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大戰!孩子到底聽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婚後,孕期的美好時光終究會是過去式……如今開始準備接受育兒、婆媳、老公的分歧爭吵和不解問題暴風雨的洗禮。
尤其是婆媳之間的矛盾,日漸升級。
婆婆說:我就是用這種方法把我兒子帶大的,怎麼就不能再用到孫子身上了。
媳婦說: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了,我不能讓我兒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與時俱進。
紙尿褲VS尿布
媳婦:當然是用紙尿褲好了,又方便又衛生。
可是婆婆非得用那些舊衣服做的破布給寶寶當尿布。
再怎麼節約也不能這樣委屈我兒子啊!!!
婆婆:什麼「又方便有衛生」?她就是太懶了,圖省事。
我們以前都是用大人穿過的棉布衣服做的尿布。
因為是大人們穿的衣服,自然對寶寶的肌膚的也是沒有傷害的。
適量飲食VS吃飽為止
媳婦:適量飲食就是每一份營養都補充到位即可。
這樣有利於寶寶的吸收和消化。
更具寶寶的身體狀況去合理飲食,才能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
婆婆:每天就讓娃兒吃那麼一點飯,怎麼能長大個兒呢?娃兒都不一定吃的飽,還怎麼健康成長呢?
專心吃飯VS吃飯看電視
媳婦:孩子最近總是不好好吃飯,因為他只顧著看電視。
吃一口飯看一眼電視,愁死我了。
這樣吃飯對腸胃不好,會影響身體發育的。
可是他又不聽,有時候氣得我真想揍他一頓。
婆婆:吃飯的時候看一會兒電視怎麼了?娃兒每天去幼兒園學習也很累,吃飯的的時候也該放鬆一下了。
做媽的盯得那麼緊,好像孩子犯了啥大錯一樣。
均衡營養VS多吃肉
媳婦:均衡營養、合理搭配,才能更好的鍛鍊腸胃的消化功能。
水果、蔬菜、肉類,以及五穀雜糧都應該吃一些,才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婆婆:現在日子好了,就不能讓娃兒再想我們那時候一樣受苦了,能吃細的,就不要吃粗的;能吃肉,就不要吃菜。
吃得好,才能長得好。
母女,婆媳關係緊張,很多時候是因為在育兒問題上產生分歧。
媽媽一個人帶孩子、立規矩,說一不二;但只要爺爺反對、奶奶護著,姥姥姥爺怨聲載道,再想讓孩子聽話,真的挺難——這不是在抱怨,這是很多媽媽的內心寫照。
今天就來探討下年輕的爸媽如何在育兒問題上保留自己的原則和主見,同時也注意溝通技巧不傷老人心。
育兒問題,必須一個人說了算
企業管理學有個著名的案例,叫「手錶定律」,對於我們這些管家婆來說超級適用。
故事是這樣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就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突然有一天,猴子「猛可」撿到了遊客丟下的一隻手錶。
他很快搞清楚了手錶的用途,於是大家都向他來諮詢時間。
整個猴群的作息規律也由他說了算,他成了猴王。
後來猛可撿到了第二塊、第三塊手錶,每塊表指示的時間都不同,這可愁壞了「猛可」,每當有猴子來問時間,他更是急的出汗。
於是一天天威望下降,整個猴群的作息也徹底亂了。
看來,更多的表非但沒能起到更大的幫助,反而給猴群製造了混亂,帶來了麻煩。
我們在育兒路上不正是如此?面對家裡很多人的指教和態度,孩子也很難辨別是非。
特別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每個成員之間的觀點、脾性不同,在對孩子的要求、教育理念上很容易產生分歧。
這些無形中的壓力,就像時間各異的「手錶」沉甸甸地戴在孩子身上,給他也帶來了困惑和負擔。
通情達理的長輩,知道你在管教孩子,得維護你的尊嚴,要麼選擇迴避,要麼和你「統一戰線」。
但多數長輩「好心的」開始指手畫腳,特別是對外來的媳婦:憑什麼聽你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媽媽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煩惱:
媽媽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等媽媽上班一走,奶奶就餵起了飯,美其名曰:吃的快、吃的多;媽媽懲罰孩子、立規矩,老人們趕緊護著:孩子還那麼小,他能懂個啥。
媽媽堅持己見,家人就群起攻之,最怕有個愚孝老公。
再小的孩子也會看臉色:到底該聽誰的呢?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誰寵著我,我就找個靠山跟誰好,誰管我,那人就面目可憎。
其實,長輩之間、夫妻之間「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協調。
既然都想著為孩子好,不妨給他一款專屬的「手錶」,只有明確了教育的「唯一度量」,才能讓所有的家庭成員聽從指揮。
如何才能不傷感情,又有效地溝通呢?
對老人一定要嘴甜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你平時對他們笑呵呵的,嘴甜一些,關係融洽了溝通起來就會變得簡單了。
而且,老人有時候也是像孩子一樣,需要哄的。
所以不要吝嗇感謝的話,有事沒事送點小禮物,不用太貴重,關鍵是心意,陪她們出去逛逛街,先讓她們從心底信任你的為人,再認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會那麼難了。
(什麼?要照顧孩子還要哄老人,感覺好累啊……)
那麼,請想想沒有老人幫忙搭把手的日子!
聰明藉助外援的力量
在老人的眼裡,我們都是新手,都不如他們來的有經驗。
所以直接跟他們理論,被ko的機會會很大。
那麼,我們不妨聰明地藉助下「外援」:比如老師、醫生、育兒專家來傳達。
比如孩子因為吃糖牙齒長蛀牙了,去醫院時我就會帶上他奶奶,然後再偷偷去跟醫生「串通」一下,讓他當著奶奶的面強調一下這個問題。
通過專業人士來說明一些原則,老人一般就會接受了。
而且以後再遇到這個問題,也有底氣的告訴她:「媽,上次醫生說了……」
說話講究方式方法
不要直接反駁。
老人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不要一上來就說「媽你這樣是不對的」「媽你不能這麼做」,設身處地,你做什麼旁邊都有人告訴你錯了,你肯定是想著:有本事你自己來啊!
發揮好老公的作用
很多時候,有些話讓老公出面來說,婆婆沒有那麼容易咋呼(誰讓是自己親生的呢!偷笑~)。
所以,搞定婆婆之前先搞定自家的老公,老公既是孩子的爸爸,也是婆婆的兒子。
讓他出面去溝通,絕對事半功倍!
在適當場合說
別傻傻的以為在人多的時候,說出你的「正確」觀點,讓其他人幫著自己說話,會讓老人家反駁不了從而接受。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你想想,如果你自己當眾被指責了,肯定是覺得下不了台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這個時候更是不可能聽你的意見了,弄不好還覺得你故意給她難堪。
因此,給老人家提意見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假裝不經意地可以通過別人的事例聊起來。
這樣心平氣和地交談更容易成功!
不妨從孩子下手
俗話說,隔代親。
其實很多時候,從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會更讓老人順從。
所以不如把孩子培養得獨立,讓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做點簡單的家務,在老人家想插手的時候,由他們自己去拒絕,那問題就簡單多了。
在帶娃的問題上,不管是與自己的父母還是公婆,都會有出現分歧的時候,既然避免不了,不如迎面而上,磨合和解決才是最好的辦法!
婆媳育兒觀念大碰撞,哪一條在你身上發生過呢?
一般在生孩子前,我們都能發現,婆媳矛盾並不會特別激烈。但當寶寶出生後,原本還算不錯的婆媳關係因為育兒方面的分歧,會發生激烈的碰撞。那麼哪些衝突會影響婆媳之間的關係呢?經驗育兒PK書本育兒很多媽媽...
育兒中,聰明媳婦一般怎樣應對婆婆?
俗話說「隔代親隔代親」,祖輩對寶寶的寵愛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當寶媽們和婆婆因為不同的教育觀念而發生矛盾,甚至把關係鬧僵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理性又智慧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婆媳育兒分歧之把尿VS紙尿褲
這些天,氣溫驟升,今兒最高溫已然達到32攝氏度了。早上起來,給叢叢穿上了夏天最薄的很背心小短褲,當然,依然給穿上了尿布濕。8點鐘, 婆婆下來了,一看寶寶,「哎,還穿尿布濕啊,這天多熱,這麼嫩的小...
婆婆管太多!何時起她成了孩子親媽?
了解發育│指導養育│早期教育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媽咪救兵 關注你的私人育兒師<今日案例 · 新鮮呈現>下面有請張老師繼續為我們講解育兒知識「每天都會因為婆婆追著孩子餵飯、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跟婆婆開戰...
兒媳在家安裝監控看婆婆帶孩子,看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了...
54歲的盧阿姨客廳里,一個多月前安裝了一台實時監控器,監控那頭,兒子和媳婦隨時能觀察到家裡的一切…客廳里安裝「探娃」監視器盧阿姨想走高科技路線?當然不是。這監控器是她的兒子兒媳安裝的。他們在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