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她會不會流產」,10歲熊孩子猛推孕婦,暴打一頓還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網上瘋傳一個妹子的的親身經歷:

親戚家10歲的熊孩子,把懷孕四個多月的嫂子猛推下沙發,並理直氣壯的說「我想看看她會不會流產!!」

當時這位妹子左手拖把、右手擀麵杖,從餐廳打到客廳,最後把熊孩子踹出了家門,這個畫面可以說是十分解氣了。

雖說還是個孩子,可是10歲的孩子也不小了,該懂事了。


就因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故意推倒孕婦,事後竟然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作為家長,不責備管教孩子,還埋怨說妹子下手重了,打的背都腫了,膝蓋都青了。

他們應該慶幸還好孕婦沒事,只是受到了驚嚇了。

若是流產,不僅一個無辜的生命還未出世就沒了,如果大人身體不好的話,以後很難再受孕。

熊孩子推人流產還可能產生刑事責任,如果孩子滿14歲,就犯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罪。

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

在我們的印象中,孩子就是天真無邪,純真善良的。

但是現實中一旦碰到熊孩子,真的是想狂揍一頓,然後撂下一句不要讓我再看到你。

小時候,姑奶帶著孫子來我家裡玩幾天,一開始還跟他玩,但是他動不動就罵人,髒話連篇,把我氣得要死。

氣不過,還了幾句,他罵的更凶。

我跟爸媽告狀,覺得我們都是孩子,耍耍嘴皮子,沒什麼。

這麼多年過去了,留下的只有一生的陰影,揮之不去的仍是他罵人醜陋的嘴臉,還有口水到處噴。

他們的惡,有時候可以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

去你家做客時,弄斷你梳妝檯上的口紅,摔碎了粉餅,倒掉了乳液,「不小心」弄亂你珍貴的東西;

因為不讓其玩王者榮耀,還可以連劃小區地庫里的29輛私家車

看到別人手裡的玩具,耍賴撒潑地非要得到,得不到就鬧脾氣;

因為好奇,可以把火腿腸放進塑料瓶,讓來進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隨地大小便,甚至還故意對著電梯按鈕肆無忌憚地撒尿……

他們的惡,有時候卻嚴重到已經接近「犯罪」了:

因為沒得到姑娘手裡的炸雞排,在地鐵來臨的瞬間,男孩猛地從後面把姑娘推向軌道。

事後,男孩的媽媽拉著他,迅速隱蔽地離開了現場,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

一小男孩因為沒得到年輕姑娘的手機,於是往姑娘的火鍋里吐口水。

孩子父母理直氣壯的說「孩子小,不懂事,讓一讓就好啦」,後來孩子把滾燙的鍋底潑向女生,年輕貌美的一張臉,說毀就毀了。

因為嫌樓外施工聲音太吵,妨礙自己看動畫片,一氣之下,在8樓的10歲小男孩,用小刀割斷了樓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將別人的生命視如草芥

去年有位2歲女孩因惡作劇墜樓身亡,只是因為一名5歲的小男孩將已經出電梯的她重新抱回電梯,然後按下了18樓的按鈕。

紀錄片《鏡子》里的一番話,讓人記憶深刻: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演員劉濤也曾在一檔節目中分享起了自己的教育秘訣,她說:孩子從小要懂規矩,不能過於隨意隨性。

「對孩子不能一味遷就,孩子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管得住他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只要父母教得好,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熊孩子!

最近一張照片暖爆朋友圈。

3月的泉州,突降暴雨,一位老人推著小車焦急地找地方躲雨。

此時,一名高二學生急步走上前,靜靜地為老人撐起了傘,全然不顧自己被雨水打濕。

4歲的小男孩生澀地彈著小吉他,在妹妹的遺照前唱《尋夢環遊記》的主題曲。

每當他想念妹妹時,媽媽總會讓他看天邊的雲朵。

父母的愛讓這些孩子內心善良,溫潤如珍珠,溫暖感動著身邊的人。

想讓孩子不再熊,孩子錯了就應該適當批評管教,不能以「他還是個孩子」、「孩子還小」、「長大了再教育」之類的話,任由孩子放肆、直至導致嚴重後果。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慣子如殺子,你的溺愛,只會毀了孩子一生,讓他把天性裡面的惡發揮到極致。

熊孩子與殺人犯之間,只是隔著家長而已。

防火防盜防熊孩子,家長如何糾正「熊孩子」的不良行為?

美國知名神經科學家及作家約翰·梅迪納博士提出過以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1、每當你的孩子向著你希望的方向改變時,都要稱讚他,即使他只是減少了自己的不良行為,並沒有徹底變成一個乖孩子,也需要受到表揚,因為至少他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這種趨勢被成人的讚揚強化,就會發展下去,直到孩子徹底改邪歸正。

2、每次孩子做了同一件事,如果你認為是需要糾正的,那麼懲罰的內容和強度必須始終如一

如果你心情好的時候不懲罰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嚴厲地責罵孩子,那麼就沒辦法讓孩子將錯事和懲罰聯繫起來,改正自己的行為,只會將孩子變成察言觀色的好手。

3、懲罰應該是堅定的而迅速的

你一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就立刻做出反應,孩子才能認識到懲罰和犯錯的關係,而如果是在犯錯之後很久才獲得懲罰,孩子很難建立起條件反射,也就不會因為懲罰而少做壞事 。

那怎麼懲罰孩子呢,這裡為你提供兩個方法。

1、懲罰不是讓我們去虐待孩子,我們需要使用有效的懲罰,同時不能損傷孩子的安全感

具體的懲罰方式,可以讓孩子自食其果,假如孩子不願意按時吃飯,那就不逼著他吃,也不給他其他食物,餓上一兩頓孩子就會主動坐在餐桌邊了。

2、另一種有效的懲罰,是拿走孩子想要的東西

假如孩子喜歡吃零食,那他犯錯之後就不再買給他吃;假如孩子喜歡玩網路遊戲,家長的懲罰可以是拔網線。

重點在於,不讓孩子得到想要的,例如拿走孩子的玩具,但不要強加給他不想要的,例如暴力和體罰。


很多人會說還只是個孩子,講道理、說教是講不通的,等長大了,再講道理孩子就懂了。


孩子們其實不分善惡、不辨是非,只是害怕懲罰或喜歡獎賞,才去做好的事情,所以適當的賞罰分明對孩子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另外,想要熊孩子不再熊,家長必須先學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以身作則。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長的素質,決定著孩子的氣質。

窮養富養,都不如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熊孩子猛推孕婦:求求你,不要放過熊孩子!

這兩天又被一個熊孩子刷屏了。一名懷孕4個月的准媽媽正在沙發上和妹妹聊天,親戚家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的孩子恰巧經過,突然從後面猛推孕婦。當被問及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熊孩子還悠閒地吃著零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