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趁著暑假提前做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看了一部口碑很好的韓國電影《蚯蚓》,直指目前甚囂塵上的校園暴力。
刻畫的校園暴力現象,入木三分。
劇本的優秀,讓它備受追捧。
它更優秀的是,能夠引人深思。
它讓人意識到,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不止相對「弱勢」的孩子。
即便堅強不屈、敢於反抗、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也可能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再加上看了多起校園欺凌事件,以最近曝光的舉例:
6月24日,北京延慶一名男學生在廁所受辱,被逼吞糞(這個案例怕引起大家不適,沒敢貼圖);
6月14日,伊川縣彭婆鎮文正中學,一名女生被10名同學輪流扇耳光並用手機錄像;
4月17日,東屏中學一男生在宿舍內遭圍毆,被逼跪行。
……
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足以讓家長意識到,這實在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看完這幾個視頻,讓人不寒而慄,太令人痛心疾首了。
孩子做起惡來,較之成人,更加肆無忌憚、喪心病狂。
無知無畏的惡更可怕。
無力為這些受害者做些什麼,甚是羞愧。
好歹寫點什麼,讓家長警惕,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有家長問,讀好學校能夠避免校園欺凌嗎?不存在的。
所有校園霸凌都是個體事件。
無論走到哪裡,國內國外,小學生中學生,正值青春的少年,本該無憂無慮的校園裡,永遠都少不了暴力。
不要存在僥倖。
你引以為傲、捧回無數獎狀的孩子,也許就在此刻,正在教室的一隅,默默忍受同學的欺侮。
是不是後脊發涼?
我們期望法律的完善、學校的監管力度加強、對未成年犯罪的懲罰力度加大等等,來遏制校園暴力的發生。
當然,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但遺憾的是,實際來說,別說這些條件還沒具備,即使這些措施都能實行,也並不能根治校園暴力。
這與法律無法阻止犯罪是同樣的道理。
太陽底下,沒有鮮事。
在你沒有關注到的地方,欺凌事件總是在發生。
那麼,每當家長看到類似事件,除了譴責,還應該做什麼?
家長至少要想到:必須要依靠自己,來預防孩子受到校園暴力的侵害。
求人不如求己。
說到預防,我們來反思一個問題:這些受害者,並不是一次性遭受暴力,多數孩子都是多次飽受欺凌。
長期以來,他們為什麼不向家長求助?
原因大概有這麼幾個:
其一,施暴者威脅,不許告老師。
另外,學生一直以來有個奇怪的共識,學生之間的矛盾,一旦一方告訴老師和家長,就會被貼上「愛打小報告」的標籤,被周圍人瞧不起。
其二,告訴家長,結果沒啥用。
告訴了家長,家長向老師反映,老師叫了施暴者的家長,施暴者只是受到口頭批評,受害者接著反而遭到更瘋狂的報復。
其三,遭遇校園欺凌的學生大多處於青春期,很多事情不願意和父母傾訴。
其四,也許正是最根本的原因,孩子沒有從小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
這點有存疑,我們展開說一下。
通常孩子遭受暴力,回家告訴家長,家長可能存在兩種不恰當的反應。
第一種,家長沒有無條件信任孩子,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也沒有重視,反而怪孩子惹是生非,讓孩子以後離壞孩子遠點就拉倒了;
第二種情況,家長則反應過度,沒有用恰當方法解決,自己先激動不已,跟前不久杭州商場發生的情況類似,揪著對方不放,反倒嚇到自己孩子,讓孩子很緊張和尷尬,覺得丟了面子,成為同學的笑柄。
正是家長的不當反應,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寧可默默受辱,也不願向家長傾訴和求助。
找到不向家長求助的原因了,那麼就好解決了。
首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也就是讓「告訴家長」變得有用。
怎麼取得信任呢,說白了,這事得慢慢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還是要跟孩子從小做朋友。
有個別教育專家,說什麼「父母就是父母,永遠成不了朋友」,擔心既沒做成孩子朋友,也沒給孩子立好規矩。
可不和孩子做朋友,孩子怎麼願意與你分享他所有的事情?你怎麼會了解孩子的心思?
跟孩子做朋友與給孩子立規矩,兩者並不矛盾。
發自內心的把孩子當成一個好朋友,平等待他,若將真心換真心,始知心相同。
這樣,及至孩子長大,也不會存在什麼青春叛逆期。
無條件的相信孩子。
當孩子跟家長求助時,他的言辭可能失當,但家長務必要選擇無條件相信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去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千萬不要先找孩子的錯,「人家怎麼不去惹別人,你自己也有問題」這樣的話,能不說就別說出口。
急著數落孩子一次,他們就不願跟你交心了。
因為對孩子來說,從父母那裡受的委屈比從同學那裡受的欺負,對他們的傷害更大。
所以千萬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細心留意孩子的變化。
每天慣性問下孩子的情況,學校里有發生什麼新鮮事兒嗎?繼而有意無意的問他有沒有受委屈。
也可以與他分享自己當年的經歷,拉近親近感。
不要嫌費時間,要花時間讓孩子願意跟家長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一旦孩子明顯有情緒敏感變化,才會及早發現,並察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能力。
知乎上有人問,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有什麼共性?
達成共識的答案是「受欺負的孩子沒有養成反抗的意識,也沒有反擊的能力」。
所以平常得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比如,重量級懸殊不大的情況下,第一次受欺負一定要打回去。
以暴制暴,我何嘗不知道,這是一個不得已的行為,但確實很管用。
別怕打輸了,打回去是表露一種態度,釋放一個「我不好欺負」的信號。
孩子更會撿「軟柿子」捏,第一次就被還擊了,對方就會曉得這人不好惹。
固然被欺負了,但對方也付出了一定代價,就不會那麼爽,壞孩子便會選擇更換目標再欺負。
但是要教會孩子識別危險程度,要把握好度,遇到明顯不對等的情況,一定得先求助。
在學校里,一般第一次受欺負的時候,對方還不至於荒唐到讓孩子連求助都無門的地步,都是一步步走向極端霸凌事件的。
放學路上,萬一遇到小混混要錢(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但沒完全消失),教孩子不要吃眼前虧,順著對方,有就給好了。
但事後一定要告訴家長,再由家長及時出手解決,所謂秋後算帳。
回過頭來,再談家長得知孩子受欺負的應對方法。
當家長搞清楚來龍去脈,確定孩子遭受了校園暴力,那麼態度必須強硬,及時做出反應,但不要焦躁。
如果家長情緒過於激烈,會嚇到孩子,讓他沒有安全感。
而態度強硬,明確訴求,是為了一次性解決,杜絕二次傷害。
處理過程中會遇到推諉、否認,那麼應對方法依受傷害程度不同,可以找班主任、找學校領導、找對方及家長,找負責學校的監管部門,甚至直接報警。
處理結果必須是隔絕後患,不是為了出一口惡氣,而是保證讓對方再也不能傷害自己的孩子。
捍衛孩子的權力,道歉與否不重要,校方嚴肅處理才重要,「施暴的孩子不能再接觸自己的孩子」才重要,讓學校給對方警告,要到「如若再犯立馬勸退」等保障。
當然事後也別忘了給孩子做心理疏導,將留下的陰影能驅散多少就驅散多少。
永遠無法保證明天和意外哪一天來臨,那麼我們至少在今天,先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未經授權不可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