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按電梯被人責罵時 你會怎麼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好奇心而將電梯裡的所有樓層按鈕都按亮,結果迎來別人劈頭蓋臉的責罵:

「這孩子,好端端的,怎麼能亂按電梯!真是!」

「對啊!我要趕回家煮飯,你這不是耽誤我時間嗎?」

「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討厭了,上次也遇到一個,氣死人了!」

……

這時,你會怎麼做?

這兩天,武漢一位爸爸的做法就刷爆了朋友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讚!

兒子亂按電梯被批評 父子一起寫檢討公開道歉

小軍今年10歲,讀小學四年級,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

11月15日傍晚,小軍像往常一樣回到家裡,但是爸爸陳先生髮現兒子眼圈紅紅的,像是哭過。

陳先生問小軍發生了什麼事,小軍搖搖頭說沒事,陳先生也就沒有往下追問。

可沒過多久,小區保安就找上門來,說有業主投訴小軍從3層出電梯前,把4層至30層的按鈕按了個遍。

剛開始小軍否認,經過陳先生的循循善誘,小軍終於承認自己確實亂按了電梯。

但馬上強調,已經有叔叔批評過他了,那也是他眼圈發紅的原因。

小軍承認後,陳先生並沒有打罵他,而是教育他,亂按電梯不僅會耽誤其他人乘坐電梯,還會影響運行安全。

小軍連連點頭,表示以後再也不這樣做了。

隨後,陳先生提議小軍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給大家道歉。

但愛面子的小軍馬上搖頭拒絕。

陳先生告訴小軍,自己沒有把他教育好,也有責任,所以要陪他一起寫。

在爸爸的指導下,小軍哭著寫完了檢討書:

「親愛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叫陳××,今天晚上放學回家在3樓下電梯前,將樓上的鍵按了一遍。

爸爸媽媽知道後嚴厲批評了我,並講道理給我聽,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大家帶來不便,並可能引起安全隱患。

在這裡我向所有的人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做影響大家的錯誤行為。

而陳先生的那份檢討書上,把這件事的經過簡單講明後,最後他這樣說: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向大家道歉,並請大家一起監督孩子的行為。

貼檢討書時,拉不下面子的小軍,趁爸爸不注意把自己的名字摳掉了。

陳先生再次批評了兒子,讓他將名字補上。

然後他們還各自將檢討另抄寫一份,貼在另一部電梯內。

有業主在電梯裡看到檢討後,用筆在上面留言表揚:「好,點讚!」有人將它拍下來發到業主群里,引起了大夥的熱烈討論:「你看,小孩的檢討書上還有淚痕,一定是哭著鼻子寫的。

更多業主則為父子倆點讚:「熊孩子亂按電梯確實煩人,但家長有勇氣通過這種方法教育小孩,一定會把熊孩子教好。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難免犯錯,大家很多時候並不是不能理解「熊孩子」,真正不能接受的是「熊家長」。

教會孩子做個有教養的人,往往會收穫到比成績更值得自豪的生活品格。

這些優秀的行為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助他融入社會。

圖片來源:昭元兒童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那麼,孩子犯錯時應該怎樣教育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該怎樣教育懲罰?注意,懲罰要講求方式,一旦處理不當,不但起不到規範作用,還可能使「熊孩子」變得叛逆暴躁!

1.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犯錯,很多父母不由分說、不問緣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或暴打。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

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不論何時,爸媽都能耐心地、平和地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跟爸媽說真話是安全的),讓他們的內心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2. 弄清緣由,避免錯怪

我們自己都有好心辦壞事的時候,孩子當然也有。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不問原由地對孩子發脾氣,而應平復內心複雜的情緒,冷靜地詢問緣由,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從孩子的解釋中,分析過失的性質,是由於孩子無心或無意間所犯的偶然性過失?還是由於故意或判斷過失造成的主觀性過失?如果是偶然性過失,父母要原諒孩子,並幫著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

而主觀性過失,父母就一定要嚴肅認真,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在以及危害,並要督促孩子改正。

3. 正視後果,承認錯誤

當孩子做錯事遭遇到指責時,請不要隨意為孩子開脫。

在你以家長的身份說話時,不妨把雙方的心情都考慮進去,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

有些家長習慣用「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說辭來袒護孩子,結果孩子反而越來越叛逆,反而不受喜愛。

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造成的後果(為什麼是錯的),比告訴他們做錯了更重要(什麼是錯的)。

孩子只有看到自己做的事情,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了困擾和麻煩,才能學會自己判斷對錯,逐漸從內心承認錯誤,並想辦法改變。

4. 適可而止,切忌重提

誰都不喜歡被誰抓著錯誤不放,所以孩子一旦認識到錯誤,父母就不要一直說了。

這時就可以慢慢的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反思就可以了。

如果事情已經過去,就不要再翻舊帳。

做錯的事已經批評過了就應該「結案」了,不要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

小麼說說:孩子犯錯,需要去指正,但更需要父母智慧的引導。

如果父母以「教育」的名義,向孩子發泄內心的憤怒和不滿,那麼反而容易適得其反,給孩子的心理造成無法磨滅的傷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個爸爸的檢討書刷爆網絡

最近幾天,一封特別的檢討書讓家長們紛紛點讚。事情原來是這樣的,陳先生家住在武漢洪山區,有一個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就在本月15日傍晚,小軍放學後像往常一樣回到家中,但眼圈卻紅紅的,像是哭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