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睡覺的人可影響他一生的性格,你家誰陪孩子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為學家,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對於誰的行為習慣、性格特徵也就模仿地越多,長大後性格也就更接近誰。

所以說,孩子的睡眠跟性格的形成有關,特別是孩子3歲前跟誰睡,竟對孩子一生的性格有著重大影響!

1.從小跟媽媽睡的孩子,性格更優秀

人在受到驚嚇的時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媽呀」,幾乎沒人喊「爸呀」「奶奶呀」,為什麼呢?因為孩子跟媽媽,在身體和心靈上有著天然的聯繫。

當孩子還在腹中時,他跟媽媽是一體的,子宮裡那種黑暗溫暖、羊水環繞的環境,讓孩子感到無比的安全。

當孩子出生後,脫離了子宮環境,就需要通過媽媽的愛撫、擁抱、肌膚接觸來重新獲得安全感。

媽媽陪伴孩子入睡的過程,也是母子間交流情感的最佳時機。

2.母嬰關係不良的孩子,內心孤獨、冷漠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每逢寒假,大家都歸心似箭,早早就備好回家的禮物和車票,甚至臨走的前天晚上都激動地睡不著。

但我們宿舍有一個離家很遠的女孩,每次都不急著走,也不像我們那樣激動。

更不可思議的是,如果家裡不給她打電話,她一連2月都不會主動往家打一個。

我們收拾行李時,問她為什麼還不收拾,她一臉風輕雲淡地說:「你們到底急什麼呀,回去不也就那樣?不到一星期就得挨嘮叨,還是在學校多清凈會兒吧!」

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很多這樣的大學生,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是由母親親手帶大的。

3.孩子跟老人睡,影響心智發育

一位很迷信的老鄉告訴我:人跟人在一起,他們之間的元氣會在彼此間流動,最終趨向於每個人都平衡。

老人元氣弱,孩子元氣旺,如果老人帶孩子睡的話,就會無意中「竊取」孩子的元氣,不利於孩子健康。

科學的解釋是:

老人上了年紀後,呼吸系統、身體機能會發生退化,呼吸稍急促一些,從而獲取更多氧氣,排出更多「廢氣」。

如果孩子經常睡在老人身邊的話,不但氧氣搶不過老人,還會被迫吸入很多「廢氣」,對身體的發育是有一定影響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媽媽陪睡,也不建議跟孩子頭靠頭挨得太近,因為也會發生上面提到的潛在危害。

4.不要太早分房

分房睡也是很多媽媽非常糾結的問題。

不過大家需要明白一點:分房是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時間點。

只要孩子能在3~10歲這個階段完成分房就可以,而不是說一到了3歲就必須分房。

孩子對媽媽爸爸都有依賴感,只有睡在媽媽爸爸身邊才是最踏實、最有安全感的。

年齡太小就把孩子趕去獨自睡的話,孩子會因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而養成咬被子角、吮吸玩具等不良習慣,不利於心理健康。

所以,3歲前,媽媽們睡覺時儘量多陪在孩子身邊;3歲後,如果孩子對分房很牴觸,那就不要硬逼迫孩子。

有時候順其自然,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分房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寶寶睡覺的注意事項

①新生寶寶從早到晚都處於睡眠狀態,自己不會翻身,要經常注意寶寶更換睡覺姿勢。

一般4個小時調換1次,較為適宜。

②側睡時要注意寶寶的耳輪,不要擠壓。

③不要睡硬枕頭,枕頭的高低要適度,並墊上鬆軟的棉絮物。

④每隔一二天,讓孩子由左側臥改為右側臥,然後再改為左側仰或側臥。

⑤不要在孩子床的上方懸掛任何物品,因為時間久了容易變成對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跟誰睡可不是小事,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你有過讓家裡老人帶孩子睡覺的經歷嗎?如果你認為孩子跟誰睡都一樣,那就錯了,孩子跟誰睡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性格。孩子的睡眠跟性格的形成有關,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長大後性格也就更接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