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正確方式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什麼是父母的威信?威信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達成的一種默契,一種積極、肯定的互動關係。
對父母來說,威信是一種威望信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尊重和信從。
經過長期而大量的研究後,心理學家發現:
1、管而不教、嚴厲苛刻的專制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自信和獨立性都受到嚴重影響。
管教出來的孩子往往懦弱或陽奉陰違甚至心理陰暗。
2、關愛有餘、不管不教的寬容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社會適應性的能力非常差。
是只顧眼前而不考慮未來的一種教育方式,在既需要方向又需要能力的當今社會,這樣的孩子已經不合時宜,給人實在沒有家教的感覺。
3、威信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在心理上、人格上都是比較健康的。
在對人對事上,他們較多地表現出獨立、有責任心、勤奮、重視成就等特徵;另外在友善、助人、合群和自信上也表現出積極地特徵。
由此可以看出,做一個威信型父母有多重要!那麼,作為父母,在樹立威信上,要注意些什麼?怎樣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呢?
在樹立威信的事情上,作為父母,要注意的是:
威信不是威嚴
有的爸媽以為「威嚴」就是「威信」,無論大小事,都想孩子絕對的服從,其實這樣,採用威懾手段建立起來的威信,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怕事,沒有主見。
平等不是沒威信
現在越來越多的育兒觀念讓父母與孩子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允許他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允許他有自己的情緒並表達出來,如果父母做錯了,也要勇於跟孩子說「對不起」。
小喵老師也同意這樣的做法。
很多爸媽就說了,我這樣孩子還不翻天了,不聽話了怎麼辦?其實,平等的關係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更有利於父母樹立威信。
那麼,怎樣才能樹立威信呢?
說話算話
相信很多爸媽都說過這樣的話:
「你要是考了100分我買變形金剛給你」
「你要是不調皮了我明天帶你去遊樂園」
「你要是整理好自己的房間了,就可以出去找朋友玩」
......
但是,小喵老師聽過現實生活中大部分說過這話的爸媽都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
這樣,在孩子心中,爸媽說的話是沒有可信度的,自然也就失去了威嚴。
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大家也都聽過,如果父母對孩子做了承諾,就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如果兌換不了,就請以後儘量不要隨意做承諾,讓你失信於孩子。
要有規矩
很多時候,給孩子立規矩,並且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是很重要的,不要因為你今天心情好,就同意孩子多看20分鐘電視,明天你心情不好,電視也別想打開。
如果遇到孩子做錯事情的情況,一定要嚴厲指出錯誤,最後當然要給予相應的愛撫。
設立規矩的時候,應該簡單明了,逐條給孩子解釋,讓孩子明白並執行。
切勿暴力與發脾氣
很多爸媽採用打罵孩子、發脾氣的方法來樹立自己的威信,這樣做的結果只有2種,一是孩子唯唯諾諾、產生畏懼心理;二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你越說,我越不聽,跟你反著來。
這樣樹立的威信可能產生反作用,還容易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
遇到了問題我們需要去幫助並指導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受到信任,而不是一通打罵。
注意自我修養
孩子生下來了其實不是一張白紙,帶著爸媽的某些基因,先天的東西雖然無法控制,但是後天,孩子是有樣學樣的,如果作為爸媽,自己經常賴床,怎麼叫孩子準時起床?自己經常罵人,那孩子也會說粗口;自己經常說謊,孩子也會學著......為了教育孩子,爸媽的那些不良習慣得克制住,起碼在孩子面前,要做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