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打,你會怎麼處理?是直接衝去對當事學生訓斥指責?還是找家長和老師溝通解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事情緣由

今天周五,孩子回家後寫了一會兒作業,然後告訴我說今天學校發生了「一件慘不忍睹的事情」,先給我講這件事,然後再給我說她想寫的日記。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班上一個男生打了一個女生的頭,今天女生的媽媽直接來教室找那男生,當全班學生的面把那男生訓了一頓,很兇的樣子。

大家都嚇著了,那男生也哭了。

(具體打的什麼樣,不得而知。

聽說是男生用拳頭打了幾下,女生頭疼,可能家長很著急生氣,還帶女生去醫院檢查了。

那個男生前陣和我家孩子同桌了好一陣,最近剛輪換。

確實有些淘氣,老愛出手,會打女生,比較愛出手。

哎,班上有三四個男生會出手打女生,一會兒會說說這幾個。

男生打女生這種行為,這點我特別反感,何況女生並沒有招惹他們,這不就是典型的恃強凌弱欺負弱小麼。

這男生和我孩子同桌時,總會發生這樣的事:亂擦鼻涕,講話唾沫橫飛,我孩子覺得好噁心,每天面對這樣的同桌很鬱悶。

我覺得這些倒沒啥。

但是打人就不對了,因為誤會別人把紙屑扔他位置也會打人,搶東西。

孩子每天都不太開心,可鬱悶了。

我和他媽媽微信溝通,後來就好些了,頻率沒那麼高。

他媽媽還算通情達理,知道自己孩子有些淘氣,說會嚴加管教。

我還怕她去訓孩子,一來嚇著孩子,二來容易逆反,覺得我孩子告狀讓他挨訓,可能會更影響和我孩子的同桌關係。

溝通的目的是希望那孩子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讓兩個孩子好好相處,能成為朋友最好,成不了朋友也和平相處

所以,每次溝通我都提醒他媽媽,千萬別訓孩子,好好和孩子說,引導正確的行為就行了。

孩子會反覆,不容易一次就改掉,多引導,總會慢慢好起來的。

有什麼事我就來和他說,也別嫌我煩就好,我們一起努力。

我們的溝通還挺順暢,也沒有隔閡,彼此都理解和包容。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頻率也少了很多。


溝通

我的觀念

關於孩子之間的矛盾,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孩子能自己處理的儘量自己解決

如果自己處理不了,需要家長和老師幫助,再適當介入

既然是孩子,都在成長中,難免會犯錯,及時引導教育就好。

校園霸凌堅決抵制,熊孩子必須得嚴加管教。

在排除故意欺負霸凌的情況下,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有個磕磕碰碰,打打鬧鬧的,只要不危險,大家都沒有不舒服沒有受傷害,就沒關係。

同學之間有什麼問題好好說,說不通了還可以找老師處理,不能動不動就出手打人

如果有人行為不當,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或受傷害了,大人在介入時弄清楚事情原委,說行為,說感受,針對行為引導糾正就好,也不用去評判孩子如何

尤其是別人家的孩子,誰也不願意聽別人說自己孩子不好,是吧。

也許是我本身做教育,了解一些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自己作為家長時,總能自然地抽離出當事人身份,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既有意識會保護受傷的孩子,在介入處理時也會很注意保護打人孩子的心理,我覺得,還是很少有家長能有我這樣的心態的。

一般都會只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上。

所以,當我以這樣的態度去和對方家長溝通時,得到的一些回應,也讓我挺無語的。


孩子·成長

關於男生打女生的事

之前班裡也有兩個男生,更淘氣。

一個男生叫A吧,長得高高壯壯,現在看來,確實是欺負人那種,會隨口就罵髒話,甚至是無緣無故就罵,一言不合就出手打人。

罵髒話那次是:有次放學接孩子碰見了,見是同桌,我們便和他好好打招呼,他竟然張嘴就罵我孩子,叫著名字罵的,罵得還可難聽,還當著家長的面,膽子也夠大。

估計有些家長當時就會怒了,大聲訓斥。

我還是很寬容克制,只溫和提醒問為什麼罵人啊?有話好好說啊,那男生也不理就走了。

平時還有他自己忘記帶書,就搶我孩子的書,一言不合就出拳打。

有兩次把孩子胳膊抓破出血,很深的口子。

一次是故意的,孩子說那天他還抓破了另一個男生的胳膊。

第二次是他跑,快摔了,一把抓住我孩子的手,孩子被他扯倒,手被抓破出血疼得,他還沒事似的笑,也不道歉。

這是典型的損人利己。

和他媽媽溝通非常困難,說孩子的事讓孩子們自己處理,家長最好不介入。

這話道理上也對,可是也得分情況啊。

——若是你孩子總被人這麼欺負,你還會這麼說麼?

有時甚至倒打一耙,說孩子打人是原因的。

——且不說那些原因都是他以為別人如何,別人實際也根本沒惹他。

或者是說話不對了,一言不合就出手。

或許她就是這麼教育孩子的,一言不合就可以打人,覺得不爽就可以打人,因為自己比對方身高體壯,打得過。

後來他媽媽把我拉黑了。

另一個男生叫B吧,算是淘氣的類型,經常會被的男生弄哭。

他自己也愛出手,會打女生。

但他媽媽就認為他孩子是受欺負的類型,不承認他孩子打人,也會找各種理由。

有次我孩子藏了他的沙包,後來找不到了。

他媽媽來告狀,我問清楚事情後,承認我孩子做得不對,儘管孩子說是因為之前總被他欺負想還擊就藏了他的沙包。

也是不對的。

我道歉並賠償了沙包。

後來也拉黑我。

我當時可鬱悶了,也焦慮了。

甚至覺得是不是我孩子有問題,與人相處困難,不會應對。

(我孩子相比同齡孩子來說,心智似乎有些晚熟,很單純純真的,也慢熱內向。

我甚至還想,這兩個男生都這樣,家長也拉黑我,難道就是我的問題?

我挺不自信的。

因為自己以前也不太會處理複雜關係,對孩子也要求嚴格,有時還非常嚴厲,擔心孩子不會說話所以和同學會有誤會。

我還專門去諮詢了做兒童心理的朋友,她建議這種情況對方家長是這種態度,就和老師說調座位遠離。

我又有點不好意思,擔心老師會認為我多事。

我先反省糾正自己,每次發生衝突總是先問孩子,她做了什麼?別人為什麼那樣?又專門去問了老師孩子學校的表現,老師都說孩子可乖,可安靜,聽話呢,就是有些內向。

在多次確證孩子沒有過錯時,娃最後都會說一句:「我又沒惹他,為什麼打我啊?」「媽媽,我表現那麼好,他為什麼還打我呢?」娃無助又困惑。

但這兩三個男生之外,娃也同桌過好幾個男生,都挺正常的,我也很注意,時常問她,她都說沒啥,挺正常的。

偶有誤會摩擦,她也能處理,不再困惑。

現在是知道了,班裡五十多個人,男女生幾乎對半人數,愛打女生的就那麼兩三個男生。

唉,不幸都趕上同桌了。


反對校園霸凌

我的思考

我很慚愧,竟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我是有多不自信呢,才會在孩子被欺負無助時還總要反省是否自己有不對的地方。

對比今天這個女生的媽媽,我這樣的家長,是不是慫了?

如果是今天這個家長遇到我孩子之前的情況,可能早就像今天這樣衝去找對方了。

我和孩子的討論

所以,我問娃,如果是她再遇到這樣的事,她希望我怎麼處理?是像以前那樣和對方家長溝通呢?還是像今天這個女生媽媽那樣直接去找男生,訓斥他?

她略想了下,說像以前那樣。

她說今天這樣會引來更多的事,也嚇著全班同學,老師也會有意見。

那個男生會害怕,那個女生其實也很害怕。

別的同學會說,呀,
***的媽媽好兇呀,我可不敢打她。

我告訴她,這個媽媽這樣處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從此以後那個男生可能再也不會打那個女生了。

但是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不好的結果,比如你說的那些。

我概括說,這樣就會擴大事態,激化矛盾。

我問她怎麼看待今天這件事,她說,那個女生的媽媽應該去找老師或找男生的媽媽,而不應該直接去找男生。

娃的冷靜理智讓我深深地佩服,覺得平時自己對孩子不夠信任,總習慣說教,其實,只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和充分的信任,孩子的心理會健康成長的

我們所要做的是信任、理解和支持孩子,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全力的支持後盾

記住,平時一定要多和孩子聊天,多傾聽孩子。

這樣你才能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和她身邊的環境。

今天我特別肯定了孩子告訴我這件事。

她說要寫一篇日記,然後就口頭寫了起來。

講述了事情經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口頭表述一氣呵成,很流暢,後來我幫她抄錄下來。

這便是成長的經歷吧。

孩子自己經歷、思考,然後成長。


成人如何介入孩子的紛爭?

前面事情的後續

說說那兩個男生A和B。

後來男生A再欺負我娃時,已經沒有了家長溝通的渠道。

娃爸也挺生氣的,決定在放學時和那男生說一說,要好好相處,不要隨便打人。

我還擔心娃爸高高大大嚇著那男生,特意囑咐他說話要溫和,選擇放學時就在路邊,一來那個時間方便,二來公共場合,說什麼也有人看見,避免被別人誤會大人對小孩。

結果那男生卻一下就哭起來,接送他的是他家的保姆,也不管事。

弄得我先生也不好說什麼了。

後來,我只好去和老師說,最好不要坐一起了。

老師說之前也有個女生家長反映這個男生媽媽不好溝通,讓人很生氣。

看來這媽媽就是霸道強勢型的。

她的孩子欺負人,霸道強勢,也難怪了。

再後來又聽說這個家長是做小三上位的。

(對此事不了解不評判)

後來座位調開了。

真的是惹不起躲得起了。

那男生B呢,後來和我娃說,其實他很喜歡她,誇她長得漂亮。

總愛捏她的臉。

有幾次還當面對我娃說「我愛你。

」把我娃給鬱悶得。

不管是鬧著玩的還是真的那麼想,我覺得孩子的這些行為也需要好好引導。

但是家長之前已經拉黑了,這種事也不好說,稍有不慎可能還會反被人亂說一氣。

我囑咐孩子少接觸。

班上的學生,各種各樣的都有,有懂禮貌好相處的,有調皮搗蛋欺負人的,多和前者相處,遠離後者。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安全始終是第一要事,借用王大偉教授的一句話說「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作為家長,如何保護孩子,如何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是我們要重視和學習的功課。

回顧在這些事情的處理中,我作為一個母親,面對孩子的困境,想得太多,既想保護孩子,讓孩子遠離傷害,又擔心處理不好影響了人際關係,讓今後的相處變得尷尬困難,總想著既然是同班同學,低頭不見抬頭見。

自然當團結友愛相處。

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有事好好說,溝通解決。

像今天那位家長那樣直接衝去訓斥,我似乎沒有那個勇氣。

當然,我也知道,並非每個家長都像我這樣想。

有的家長覺得只要自己孩子不受欺負,怎麼相處無所謂。

甚至有的家長還很有戾氣,自己孩子絕對不能吃虧,自己孩子欺負別人可以,被欺負堅決不行,一定要鬧個天翻地覆,甚至打回去。

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

很想知道大家怎麼是怎麼看的?又會怎麼處理呢?有人像我那樣糾結、優柔麼?


*我是花開有書香,喜歡閱讀,尤喜讀教育、家庭育兒及心理學等領域書籍。

對親子閱讀及兒童英語啟蒙很有興趣,一直在持續學習積累和實踐中。

感謝孩子讓我的生命有了更多的體驗和可能,願我能跟上她們成長的腳步。

在閱讀和生活中成長自己,讓愛的閱讀溫暖自己照亮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