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戲骨碾壓大流量,但有人說小朋友不應該演大人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慶假期第一天開始,這部完全由6-12歲小朋友出演的《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湖南衛視熱播,就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自來水宣傳。

許多觀眾被這群十歲左右演員的演技折服。

該劇豆瓣評分目前停留在9.3分,吊打無數鮮肉出演的熱門劇。

讚美如出一轍,「神還原經典劇目」、「演技炸裂」、「甩出流量小生十八條街」,諸如此類。

有圖有真相:

這不就是原著里「臉如銀盆,眼若水杏」的寶姑娘嗎?

這必然是「鳳辣子」本人了,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那股子精明勁兒。

賈府三姐妹,無論年齡還是外形都沒有違和感。

2

但在它大火的同時,對於劇集質疑的聲音也始終不曾停歇。

許多人都在質疑,小戲骨的表演到底是神模仿還是神演技?小孩子能不能演大人戲?

但在我看來,小戲骨們的演技不僅於模仿,因為他們演的跟我看過的原著是非常契合的,相信很多人都是一邊看劇一邊回憶原著,邊看邊讚嘆。

還原,只是表象,還魂,才是根本。

至於小孩子能不能演大人戲,不必過度擔心:

這幫平均年齡十歲的小演員根本就是一幫只會在片場玩拍手、猜謎的小朋友而已。

而他們對這些劇情和關係的理解,其實完全還是建立在小孩的邏輯上的。

看得出來,劇組在重拍的時候對內容是有考量的。

這版《紅樓夢》是個微縮版,主要是以劉姥姥為主線拍攝了部分情節。

類似於「王熙鳳毒設相思局」、「金釧投井」之類的情節當然不在考慮的範圍以內。

這也是大部分觀眾在看劇的過程中並不會有太多違和感的原因。

家長:順其自然,不去刻意限制題材

小「戲骨」趙士添的媽媽說:

現在的小孩子,不會一點都不懂。

你不讓他去演戲,他也會從別的渠道看到一些劇情,結婚、生孩子這些也都會知道。

順其自然,沒必要刻意地讓他不能看什麼,不能去了解什麼,好好引導就行了。

小「戲骨」周柯伊的媽媽說:

最開始擔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在讓孩子試探性地參演了《焦裕祿》後,倒是放心了,孩子以前不是很專注,但演了《焦裕祿》以後,反而懂事了不少。

成績沒退步,還能幫著老師管理班級,後來他再來演別的劇,老師們也都很支持。

心理學家:只不過是「過家家」升級版

孩子們來演成人化的故事,到底會不會帶來影響呢?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何群群說,小孩模仿大人,其實就是正常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

這個時間段「表演」或者「演戲」,對於孩子來說,更像是一種「遊戲」:「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都玩過『過家家』,模仿大人結婚啊,生小孩啊,或者是模仿電視劇里的一些表演,都會有這樣一個階段,你適當地滿足,其實是能夠建立對自己性別的認知。

對於扼殺童真的擔憂,何群群說,真正的扼殺是讓孩子以一種模式成長,「天真不代表他們心智不需要去發展。

如果只讓孩子以一種模式成長,告訴他只有這樣才是對的,才會是對孩子的一種扼殺。

如果他不喜歡演戲,你強制他演戲,是扼殺,如果他喜歡錶演,喜歡去模仿,你強制他不去了解和關注,也是在扼殺。

節目組:只是演戲

該劇總導演潘禮平回答了劇本的設計緣由。

拍劇時,都會儘量刪掉原劇里的「愛情戲」,「《白蛇傳》用了許仕林這條線,刻畫他考中狀元救出母親的情節,前面部分保留的也是白娘子報恩。

」小戲骨《紅樓夢》中沒有過多著筆寶黛的愛情,小演員們對角色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兄妹」和好朋友的層面,少了一層比較重要的「關係」。

演戲只是演戲,孩子們在台下包括在生活中,還是一樣的活潑可愛,並沒有因為演了部劇,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我們的教育觀中,對於某些部分採用的是迴避的態度,這也讓大家一看到一些戲份就會緊張,擔心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身心發展。

但這種刻意隱瞞、遮遮掩掩,並不見得不會適得其反。

家長能好好引導就好。

3

小特說:節目火了,孩子們的關注度會很高,但關注度也可能很快就下去了。

對於孩子們可能出現的落差,家長要注意調整。

孩子要多方面發展,即使有表演天分,孩子的身體素質、生活技能、學習成績都不要落下,畢竟他們的未來還很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