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請摘掉新生兒頭上的帽子,養孩子請堅持科學育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掉新生兒頭上的帽子!你才是孩子的監護人!

最近天氣炎熱,連續幾天的高溫炙烤,心裡又焦又燥。

外面溫度太高,白天大多數活動時間都在室內。

玩手機時間比較多了……沒事看著圈內一個個滿臉濕疹,要麼腦袋上長滿痱子還戴帽子的小孩,我體內的洪荒之力快要爆發了……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無助的新生兒,在大人穿短褲短袖的同時,她們頭頂帽子,身穿長袖長褲,外加毛背心!在這裡必須強調一句,判斷小孩冷熱,摸孩子後背和頸部為準。

嬰幼兒手涼是因為神經末梢還未發育完善,並不是因為冷。

看到小孩熱的滿臉通紅,後背頸部明顯比較熱,就一定給孩子減衣服。

大人們享受空調,陰涼,和冷風,新生兒們,高溫天被裹成粽子捂著?還有新生兒的媽媽,產褥期婦女們,不敢吹空調,不敢洗澡,不敢洗頭,不敢喝水,不敢吃水果……我突然想說,這個世界怎麼了,為什麼同樣的高溫天,產婦和新生兒要遭受這種虐待?!難道你們忘記了,去年夏天上海產婦的悲劇?

記得有句話叫古人貴朝聞夕死,我不明白,為何還有那麼多寶媽墨守成規,不願意學習,不願意進步。

如果說生孩子前沒有學習,那麼邊學習邊育兒也不算晚呀(我就是後者)。

懷胎十月,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能體會,孩子出生了,伴隨著一系列別人的指手畫腳,你作為孩子的母親,你思考過嗎?你學習過嗎?你看過靠譜的育兒資料嗎?

悶熱的夏天,給新生兒帶上帽子,裹成粽子(捂熱綜合症)!孩子吐奶,更有甚者用香燙傷孩子,美其名曰燙過就不吐了(酷刑)!把孩子的腿綁起來,就能避免羅圈腿(影響孩子骨骼發育和運動發育)?諸如此類的奇葩問題,另人髮指的酷刑不是一個兩個!這個時候,孩子不會說,不會反抗,就任由家人擺布,不知道那些當媽的怎麼想,難道你覺得孩子奶奶讓我這麼做的,我不同意,她非要這樣,我也沒辦法,這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能撇掉你的責任麼?

孩子是誰生的?孩子的奶奶,外婆是第一監護人麼?你如果明白她們的這些做法是害孩子,而不是愛孩子,你還不阻止,還不反抗,你不就是她們的幫凶麼?你明明有正常的思維,有學習的能力,為何要蒙蔽自己的雙眼,被這些陋習牽著鼻子走?要知道育兒這件事,身邊人,有多少能給你提供正確經驗的呢?有些事,明知道是錯的,為何你不能大聲跟她們說no呢?

冷靜下來,還是總結一點新生兒護理經驗給新手寶媽們。

我曾經也走過彎路,所以希望更媽媽能比我做的好,希望她們的孩子,能被更好的照顧。

知識一:餵奶篇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口糧,易消化,易吸收,尤其產後前幾天,乳房分泌的黃色初乳,這更是精華中的精華,裡邊有大量的免疫因子,一定要給寶寶多吮吸。

有些媽媽的初乳已經被擠掉,或倒掉,我只能對你們說聲,實在太可惜了……

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吃的次數多,餓的也快。

對於寶寶和寶媽來說,這就是雙贏,寶寶吮吸越多,下奶越快。

孩子吃的頻繁,乳房腫脹也能被緩解。

新生兒,除了媽媽的母乳,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別人奉上的白開水,葡萄糖水,奶粉,一律讓她們自行享用去。

奶量的多少,跟寶寶的需求有關。

寶寶吮吸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母親體內的泌乳素會分泌更多,產生更多的母乳。

從剛開始比較慢的吞咽,到一邊吃一邊漏,寶寶嫌奶陣太快鬆開乳頭,到最後,寶寶夠吃,不漲不漏,這是一個過程。

母乳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需要被任何人干涉,哺乳時,關起門來,盡情享受跟孩子的甜蜜時光,而不是被第三者問,有奶嗎?夠吃嗎?吃奶粉吧……

母乳餵養的任何一個過程,都不需要你添加奶粉。

早產兒,低體重兒,要定時餵奶,足月兒按需餵養,覺得寶寶餓,你漲奶了就餵。

知識二:吐奶篇

寶寶的胃部發育還不完善,胃呈水平狀態,賁門松幽門緊,很容易吐奶。

拿一個瓶子打比方,成人的胃是直立狀態,小嬰兒則是偏水平狀態。

大多數寶寶吐奶都屬於正常情況。

只要吃完奶後,將寶寶豎抱起來,讓她的頭高於你的肩部,然後用空心掌輕拍寶寶背部,聽到寶寶打嗝,就成功拍隔了。

我女兒是在學會翻身時不吐奶的。

吐奶這個情況可能會持續到4-6個月左右。

拍隔,豎抱一會兒就能有效解決正常寶寶 吐奶。

當然有一種吐奶是病理性的,需要得到治療,比如,孩子精神萎靡不振,不願意進食,生長曲線偏離發育指標等狀況需要及時就醫。

詳細知識蝦米媽咪寫過,有需要的寶媽可以自己去搜。

知識三:別把擁抱反射當驚嚇~

新生兒出生後幾周身體活動的大部分都是反射行為。

例如當新生寶寶聽到較大響聲或者頭部突然後仰時,他會做出「一驚一乍」的表現為四肢大張,脖子伸長,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這就是「擁抱反射」。

(知識引自培兒屋)

很多人都會把這種新生兒的正常反射現象,叫做孩子受驚嚇了,叫魂啊,去安頓什麼牛鬼蛇,甚至有的還給寶寶跳大神,作法喝符水……都21世紀了,還把生活搞得跟拍電視劇一樣!每個當媽的都要多學習,別任由老人們「胡作非為」。

她們生活的年代,沒有學習途徑,以訛傳訛沒辦法,你生活的這個時代,難道還沒有辨別真偽的能力?

知識四,給孩子適度穿衣,不要限制孩子活動。

你總是把孩子包成粽子,覺得孩子冷,需要比大人多穿幾件衣服。

更有甚者不顧孩子髖環節發育,直接把腿綁起來。

衣服穿的太多,包裹太厚,孩子連自由活動的權利都沒有,對大運動發育有影響,對精細運動發育也有阻礙。

孩子在子宮裡的空間相對很小,出生後,腿喜歡蜷著,像小青蛙一樣,大一點自然會改變這個狀態。

強行綁腿,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別用你那所謂防止羅圈腿的理論來限制孩子自由伸縮,蹬腿的快樂。

知識五,新生兒撫觸,洗澡。

新生兒並不畏水,合適的室溫,水溫,讓寶寶舒舒服服的泡個澡,既能講究衛生,又能讓孩子和大人多一些親密接觸。

洗澡時也能觀察孩子的皮膚,比如胳肢窩淹了也能第一時間發現。

臍帶沒脫落前也可以洗澡,及時擦乾淨水漬,塗上碘伏即可。

不要給寶寶用,爽身粉,玉米粉之類的產品。

洗澡後,棉質浴巾擦乾,順便擦身體乳或護膚霜,再做個輕柔的撫觸就好。

促進寶寶感官發育,又能和寶寶培養親密感。

洗澡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我家寶寶一直喜歡洗澡。

小的時候發現胳肢窩淹了,都是洗澡後換純棉衣服,然後抹點乳液在胳肢窩處。

如果淹的嚴重,可以用百多邦或紅黴素軟膏塗抹,再夾塊純棉紗布,及時更換,很快就會好。

知識六:濕疹,熱痱子,紅屁屁護理

引起濕疹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母乳媽媽的飲食沒必要忌口,也沒必要給孩子停母乳。

濕疹是大片的,特別干,會有滲液和結痂。

輕微濕疹,只要保濕,塗抹潤膚霜即可,中度的話,可以用優卓爾(弱激素藥膏)再加保濕,重度的話需要就醫,根據醫生指導處理。

熱痱子,顧名思義,穿戴或室溫太厚時,面部一粒粒的紅疹子。

其實,這個只要降低溫度,減少穿戴,立馬就褪下去了。

紅屁屁也是困擾新媽的一大問題。

其實,只要及時換尿不濕,拉便便後清水洗乾淨,很快就好了。

紅屁屁不是一下紅的,它先是一個點狀的,然後形成小片,最後蔓延整個屁股。

所以當你發現有小紅點點在屁屁周圍時,就要謹慎對待了,清洗乾淨抹上含有氧化鋅成份的護臀膏即可。

還有,如果寶寶用的是尿布的話務必要清洗乾淨晾曬好。

如果紅屁屁嚴重到破皮了,可以用百多邦。

其實,遇到寶寶皮膚問題,切忌不要使用任何偏方。

不要塗抹食用油。

食品和藥品是有區別的,我們要分清實用和藥用,食用的東西不要拿來藥用。

還有各種金銀花煮水,馬齒徤,蘆薈等偏方,也一概拒絕,有時候,不是紅屁屁本身嚴重,嬰兒皮膚嬌嫩,更多時候你反覆試用各種偏方反而讓紅屁屁難以控制。

還有嬰寶,紫草油,紫草膏,這些產品里很多成份都對嬰幼兒有害,請勿給孩子使用。

知識七:剪指甲,剪頭髮。

新生兒容易抓傷自己的臉,我個人覺得小孩子熟睡時把指甲剪掉更好,感覺帶手套不太好,第一捂熱,第二,影響孩子手部精細運動發育。

頭髮覺得長隨時理就好,剪剪也行,用推子推的剩個3毫米,6毫米都行,就是不要用剃刀貼頭皮刮。

第一孩子的發色,濃密程度跟遺傳有關。

第二,隨著年齡增長頭皮的毛囊增大,頭髮變粗,變多是必然的。

其實,在我眼裡剪指甲,剪頭髮很小的一件事,然而看到不少人,理髮還要分單雙日,還要看滿月,百天。

月子娃剪指甲不能剪。

我覺得任何有思考能力的媽媽都不會被某些迂腐的老人唬住。

新一代的女性,自己養的娃,自己說了算。

知識七:便便問題。

如果你的寶寶是低體重兒或早產兒,一定要定時哺乳,以保證孩子營養攝入充足。

正常足月兒按需餵養即可。

在寶寶,奶量攝入充足,身高體重正常增長的情況下,精神狀態好,肚子軟軟的,排便過程不痛苦,不哭鬧,那麼,寶寶想7天拉一次你也不必要擔心。

我以前也被寶寶的大便折磨過,我女兒最高記錄9天拉了一次,拉出來後仍然是金黃色軟便,只不過量比較大。

其實,只要大便不是水便分離,不是陶土色,你都不需要每天為大便糾結。

當然,如果孩子明顯是有其他問題就需要就醫了。

養兒方知父母恩!帶大一個小嬰兒很不容易,身邊有一群長輩指手畫腳更難。

但不管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我們作為孩子的媽媽,孩子的第一任監護人,我們必須負起應有的責任,不科學的餵養方式,堅決杜絕。

迷信偏方堅決杜絕。

中藥中成藥堅決杜絕。

你必須以身作則,為寶寶把關。

其他一切可以商量,但是科學育兒的腳步不能被牽絆,不能被阻擋。

你可以在其他問題上,忍讓,遷就,不作為。

但在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多學習,多看靠譜知識經驗,不盲聽盲信。

愛孩子,從學習科學育兒出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護理學起來,爭當寶寶的superman!

寶寶一般護理如何給寶寶剪指甲一是指甲長了容易抓傷他們自己身上的皮膚,尤其臉面、耳朵,最容易被他們自己抓傷。二是長指甲容易藏污納垢,嬰幼兒又有吸吮和用手直接拿東西吃的習慣,手指甲縫裡的髒東西吸進嘴...

帶娃的錯誤方法 不信你沒用過!

第一次當媽媽難免會犯點小錯誤,對帶娃也沒有什麼經驗,不過這也不能成為你不好好帶孩子的理由,有些錯誤只要及時改正,還是能避免孩子遭罪的。今天小編就來給你梳理下帶娃的那些錯誤方法,望新手媽媽們能夠及...

新手爸媽須知,孩子應該怎麼帶!

第一次當媽,難免會犯點小錯誤,就比如有許多本以為是正確的帶娃方法,殊不知竟然是錯的。犯錯吧倒也沒關係,改過來就好,怕就怕讓寶寶遭罪了,唉。育兒知識 新手父母須知 新手爸媽育兒須知貼心的我們,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