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把孩子放進籠子裡,與老虎關一起!他犯了什麼滔天大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咪讀呀

1

每個寶寶都有不聽話的時候,面對這個讓你火冒三丈的「熊孩子」的時候,你是怎麼教育的呢?

很多家長這時候,選擇恐嚇孩子,他們會說:你要是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就要打你了、我就讓警察把你抓走、我就把你扔大街上去……

如果語言暴力還算常見,那麼近日有一則視頻,就顛覆我們正常人的思維了。

在這則視頻里,孩子因為吵鬧不聽話,媽媽便把他放進了裝有小老虎的籠子裡!小老虎雖然不大,只有一隻寵物狗大小,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老虎的兇殘足以讓其恐懼。

他在虎籠子喊著「媽媽我錯了,再也不敢了」,令人心酸地求饒,讓人揪心。

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真的能夠達到目的嗎?

醫學研究表明,將孩子置身於極為恐懼的環境裡,會對其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強烈的恐懼,會使孩子的神經中樞受到劣性刺激。

兒童正是身心生長期,抗禦恐懼的能力很低,一旦受到驚嚇,很可能出現內分泌功能受損,導致發育減慢,語言障礙,聽、視力下降和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在心理里方面,孩子會把害怕的情景久久記在心裡,尤其是夜晚,會異常感到恐懼。

2

來看看這些恐嚇語錄,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什麼影響?

1、你趕緊把玩具收拾好,否則爸爸回來會揍你

——爸爸不可親,爸爸是壞人

2、爬那麼高幹什麼,摔不疼你!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能做啥?

3、你再不聽話,送你上幼兒園。

——幼兒園好可怕,堅決不去。

4、再玩手機,我就給你扔了。

——以後偷偷地玩。

5、不好好看書,長大去掃大街。


——掃大街很丟人。

6、不准哭,你還有臉哭。

——難過為什麼不讓哭,好難受。

7、把襪子穿上,不然帶你去醫院打針。

——醫生好壞。

被「嚇大」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和被遺棄的感覺。

產生緊張的心理,導致性格變得憂鬱,做事畏手畏腳、膽小怕事,自卑感強烈。

而一些性格倔犟的孩子,經常被「恐嚇」,則會出現叛逆心裡。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對事物的認識越來越多,那些「恐嚇」的東西已經嚇不住孩子,反而會對家庭造成巨大隱患。

比如,「把他關在外面」這句話,長大的孩子已經不怕自己在外面了。

相反,家長還會擔心孩子離家出走。

又比如,「我就讓警察把你抓走」,這樣教育只會讓孩子產生對警察的畏懼,真出了事,反而不知道該去尋求警察的幫助。

比如「我就不要你了」這句話,會讓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犟,甚至會對父母漸漸的疏遠,以至於發展為仇恨。

3

我的一位好友,像和朋友一樣對待女兒。

現在女兒才初二,英語學得頂呱呱,已經提前被美國的高中錄取了。

「你的秘訣是神馬?」我特別好奇。

朋友回憶說,在女兒很小時,她也急功近利,每天給女兒讀英語繪本。

女兒根本不聽,甚至她一讀,女兒就捂著耳朵跑了。

朋友很生氣,有一次差點要揍她。

在女兒抗爭的眼淚中,想起自己小時候,因為學不好數學,父親威脅她說:把你往死里打。

從此,她不僅更對數學沒興趣,甚至看見數學書都感到噁心。

於是她換了方式,不再逼迫女兒,也不用惡毒的語言強迫她。

她放英語兒歌,帶她一起跳舞。

漸漸的,女兒對英文產生興趣……

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孩子讓你生氣的時候,不要直接攻擊孩子本身,比如「你就是壞孩子」、「你就是沒出息」等這種貼標籤式的話,會讓孩子出現逆反、自甘墮落的心理。

要對孩子的行為給予溫和的指導,講清孩子做這件事是出於孩子「不知道這麼做是不對的」原因,而並非孩子本身就是錯誤的,要就事論事的教導孩子。


每個人都喜歡鼓勵的話語,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只有在溫暖的氣氛、有規矩的環境裡,孩子才會擁有美好、健康的性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我是充話費送的嗎?

讀中班的點點是個開朗大方的小姑娘,小嘴巴特別甜,真是人見人愛。可是前一段時間,點點的許多行為出現倒退現象,她變得越來越粘著媽媽,已經獨睡的她要求媽媽陪睡,媽媽要是不同意她就不停地哭。有一次半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