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幾點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家庭的希望。
幾乎家長都有望望子成龍之心,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教育的我有幾點建議和大家共享。
01
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不可過高,只要努力就能達到。
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
既不要大包大攬,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02
承認人有差異,不過各有特長,發現孩子的潛在特長。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
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
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
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
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03
開發孩子智慧,而不是把孩子作為知識的倉庫。
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只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
家長要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項目,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迴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
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04
遵循孩子成長規律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
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
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
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
什麼年齡要做什麼事。
05
多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體會成就感
我個人覺得,家長在學習上不要大包大攬,但是在培養孩子自信自強這方面要有意識的作為。
莫言為什麼會喜歡寫作?他自己回憶說,就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把他的文章當做範文讀出來。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小孩子要鼓勵,要給他成功的體驗,培養孩子的成就感。
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
作為家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有一點可以做,就是讓孩子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6
幫孩子解決具體問題
對家長來說,只有鼓勵也不夠。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如果你只是在旁邊說「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義不大,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剛進小學時做數學口算題目比較困難,家長可以借鑑體育訓練中「分解動作」的做法,40道題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長可以把題目分成8組,每組5道題,做完一組再做一組。
可以用「限題計時」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對5題的時間記錄比較,或者「限時計數」的辦法,給他10分鐘看他做對幾道題。
這方法同樣適用於抄寫詞彙等作業。
把一個比較困難的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教師和家長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提升自信心和興趣的有效方法。
07
用孩子喜歡的方法激發好奇心 ,培養學習興趣
保護和激發好孩子的好奇心對於激發學習動力也非常重要。
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做些小實驗,對於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探究習慣非常有用。
此外還有一些用遊戲學數學的方法,比如小一點的孩子搭積木,從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長方形、園、半圓等圖形概念和紅、綠、黃等顏色概念,還能養成觀察、記憶、想像、合作等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撲克牌算24點,等等。
08
家長要以身作則,擔好孩子的榜樣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三條途徑:自我學習,同伴合作,專家引領。
「專家引領」的這個「專家」對小朋友來說,不僅包括老師,還包括家長。
現在流行一句話:一流的家長做榜樣,二流的家長做教練,三流的家長做保姆。
我發現學生當中凡是發展的比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的,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的,啟發式的,不是灌輸式的,壓制式的。
家長有什麼事情會和孩子討論,家長陪伴孩子成長,是良師益友。
這種家庭氛圍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