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反應寶寶苦,父母應對有妙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唐醫生

  • 前言:

相信大多數寶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打完疫苗回來後卻發現接下來的幾天寶寶哭鬧不止,煩躁不安,甚至出現發熱發燒、起疹子等狀況。

看著丁點大的心肝寶貝如此遭罪,初為父母的自然是心疼不已。

今天我們來普及一下疫苗相關知識以及如何應對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反應,從容面對疫苗反應,每個媽媽都可以做到!

  • 疫苗反應知多少:

疫苗是含有無害的死病菌或是由無害的死病菌中提煉的物質,能使身體產生天然的防禦能力對抗病菌。

注射後,身體仿佛收到病菌入侵一樣,開始產生殺死病菌的抗體;身體又會製造有保護性的白血球,能夠抵抗某類傳染病。

通俗的說法是,接種疫苗相當於人為地造成一次輕度感染,所以寶寶接種後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疫苗反應。

針對不同症狀,我們如何從容應對疫苗反應——

  1. 局部反應

接種疫苗後,寶寶身上注射部位處會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硬結等狀況,這是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局部炎症反應,幾乎每種經注射接種的疫苗都可能引起這種局部反應。

〖應對妙招〗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大多數兒童經適當休息即可恢復正常,較重的局部反應可用乾淨的毛巾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能幫助消腫和減輕疼痛。

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繼發感染,表現為接種部位的紅腫加劇,局部淋巴結明顯腫脹,若出現以上症狀需及時就醫。

2.發熱發燒

發熱發燒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全身反應,一般在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內出現。

由於許多寶寶是出生後第一次發熱,所以令很多新媽媽們擔心不已,不知所措。

發熱的同時寶貝可能會伴有嗜睡乏力或煩躁不適等症狀,比較嚴重的話少數寶寶還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通常這種發熱寶寶體溫都在38.5℃以下,持續時間1-2天,一般不會超過3天。

〖應對妙招〗

寶媽們在家裡備有寶寶專用的體溫計,以便寶寶發熱後及時測量。

測量時以腋溫為準。

如果體溫在38.5℃以下,沒有其他明顯的不適,可進行物理降溫,給寶寶多飲水,因為液體是退熱的基礎,溫水澡或溫濕敷是最有效且最舒服的退熱方法。

若體溫超過38.5℃,可以按劑量給他服用退熱藥,醫生推薦的嬰幼兒退熱藥主要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如果寶寶體溫在2天後持續不退並有繼續增高的趨勢,同時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症狀,則應及時就診。

3.皮疹

接種疫苗後還有一個常見的反應:皮疹,例如接種水痘疫苗後1個月內出現類似水痘的皮疹,接種麻疹活疫苗後會出現類似麻疹樣的皮疹。

這是因為這些疫苗本身是活性的減毒疫苗,接種以後可以引起類似相應疾病的輕度感染。

腦膜炎疫苗、A肝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過性的。

〖應對妙招〗

接種疫苗引起的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發的皮疹要輕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數天內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療處理。

  • 結語:

寶媽們除了要對以上介紹的應對妙招心中有數,千萬別忘了,打完疫苗後的寶寶正處於特殊時期,難免會煩躁不安,倍感不適,如有哭鬧不止的現象也是正常的,此時此刻媽媽的耐心陪伴和悉心照料才是寶寶最需要的哦!

微信公眾號ID:defzrh

廣州市婦兒中心"懂兒方知如何愛"育兒科普團隊:

貝貝媽媽、黃護士、江醫生、屈醫生、吳藥師。

懂才是愛- 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