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注意力障礙,主要表現為無法將心理活動指向某一具體事物,或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一事物上來,同時無法抑制對無關事物的注意。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比較複雜,許多較嚴重的心理障礙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礙。

比如有的孩子在玩一個遊戲的時候,總是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做事拖拉,容易半途而廢,這都是因為孩子專注力不足,養成的壞習慣。

長大後,專注力不足會對孩子步入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其實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

當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總得不到保護時,注意力就會慢慢渙散。

所以,請讓孩子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

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

下面我們教父母10種專注力培養方法,父母可以參考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1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

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孩子能夠提高孩子日後的積極性)。

休息一會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

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

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

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孩子的的專注力。

3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

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

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在孩子做事拖拉或者分散注意力的時候要提醒孩子趕快做好正在做的事情。

4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

為孩子每天安排一個讀書時間,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

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還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5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桌子上只允許放置學習用品,絕不能在桌子上出現玩具或者手機等物品,讓孩子在一個注意力集中的環境下做事情。

6讓孩子學會看書看完一本後再看下一本。

日常生活中,好多孩子會有好多的課外書,但是有些孩子總是習慣書看幾頁就不看了,然後去看下一本,這是專注力不足的表現。

家長要提醒或嚴格控制孩子,看完一本書以後再看其他書籍。

7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8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遊戲。

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

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9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

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

長期下來會發現孩子專注力會越來越好。

10採用盯點法可以隨時訓練的。

在某個地方或家裡,放置一個吸引孩子的物體,讓孩子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

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



以上10種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您的孩子在日後生活中能夠養成做事認真完成的好習慣,改掉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放棄、觀察力不夠等壞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