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棒的家長也會犯的20條管教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快2歲的女兒好像進入逆反期,以前對付她的招數有些不太夠,面對升級了的更複雜的大腦我也覺得管教方式也需要升級了,向科學取經,最近學習(去情緒化管教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00414)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這是挺好的一本書,裡面不少真知灼見,正在使用裡面招數和避坑,摘錄分享一下:

因為我們教育的總是自家孩子,所以要客觀地去看待自己的管教策略真的要花工夫。

良好的意圖會迅速被不那麼高效的習慣所取代,這會使我們輕率行事,從而無法通過管教讓我們(或是孩子)做到最好。

以下是一些很普遍的管教錯誤,即使家長擁有最棒的意圖以及最淵博的知識,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當我們忘記去情緒化的、全腦的管教目標時,這些錯誤就會出現。

將這些錯誤熟記於心能夠幫助我們在開始犯渾時避開它們,或是退後一步。

1.我們的管教變成以懲罰為本,而非以教育為本

管教的目的不是確保每一次犯錯都得馬上受到懲罰。

我們的真正目的是教導孩子如何在這個世界上過得好。

但許多時候,我們是用自動航行模式來進行管教的,我們是如此著重於懲罰,以致它變成了我們的終極目標、絕對焦點。

所以當你要進行管教時,請自問你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然後找出一個有創意的辦法來進行你的教導。

無須一點懲罰,你完全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教導方法。

2.我們認為如果我們正在施行管教,就不能表現得溫柔體貼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保持冷靜、關愛和體貼真的是可能的。

事實上,將清晰一致的行為界限與充滿愛的共情心結合在一起也是很重要的。

別低估了你在與孩子就你想要改變的那種行為進行交談時所用語氣的威力。

說到底在管教中,你一邊得與孩子以能傳達溫暖、愛、尊重和同情的方式進行交流,一邊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權威和一致性。

管教的這兩個方面可以,也應該共存。

3.我們把一致性與刻板搞混了

一致性要求我們本著一個可靠而一致的哲學觀來行事,這樣,孩子才會明白我們究竟在他們身上期望什麼。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始終堅定不移地效忠於某些隨意的規則。

有時你完全可以在這些規則之外破個例,對輕微的犯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大方地放他一馬。

4.我們說得太多

通常來說,孩子正在逆反狀態中,所以不願聽進他人的話時,我們只需要閉嘴。

如果我們對著不開心的孩子喋喋不休,那多半會起反作用。

我們只是在給他們大量的感官衝擊,讓他們更加難以管控自己。

不如多用非言語的方式進行交流吧。

抱住他們。

捏捏他們的肩膀。

給個微笑或者共情的面部表情。

點點頭。

然後,當他們開始平靜下來並準備好去傾聽時,你就可以進行話語的理性引導,從言辭和理性的層面來處理這一狀況啦。

5.我們在行為上強調得太過,卻對這行為背後的原因關注不夠

所有好醫生都知道,症狀只是其他那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信號。

孩子的不當行為經常是其他什麼事情的症狀。

如果我們不通過情感連接來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致使他們做出這等行為的主觀體驗,那麼這些症狀還會復發的。

下次你的孩子又開始發作時,請戴上你的福爾摩斯帽,看穿這行為背後的感受——好奇、憤怒、懊喪、疲憊、飢餓,等等,這些都可能是他們行為的誘因。

6.我們忘記了要把重點放在說的方式上

我們與孩子說了什麼很重要。

這是當然。

但是如何去說也是同樣重要。

雖然這並不容易,我們還是想要在與孩子的每一次交流中努力保持溫和與尊重。

我們不是總能做到這一點,但這應該成為我們的目標。

7.我們表達了孩子不應該有強烈或者消極情緒的意思

當孩子因為事情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發展而產生強烈的逆反情緒時,你是否曾試圖壓制他的反應?我們並不想這樣,但是家長卻經常給孩子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即我們只在孩子開心的時候才有興趣和他們待在一塊,如果他們正在發泄消極情緒,我們就不想理他們。

我們也許會說些這樣的話,「等你準備表現得友善一些時,再加入我們當中吧。

」我們不應這樣,而是要表明我們會一直與他們同在,即使是在他們最糟糕的時候。

雖然要對某些行為以及表達情緒的方式說不,我們也仍然應該對孩子的各種情緒說好。

8.我們反應過激了,所以孩子就只關注我們的過激反應,而非他們自己的行為

如果我們管教過了頭,如過分以懲罰為重,過分嚴苛或者反應過分強烈,孩子就不會把焦點放到他們自己的行為上,而是轉頭去體會我們有多壞、多不公正。

所以請盡你所能,避免小題大做。

如有需要,請直面不當行為,並將孩子帶出困境,然後在來一番長篇大論之前,給你自己一點時間平靜下來,這樣你就能在做出反饋時,保持平靜與審慎,就能將焦點凝聚在孩子而非你的行為之上。

9.我們不進行修復環節

無論怎樣,我們都避免不了要去體會與孩子起衝突的感覺。

我們也無法永遠在自控時保持最佳狀態。

有時我們也會不成熟、不包容、不溫和。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面對自己的錯誤,並儘快修復親子關係中的裂痕,而給予原諒和祈求原諒是最通用的做法。

只要以真誠有愛的方式儘快去修復關係,我們就能給孩子展示一種至關重要的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加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10.我們在自己情緒化且十分敏感的時候發號了施令,過後又意識到自己是反應過激

有時我們的聲明會有點太「大」了:「這個夏天你都不准再去游泳!」請即時更正這種命令。

很明顯,遵守承諾非常重要,要不然你就會失去自己的威信。

但你還是可以在保持一致性的同時掙脫這類承諾的束縛。

比如說,你可以授予他們「再來一次」卡,你可以這樣說,「我不喜歡你的所作所為,但是我願意再給你一次機會,去試著以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你也可以承認自己是反應過激了:「我之前是生了大氣,所以沒能好好去思考這件事情。

現在我又想了一遍,就改變主意了。

11.我們忘記了孩子有時也需要我們的幫助,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或讓自己平復下來

孩子在失控時,我們會想去要求他們「馬上停下來」。

但有時,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實際上可能還沒有那個能力讓自己立即平靜下來。

這意味著你也許需要幫把手,以使他做出明智的選擇。

最先要做的就是要雙管齊下,用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與孩子進行情感連接,這能幫助他明白,你是在意他的沮喪情緒的。

只有經過了情感連接,他才能準備好接受你那為了做出更佳選擇而進行的理性引導。

請記住,我們經常要在對不當行為進行反饋之前等待一陣。

如果孩子仍處於失控狀態,那此時就不是嚴格施行某項規則的最佳時機。

不管怎樣,只有變得更加平靜、更加有包容心了,他們才更能吸取教訓。

12.我們會拉上個觀眾來看我們進行管教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其他人的想法而產生太多顧慮,尤其是在我們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

但是有他人看著時就給予不同的管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比如說在岳父岳母面前,你會覺得自己正在被評判是否夠格做家長,就可能會想表現得更加嚴厲或敏感一些。

請拋棄這種想法吧。

請將孩子拉過一邊,只對他一人小聲地說話,別給其他人聽到。

這樣做不僅能讓你無須再擔心自己在在場的其他人眼中是何觀感,還能讓你更好地去把握他的行為和需要。

13.我們陷入硬碰硬的博弈中

當孩子覺得自己已被逼到角落了時,他們會出於本能進行反擊或者徹底地封閉自己。

所以請小心這一陷阱。

請考慮給孩子一個台階:「你要不要先喝點什麼,然後我們再把這些玩具撿起來?」或者商量說:「我們來找找看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各取所需。

」(當然,有些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但是商量本身並不是軟弱的標誌;它表達的是你對孩子以及他的慾望的尊重。

)你甚至可以向你的孩子尋求幫助:「你有什麼建議嗎?」你也許會很震驚地發現,原來孩子是那麼願意為了化解僵局而妥協。

14.我們是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感受,而非針對某個時刻的某個孩子來進行管教

我們有時會把孩子痛批一頓,可原因卻是我們感到疲倦,或者我們自己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又或者我們已經被他那個一早上都在胡鬧的哥哥煩透了。

這是不公平,但是可以理解。

我們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行為,專注於陪伴孩子,並且只對那時間發生的事情做出反饋。

這是家長教育難度最高的任務之一,但是只要做得越多,就越會懂得如何對孩子做出充滿愛的反饋。

15.在旁人面前糾正孩子會讓他們感到尷尬

如果你必須在大庭廣眾下管教孩子,請一定照顧到他的感受。

想想,如果一個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在其他人面前因為什麼事而對你大呼小叫,你會有什麼感受?)如有可能,請離開房間,或者至少將孩子拉近,對他低語。

這不總是可行,但如果能這樣做的話,請向孩子展示你的尊重,別因為要糾正他的不當行為,就給他混有羞辱成分的反饋。

畢竟,使孩子感到窘迫只會將他的注意力從你想要教導的那些道理上搬移開來,然後他就不太可能會去傾聽那些道理了。

16.在讓孩子解釋之前,我們已經預設了一個最壞的情形

有時某個情形看起來挺糟糕的,並且實際上也是如此。

但有時,事情並不如它們看上去的那麼壞。

在進行嚴厲的懲罰前,請先聽孩子說說。

他也許會有一個很好的解釋。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有理由的,但別人卻說,「我不在意這個。

我不想聽。

沒有什麼理由或者藉口可言。

」那你也會覺得非常懊喪的。

顯然,你不能這麼幼稚,每一位父母都應該隨時帶著批判性去思考。

但在為了什麼初看去再明顯不過的事情斥責孩子之前,請先去了解他要說什麼。

然後你才能判斷,該如何去進行反饋才最好。

17.我們漠視孩子的體驗

如果孩子對某種狀況產生強烈的反應,並且這種反應看起來好像毫無來由甚至是荒謬可笑時,我們就會很想這樣說,「你只是累了,」「別大驚小怪了,」「這沒什麼大不了,」或者「為什麼你會為這件事而哭啊?」但這種言辭是在藐視孩子的體驗。

想像一下:你正不開心著呢,有人卻對你說了這樣的話,你是什麼感覺?在進行反饋之前,去傾聽、去共情和真正的去理解孩子的體會是我們的熱情回應,這能使我們的反饋變得更加有效。

即使這個反應對你來說很可笑,也請不要忘記,它對於你的孩子來說,是真實的,所以,請你別去漠視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

18.我們期望得太多

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他們知道孩子是不完美的,但是大部分家長又會期待孩子能夠永遠表現良好。

進一步來說,在管理情緒和做出明智決定的問題上,家長經常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而且遠遠高於他在這個發展階段的正常水平。

這個問題在老大身上尤為突出。

對孩子期望太高了,還會犯另外一個錯誤,那就是假定孩子如果一時可以把局面處理得很好,就永遠都能處理得很好。

但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們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值是波動的。

某一次做得好不代表他們其他時候也能做到同樣水平。

19.我們讓「專家」壓制了自己的直覺

我們這裡說的「專家」是指某些作者、大師以及你的朋友和其他家庭成員。

別因為其他人覺得我們應該那樣做就真的那樣去管教孩子,這一點很重要。

把那麼些專家(以及非專家)給的資料都放進你的管教工具箱,然後再聽從你的直覺去選擇使用不同方法的不同層面,以期它能最適用於你的狀況、你的家庭以及你的孩子。

20.我們太難為自己了

我們發現,很多時候,那些最體貼、最認真的家長,對自己卻是最苛刻。

孩子每做錯什麼,他們都會想要進行一番優秀的管教。

但這不可能。

所以請讓自己歇歇吧。

愛自己的孩子,給他們設定清晰的行為界限,本著愛去管教,做錯事時勇於彌補。

對介入個中的每一個人來說,這都已經是良好的管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只會懲罰孩子,是最不稱職的父母

朋友家的孩子以前經常來我家玩,這一段時間,卻一直沒有見到。後來才得知,因為數學成績不合格,被家長禁足了。放學回家,不讓出去玩了,被看守著寫作業。懲罰孩子這種事兒,屢見不鮮。這種禁足懲罰,可以說是...

7種有效的懲戒孩子的方法,幫你教出好孩子

管孩子是為了糾正他的不良行為,並不是讓他痛苦或者難過。當舊式的懲罰方式無法糾正孩子的錯誤,就該到了家長更新和改變自己的懲罰觀念的時候了。「愛兒健康中心」的專家為大家介紹7種有效的懲戒孩子的方法,...

你的管教方式,會讓孩子感到羞恥嗎?!

首先,幼兒的行為出格並不可恥,他的舉止不當也不需要懲罰。多數是想引起大人注意的哭鬧、因為想睡覺而突然的大叫或者是一種讓家長更加堅定不移且始終如一地確定界限的呼籲。這也是你的孩子正在測試他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