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家長們常犯的典型錯誤,對孩子性格形成影響非常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媽媽的性格會影響孩子
親子關係與孩子的性格
在嬰幼兒期和兒童期,孩子的生活絕大部分都依賴於媽媽,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媽媽的影響。
親子關係會如何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呢?下面我們就看幾個家長們常犯的典型錯誤。
說到支配,一般會認為是家長對孩子提出各種命令和要求。
其實除了這種「可怕的」支配之外,趕在孩子前面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這種溺愛孩子的行為,也是支配的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媽媽總對孩子指手畫腳,他可能會變成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但會養成缺乏主動性、遇事沒主見的性格。
2.過度服從造成蠻橫
有些家長過於疼愛孩子,無論什麼願望都會幫他滿足,該批評的時候不忍心批評,該讓他忍耐的時候不捨得讓他等待。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產生一種「萬能感」,覺得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被原諒,是最特別的人。
他簡直就是家裡的「小暴君」。
當他不得不進入到公園、幼兒園、小學等社會生活領域,就會在借還東西、遵守順序以及交朋友這些需要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方面出現溝通問題,產生煩惱。
3.過度拒絕造成懦弱
雖然很少會有媽媽想要主動地拒絕孩子,但是當家務纏身時就會不自覺地敷衍孩子,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拿他與兄弟姐妹作比較。
這些行為也算是一種「拒絕」。
被拒絕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認為自己不重要,很難做到自尊自愛,面對他人時總是有被害妄想。
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頑固型和攻擊型的性格,明顯很難適應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4、過度保護產生依賴
有些媽媽會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每天給他準備好要穿的衣服,吃魚的時候幫他先把刺挑出來,等等。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媽媽卻代勞,不讓他去挑戰新事物——這就是過度保護。
乍一看,這樣能讓孩子養成溫和平靜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孩子的依賴性大大提高,沒有媽媽就什麼也做不成。
長此以往,媽媽身上的負擔會不斷增加。
8大誤區,讓你親手,毀掉孩子未來
作業君的話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平日裡,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很多父母根本無心去想,到底應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盲目遵循一些所謂「老理」,從而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病例一、挑...
家長最好不要對男寶寶說這幾句話,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養成
寶寶是父母的影子,因為寶寶在小的時候可塑性極強,家長對於他的教育會在他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可以說在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內心都是十分的敏感和脆弱的,如果小的時候受到傷害,到他大一些,也仍然會是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