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疫苗怎麼打?什麼時候打?這可能是最全的乾貨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這篇文章幾乎涵蓋了寶寶打疫苗會遇到的所有問題,主要有:

  • 自費和免費疫苗的區別
  • 自費疫苗怎麼選
  • 自費和免費疫苗接種時間表
  • 寶寶接種疫苗的常見問題

請花幾分鐘耐心讀完,這可以讓你在寶寶接種疫苗上少走很多彎路。

(收藏本文可以隨時查看哦)


對父母而言,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長大。

接種疫苗便是幫助孩子產生抗體,能夠更好的抵抗疾病。

然而市面上疫苗那麼多,該如何選擇呢?

卡拉媽咪這裡會給大家詳細介紹疫苗的相關知識,讓你對寶寶接種疫苗的相關事項都明明白白的。

為什麼要接種疫苗

疫苗是由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製成的生物製劑,通過接種疫苗,人可以產生相應的抗體,對特點疾病的免疫力會極大提高

一般情況下人只有患有疾病才會產生抗體,而疫苗相當於讓人走了「捷徑」,不用患病就可以獲得免疫力。

目前疫苗所預防的疾病,對孩子的健康仍然有很大的威脅,常見的有水痘、麻疹、小兒麻痹等。

孩子通過接種疫苗,可以大大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病率。

總而言之:疫苗就是「用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價值」的健康投資,為了孩子的健康,接種疫苗非常有必要。

自費疫苗和免費疫苗的區別

免費疫苗(又稱為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眾提供,公民應該依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

其中免費疫苗一般包括:B肝疫苗、卡介苗、骨髓灰質炎疫苗、白百破疫苗、A肝疫苗等共計11種。

孩子需要在7歲前接種這11類免費疫苗,共計22針次。

自費疫苗(又稱為第二類疫苗)是指公民自費自願承擔接種費用的其他疫苗。

其中自費疫苗一般包括:Hib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之所以會有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的分別,主要在於:受國家經濟實力和疫苗生產能力限制,國家還無法實現所有疫苗免費,故只能先對一部分疫苗進行免費,再逐步擴大免費疫苗範圍。

然而從重要性來看,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在已開發國家,很多我國的自費疫苗都已經納入免費疫苗中了。

所以對於有條件的父母,儘量在免費疫苗的基礎上補充自費疫苗。

自費疫苗怎麼選

目前,由於自費疫苗尚未大規模普及,因此自費疫苗對應的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都較高。

對於免疫系統尚不成熟的孩子而言,接種自費疫苗可以少受很多疾病的侵害。

卡拉媽咪建議各位媽媽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接種疫苗本上的所有自費疫苗。

如果媽媽們只想選擇其中一些疫苗進行接種,這裡卡拉媽咪向大家首推這六種自費疫苗,並根據接種的優先級進行了排序。

1、b型流感嗜血菌(Hib)疫苗/五聯疫苗

Hib流感是非常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會引發腦膜炎、肺炎等疾病,對5歲以下的兒童有致命威脅,孩子即使倖存也有15%-35%可能性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精神發育遲緩、耳聾等。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Hib疫苗已被首先納入免費疫苗。

Hib疫苗可以單獨接種也可以採用聯合疫苗接種,如五聯疫苗。

其中五聯疫苗具有五種疫苗功效,可以同時預防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症、b型流感嗜血菌(Hib)引起的感染等5種疾病。

原本5種疫苗單獨接種需要12次,採用五聯疫苗只需要4次。

因此卡拉媽咪這裡首推五聯疫苗,一來可以有效抵禦Hib流感,二來減少打針次數,讓孩子少受些苦。

2、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引起孩子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情況下可以造成孩子重度肺炎、癱瘓、耳聾甚至死亡。

目前對肺炎球菌預防勝於治療,而預防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種肺炎球菌疫苗。

市面上肺炎球菌疫苗主要分為2種: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其中,13價疫苗適用於6周到2歲的嬰幼兒;23價適用於2歲以上的兒童及成人。

目前,很多地區13價的肺炎球菌疫苗供不應求,經常斷貨,對於想接種13疫苗的的父母最好提前聯繫接種機構,以免錯過寶寶最佳接種時間。

3、流感疫苗

流感是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相比普通感冒,感染流感後寶寶會伴有突發高熱,全身酸痛、乏力並伴有呼吸道症狀,並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因此流感是傳染性及致病性都極高的傳染性疾病。

很多患有流感的寶寶最終都不得不使用抗生素來抵禦流感,對於不想過多使用抗生素的父母而言,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寶寶在6個月以後就可以打流感疫苗了,因為流感變異極快,所以建議寶寶每年都要打一針流感疫苗,接種時間一般在9-10月份。

4、EV71病毒疫苗(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發的傳染病,主要發作於5歲以下的兒童,發病時間集中在4-9月份。

手足口病發病會引發寶寶手掌、腳掌、口腔出現皰疹,並且伴有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建議媽媽們儘量在12月齡之前完成手足口疫苗接種,5歲之後不建議再接種手足口病疫苗。

5、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容易造成6個月-2周歲的嬰幼兒感染急性腸道傳染病,秋季是高發時節。

感染後,孩子會發熱、腹瀉甚至嘔吐等,讓人著實心疼。

對於輪狀病毒引發的腹瀉,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同樣是預防重於治療。

目前輪狀病毒疫苗以口服為主,對於6個月-3歲的寶寶,媽媽們最好在每年7-9月份接種一次,能夠有效地抵抗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

6、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以皮膚出疹為特徵的傳染病。

水痘傳染性很強,感染後臉上、身上會出現紅色皰疹,並伴有發熱等症狀。

雖然水痘不會造成嚴重疾病後果,但是其傳染性極強,發病率很高,接種水痘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水痘傳染。

建議媽媽們,在孩子1歲後才可以接種水痘疫苗,一般1-12歲接種1次水痘疫苗,13歲之後接種2次。

接種疫苗時間表

這裡卡拉媽咪針對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的種類及時間整理了一個時間表,各位媽媽可以收藏、保存下來,提前做好寶寶接種疫苗的準備。

首先是關於免費疫苗

接下來是關於自費疫苗

一般而言,很多地區的接種疫苗本都會有疫苗建議時間,各位媽媽也可以針對疫苗本自己對照。

接種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可能很多媽媽們對接種疫苗還存在誤區,這裡卡拉媽咪整理了一下接種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為了寶寶接種的安全,建議各位媽媽都認真看一看。

1、什麼情況不能接種疫苗

  • 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7.5℃
  • 孩子身體不適,如有腹瀉、嘔吐等情況
  • 孩子接種部位有嚴重的皮炎、化膿性皮膚病
  • 孩子有過敏體質應在醫生指導下接種疫苗
  • 孩子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傳染病
  • 孩子患有神經系統性疾病
  • 孩子天生免疫系統缺陷
  • 孩子患有心臟、肝脾、腎臟類的疾病

在孩子接種疫苗以後,父母需要陪同孩子在接種疫苗的地方等待30分鐘左右,這樣是為了一旦有急性過敏症狀,醫護人員可以進行及時的救助。

2、接種疫苗後需要注意什麼

  • 孩子接種疫苗後一段時間內傷口不能沾水,因為出水入水都會帶走寶寶身上的大量熱度,從而引發孩子著涼,進而發燒, 因此孩子接種疫苗當天不能洗澡。

  • 如果孩子在接種疫苗後回家出現不適症狀,如突發性高熱、突發性意識不清、噁心嘔吐等,父母應該及時送往醫院,並告訴醫生寶寶什麼時候注射了什麼疫苗。

  • 在孩子接種疫苗後,請記錄下接種疫苗的批次號及生產商。

    最近(2018年7月15日)藥監局又查出了一起長春長生生物的疫苗造假,所以大家對寶寶接種了什麼疫苗一定要心中有數。

3、接種疫苗後孩子就不會再患病嗎

孩子接種疫苗以後並不能保證100%預防這種疾病,疫苗的效果只是幫助孩子產生抗體,有更大的可能性抵禦疾病,對於免疫力差的寶寶而言,接種疫苗後同樣有患病可能,但可以肯定的說,疫苗能很大程度減少患病幾率,但並非完全確保預防疾病。

4、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哪個更好

之前卡拉媽咪可能會建議你: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效果差距不大,最多也就是90分和95分的差距,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疫苗生產都經歷過嚴格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生產過程都進行了嚴格的質控管理,因此不用太擔心國產疫苗的效果,從性價比來看優先推薦國產疫苗,這是卡拉媽咪之前的想法。

但是!7月15號的一則國產疫苗造假的新聞刷新了我對國產疫苗的認識(想了解具體詳情,歡迎移步卡拉媽咪的上一篇文章)。

因此,這裡卡拉媽咪建議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優先選擇進口疫苗!

好了,各位媽媽們,你們對寶寶的疫苗接種還有什麼疑問嗎,歡迎提出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怕花錢 這些自費疫苗一定要給寶寶打

家長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有時會被問及:「自費疫苗要不要打?」家長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家長會掏錢給孩子打,有些家長則不願給孩子打,我就聽過一個寶媽的霸氣回答:「所有要錢的疫苗我們都不打!」為什麼...

二類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接種?寶媽你造嗎?

接種疫苗是幫助寶寶防病的有效手段。媽媽們都知道計劃內的一類疫苗只要按照章程定時接種就可以了。不過自費的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呢?怎麼選才合適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什麼是二類疫苗。

小孩都要打什麼疫苗?這些自費疫苗必須打

小孩子的抵抗力不比大人,他們的抗病能力比較差,為了避免孩子從小就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需要為他們打各種各樣的疫苗,幫助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作為家長要能夠對孩子所打的疫苗有一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