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寶寶養成術:0-1歲是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貝媽咪在新生兒的小秘密一文中曾提到過,小寶寶一生下來腦細胞就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那麼多,可是小寶寶的大腦只有400克重,7歲時就長到與成年人的大腦差不多的重量----1400克,那麼其中的差別是什麼呢?是連接神經細胞的「突觸」,只有神經細胞之間相互聯繫形成了複雜的網絡,小寶寶的大腦才可以像大人一樣靈活。

科學研究表明,神經突觸在三個月的時候數量達到高峰,6個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個月,少突神經膠質細胞達到成人的70%。

由此可見,新生兒的第一年,大腦發育非常活躍。

更有意思的是,人體的腦細胞發育,也是用進廢退的。

在出生時突觸的數量只有50萬億個,在小寶寶三個月的時候達到高峰,大約10000萬億個,之後如果寶貝沒有得到足夠的刺激促進大腦發育,這些突觸又會很快消失,到三歲的時候,大約只剩下十分之一。

也就是說,小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得到足夠的刺激,去激活神經與大腦的聯繫。

可以說在寶貝的第一年,他獲得的刺激越多,大腦的發育就越活躍,腦神經就越發達,相應的就是越聰明。

那麼做父母的,該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大腦發育呢?很簡單哦,不需要去報名目繁多,價格昂貴的各類早教班,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就可以做到: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寶貝大腦健康發育的根本】小寶貝從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做母親的了。

可以說母親的愛是寶貝安全的保障。

小寶寶只有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大腦才能夠放鬆,快速發育。

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們一向很強調給孩子安全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袋鼠育兒法」沒有,就是說像袋鼠一樣把孩子放進自己的「育兒袋」里,和孩子肌膚相親:比如說母乳嬰兒的時候,孩子和母親之間沒有衣服阻隔,就如孩子在母親的子宮裡一樣,這種方式不僅給孩子極大的安全感,做母親的也會以最快的速度發現孩子身體不正常的地方,能夠及時處理。

這種方式對早產兒來說尤其有用。

5年前英國報紙曾經報導過澳大利亞的一位母親凱特,用自己溫暖的懷抱將沒有生命體徵的早產兒救活的故事。

不僅對早產兒,寶貝媽咪覺得正常出生的孩子來說,與母親親密無間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我家寶兒是過敏體質,出生後一直呼吸道不暢,半夜孩子經常因為喘不過氣來驚醒,夜夜難以睡整覺。

寶貝媽咪想了各種方法都不靈,有一天實在是累了,就讓孩子頭枕在媽媽的肚子上睡著了,不覺一夜過去,小傢伙的鼻子居然一夜未堵,寶貝媽咪大喜。

這個方法成了媽媽的獨門絕技,寶貝倆一感冒,就喜歡枕著媽媽睡,居然次次都靈。

想起來真的很神奇,寶貝媽咪後來也試過讓寶貝倆枕著同樣高度的枕頭睡覺,結果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媽媽一直在想,這裡面也許真的是有心理作用在裡面,挨著媽媽睡,可能就是安全感十足?所以連帶著身體都放鬆,協調?孩子睡好覺,大腦發育自然就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母乳餵養也一直是密切親子關係的有效方法,我想每個母乳餵養的媽媽都難以忘記孩子躺在母親懷裡吃奶的那種滿足的神情,不僅僅是小寶寶獲得安全感,寶貝媽咪覺得母乳餵養其實對媽媽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享受和成就感,親密的母子關係也能幫助母親擺脫產後抑鬱,舒緩緊張神經。

【多和寶貝聊天是促進孩子大腦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不要真的以為小寶寶就是一張白紙,實際上0-1的孩子學習能力最強,與成年人學語言不同的是,小寶貝學習語言的方式是模仿:聽得越多,他對這門語言的學習能力越強。

在美國,很多家庭都是多語種的,所以小朋友會說話的時候最先會說的一定是他聽到的那種語言,寶貝媽咪周圍有很多孩子可能開口說話不一定很早,但一旦開口就是雙語,而且孩子們語言轉變很快,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新媽媽雖說不一定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仿佛是天性使然,媽媽們都非常喜歡和寶寶聊天,跟寶寶吚吚嗚嗚的東拉西扯,同樣,別看寶寶年紀小不會說話,但逐漸小傢伙們會表現出對父母的語言與表情的反應----通常他們的眼光會隨著媽媽的動作而動,3個月後他們的表情也會隨著媽媽說話的語氣而變化,手舞足蹈。

這些,都是媽媽的語言給予孩子的良性刺激。

西方科學家建議父母每天不間斷的與孩子溝通,說話,聊天,唱歌,閱讀 . . . . . . 等等,所有這些聲音的刺激對孩子來說都有益於他們的大腦發育特別是語言能力。

有研究表明,愛說話的孩子三歲的時候智商要比同齡不愛表達的孩子高1.5倍,等他們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這些孩子擁有更強的拼讀,寫作和閱讀能力。

而要孩子達到這個水平,做父母的需要做的僅僅是----每天花時間陪孩子說話而已,算不算超低成本的早教?

【每天都和寶貝面對面】對於嬰兒來說,父母絕對是他們在新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做父母的每天哪怕再忙,也要保證預留一點時間陪伴寶寶,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之重要。

有研究表明小寶寶3-4個月的時候就能夠分辨出父母的面部表情是高興還是生氣;5個月的時候他們可以分辨陌生人臉上的表情;等到了7-9個月的時候小寶貝甚至分辨小狗和猴子的面部表情哦,很神奇吧?

同理,對於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與父母最初的交流,也是從孩子的表情開始,所以不僅孩子需要學習怎樣識別父母的表情,做父母的同樣需要學會「看孩子的臉色」,這就需要親子間的親密交流。

真正做到「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彼此」。

對於小寶寶來說,更需要父母的鼓勵與肯定,學會「察言觀色」。

這一點對將來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也非常重要,為他們長大後在自己的小群體裡面與大家協同作業,減少衝突,獲得長期的友誼都有很大的幫助。

【多帶孩子運動】小寶寶大腦發育不僅僅需要語言和視覺的刺激,更需要適當的肢體活動。

整天坐在兒童車裡不動對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很不利。

所以很多醫生和早教專家強調父母要給孩子按摩,撫觸。

寶貝媽咪深以為然。

小嬰兒時期,父母多幫助孩子做被動操,可以幫助孩子胃腸蠕動,幫助排便。

多陪小寶貝玩,可以鍛鍊孩子的手指肌肉,小腿肌肉等等各個肌肉群的協調功能。

寶貝媽咪覺得有一個誤區做父母的千萬要注意,就是覺得小寶寶乖乖的就不需要理他,讓他自己躺著自己玩,認為小寶寶會自得其樂。

可事實上對小嬰兒來說,他們的學習必須需要通過跟外界的交流來完成,嬰兒期受到的刺激越少,孩子的大腦就得不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對於孩子來說,強健的身體,靈活的身手也是需要經過鍛鍊而來,如果父母喜歡運動,更喜歡帶孩子活動,自然孩子也會有學有樣,小手小腳活動的越多,協調性也就越好,自然負責運動的那部分大腦神經受到的刺激就越多,發育得越好。

當然家長需要注意刺激要適度,不能讓小寶貝過分疲勞,引發其他問題,一般小寶貝集中精神也就是幾分鐘,玩過了,就要注意讓孩子好好休息,睡一覺再玩。

【多帶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有人可能認為,孩子太小,帶出去旅行其實是笑話。

寶貝媽咪覺得吧,帶孩子旅行當然對父子雙方都有利,但關鍵是家長怎麼帶。

去旅遊勝地,風景名勝,滿足的是成人的願望,對孩子來說,可能確實不比動物園或是小區內的小公園更有吸引力。

寶貝媽咪認為,帶孩子出行,重點還是在孩子身上,哪怕是帶小朋友逛街,馬路上的路燈,街道邊的霓虹燈,這些恐怕是成人早就看得熟視無睹的東西,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而這些新鮮的體驗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對大腦的新刺激,讓孩子能夠明白,除了規律的生活,還有一種生活是和平時不一樣的,而這種不一樣通常會讓孩子們覺得很興奮,這就是他們學習的好時機,他們的大腦就會對這種新刺激產生反應,繼而豐富小寶寶並不完整的人生經驗。

總而言之,0-1歲,從科學上說,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一段時間,從人生來說,是小寶寶的一段全新的體驗過程,也是密切親子關係的起始階段,把握好,你會擁有一個聰明又可愛的貼心寶貝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