起父母中另一半的優點,但不要向孩子訴苦,更不要說配偶方的壞話,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舒暢。

這樣的尊重增強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因為孩子身上肯定有爸爸或媽媽的印記。

此外,應該給孩子在過去生活中養成的某些習慣或「儀式」留出空間,這樣能給孩子安全和信賴感。

有的孩子喜歡把搬走的那位父母的某件物品或照片帶在身邊,父母都應該理解和支持。

經過上面的溝通後,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變化。

孩子可能會有各種反應方式,有的會生氣發怒,有的會哭鬧不止,有的會行為退行,粘著父母,向父母表示「我還只是一個小孩子,我需要你們的照顧」。

不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反應,都要理解孩子。

父母需要向孩子一再保證:我們愛你,我們不會拋棄你,你任何時候都是我們的寶貝。

孩子需要通過父母的反應和保證得到安全感和安心感。

比這些保證更重要的是離婚後家庭生活的氛圍。

不要讓孩子因父母的離異而突然長大,承擔起不應該由他們背負的重擔。

如果離婚後家庭氛圍冷冰冰,父母由於補償作用而加強了孩子的控制,孩子不得不成為周旋於父母之間的法官和裁判者,孩子感受到強烈的被遺棄感,這些會真正傷害到孩子。

如何將對孩子的影響減到最小

著名心理專家,情感、親子關係和職場心理暢銷書作家柏燕誼為大家支招,我們一起去看看專家的見解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選擇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其實積極的例子很多,並不是每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會有成長缺陷。

所以,陪伴孩子度過這個特殊時期,營造一個身心健康的成長環境是可行的。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將對孩子的影響降至最低?

首先,消極的離婚敘述與不良的家庭關係對於離異家庭子女的負面影響更嚴重。

對於離異的家庭來說,一定不能給孩子產生「生活中因為突然少了爸爸或者媽媽就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的感覺。

雖然在心理上孩子一定要經歷和適應每一天不再能夠同時看到父母雙方都出現的畫面,但是在生活的物質上和環境上儘量保持與以前的一致是很重要的。

如果同時經歷心理上和生活環境上的雙重衝突與巨大變化,那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會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所以離異後的父母應儘量保持以前的生活節奏,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突然要遭遇太多的陌生而變得有些不知所措。

即使不得不有些許改變,一種漸緩的過渡是比較好的方式。

其次,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選擇不是因為她/他。

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在有形無形中告訴孩子:離婚這件事情與他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不是因為他不夠優秀或不夠乖巧而不能讓爸爸媽媽在一起的,他也不需要因此承擔任何責任。

在離婚之後,爸爸媽媽兩邊的任何一方都依舊是他的爸爸媽媽,這份對他的感情是不會隨著父母婚姻關係的破裂而消失的。

第三,在學業上保持以往的教育方式。

做家長的最擔心的一點是孩子會因為父母離異的原因而導致成績嚴重退步。

所以在父母離異後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應該有很大的改變。

最錯誤的做法就是因為離異的原因而對孩子一下子疏於管教了。

家長一定要明確的一個觀念是:對待孩子,除了讓他意識到大人之間的不和睦不是他的責任之外,也要樹立一個父母任何一方也不會因為離異而給他更多的縱容,或是溺愛,或是對他的要求降低標準。

如果因為離異而突然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方式,或是對孩子態度有所放鬆,就會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暗示,從而影響他的學習。

第四,一些及時的、恰當的與孩子老師的溝通也是很有幫助的。

家長不能無時無刻都陪伴在孩子身旁,而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是很能反映孩子的心態的。

當我們在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一定也要和老師約定好為孩子所經歷的事情保密。

要不要告訴身邊的同學自己所經歷的事情,這個決定權永遠都應該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

在離異之後,有的孩子雖然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但是卻在一些言行舉止中會變得有些中性化。

長時間與父母中的一方相處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很難避免,而一種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來自親友的陪伴。

親友可以很好地為孩子做到一個成熟的異性或同性榜樣,一個長時間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小男孩如果在平常能夠多和哥哥、舅舅或是姨夫等在一起出外運動或是交流,就能夠很好地彌補由於父親角色缺失所帶來的一些弊端。

多鼓勵和引導孩子與同性的夥伴相處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在同輩中孩子不僅可以收穫到與自己性別相符相似的歸屬感,也能夠很好地鍛鍊自己的自信和交際能力,學會與人溝通相處,收穫開心快樂的情感,也能夠減輕很多來自於父母離異的壓力。

還有一點需要父母們注意,孩子在面對父母離異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情緒,情緒的流露本身就是內心的一種宣洩過程,但我們可能會禁止孩子因為父母離婚而有的不良情緒。

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其實會把孩子的某些情緒壓抑在內心深處,這種消極情緒的破壞力量很強大,孩子會因為被壓抑而產生其他未知的一些傷害。

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面對父母離異的事情有情緒,甚至當我們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可以和孩子探討一下父母離異的事情,並且兩個人可以一起做一些離異後單親生活的計劃,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對抗不良情緒的方向。

小結:孩子是最無辜的,父母無論做的任何決定孩子都要沒有選擇的承受。

既然傷害已經造成,就努力讓它降至最低吧!希望寶寶的寶寶,真的可以像寶寶承諾的一樣「盡力將因此事給雙方父母和兩個尚未成年孩子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本文綜合:人民網、新民晚報、著名心理專家,情感、親子關係和職場心理暢銷書作家柏燕誼稿件《單親的孩子怎麼辦》節選等

公布七夕獲獎名單

親愛的們,七夕的福利讓大家久等啦!!!小編這就為大家送上七夕福利的獲獎名單哦!

有你就好、毫好豪、晨曦、塵□、醒來、情敵,恭喜這六位童鞋獲獎,獎品為鳳凰新聞聯合多樂士定製版保險套一盒。

請大家儘快在後台留言你的「姓名+地址+電話」,凰妹會儘快為你郵寄滴!!!

獲獎信息收集截止到8月17日中午12點!!!

值班編輯:曹凡殊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關注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