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黑父母帶娃了,我們欠他們的太多太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
說是客人吧,啥活都要干;
說是傭人吧,工錢沒得賺。
」幫忙帶娃的老人有太多不易,別光顧著黑老人帶孩子了,好好感恩還有人幫你帶娃吧!
年輕媽媽們在一起吐槽最多的兩件事,一個是「老公啥都不管」,另一個就是「老人啥都不懂」。
「有一種冷,叫外婆覺得你冷。
」
「有一種吃不飽,叫奶奶覺得你沒吃飽。
」
「孩子明明已經很睏了,爺爺還在逗他玩呢!」
「奶奶整天把孩子抱在手上,那怎麼練習大運動呢?」
「爺爺成天就喜歡親孩子的臉,多少細菌啊!」……
諸如此類的吐槽,耳熟嗎?但你試著了解過老人的內心世界嗎?如果奶奶外婆們也建起「婆婆奶奶群」,是不是也有很多要吐槽的呢?
來看看這兩篇真實的老人育兒日記,還原他們帶孩子的一天,看看他們到底有多累!
老人帶娃壓力有多大?
老人幫忙帶小孩,說實話,辛苦的是他們,受益的是我們。
而老人體力上的耗支和情感心理關懷的缺失,而這些,兒女們都知道嗎?
身體勞累,體力跟不上
為了減輕年輕人負擔,他們白天要時時盯著小孩,半夜幫餵奶,還要承擔家務,有時候確實力不從心。
不知不覺焦慮纏身,進而影響飲食導致身體出毛病。
背井離鄉,心裡孤獨
老人們像候鳥般追隨兒女來到陌生的城市,水土不服都算是小case,關鍵是離開家鄉熟悉的親友,聽著難懂的方言,身邊也沒有幾個朋友可以說說話,心裡憋屈也沒人傾訴、分擔。
擔心兒女不理解
最後,這也是年輕父母最最容易忽略的一點,兒女的不理解是老人的心病。
不少老人表示,平時幫忙帶小孩做飯,結果兒女還嫌這不好那不好,聽著不知道有多難過多心寒。
如何與老人和諧相處
也許跟老人同住一個屋檐下,我們有很多的不方便,甚至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跟老人有諸多衝突。
其實,就算他們有些守舊、固執,但愛孩子的心是不變的。
而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主動承擔家務
年輕父母才是帶孩子的主力,老人只是輔助。
你請個保姆,一個月人工費都要花不少吧?老人不是免費保姆。
下班和周末多做點家務,不要讓老人太辛苦。
多表達謝意
不要認為老人幫你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多點肯定老人帶孩子、做家務的勞動成果,多誇獎老人,誰都喜歡聽好聽的話不是?
抓大放小,適當放權
書上網上那些複雜的育兒理論,我們看著都暈更何況老人?放鬆點啦,每天大概吃多少奶量,輔食哪些是能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孩子差不多到哪個點睡覺,交代一下就好,具體怎麼執行、操作,交給老人來決定。
親生的孫兒,不會待ta不好。
給父母放假
我們上班還有雙休,老人帶娃不能全年無休。
周末和小長假的時候,可以帶全家外出放鬆,或者把孩子徹底接手過來,讓老人回老家或者自己出去轉轉,過幾天屬於自己的生活。
幫父母開拓社交圈子
化解老人在外淡淡的鄉愁,可以介紹左鄰右里給父母認識,多帶父母到公園、社區活動等,讓他們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
注意溝通協調
兒媳婆婆、女婿丈母娘都是來自不同家庭,矛盾多很正常。
年輕人要做好雙方的溝通工作,協調矛盾,多相處溝通,彼此的隔閡肯定可以逐漸減少。
關注父母身體
不要讓老人太勞累,當他們出現胃口不好、感冒咳嗽等症狀時,要注意觀察,及時就醫,定期做體檢。
換位思考,多點理解
當你有怨氣的時候,不妨回想下上一次老人回老家去,小倆口自己帶娃的無比狼狽的那幾天:從早到晚都有高需求的孩子,繁複不斷的家務活,也許會提醒你「別矯情了」。
群里媽媽不是也常說麼,「每次我跟老媽吵架,她一說要回去了,我就立馬認慫」。
老人不易,讓我們回家對他們真誠的說一聲:爸媽,你們辛苦了!
▽撲通親子(微信公眾號:putongqinzipa)
這裡屬於溫馨的親子時光,我們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美圖、文字和禮物,與所有寶爸寶媽一樣,想讓寶貝更快樂地成長。
你會在這裡發現與孩子相處的樂趣,及時收到西安一線的親子互動信息,參與我們的活動認識更多夥伴,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娃心得。
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大不同,說說你家符合哪條
城市生活拉遠了大多數子女和父母的生活距離,但無論如何,在子女懷孕生產的時候,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都是不辭辛勞來幫忙照顧孫輩。但我們慢慢發現在小區遛娃的老人中,十之八九都是外公外婆,而爺爺奶...
有一種愛,叫姥姥幫我帶孩子!
網絡上有一句話叫做:有一種愛,叫姥姥幫我帶孩子!可見帶孩子的老人中,姥姥占的比例多過奶奶。如今,特別是在大城市裡面,上班時間很多帶娃的老人聚在一起一問,十之八九都是姥姥帶,而爺爺奶奶的比例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