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育12歲兒子,反遭孩子掐脖子反擊,網友評價其母自食苦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事件回顧

22日,江蘇鹽城一位12歲男孩弄壞了物品,找媽媽替自己賠償。

在接受媽媽教育時,男孩竟對自己的媽媽動起了手,掐住媽媽的脖子,圍觀群眾都說這孩子脾氣不好…視頻傳到網上更是引起的網友的激烈討論,你遇到過這樣的熊孩子嗎?你會怎麼做?

(網友評論)

新型家庭暴力

孩子打父母,據說已經成為新的家庭暴力,引起社會的關注。

這種新型家庭暴力僅是一些個案報導,但是在它的背後潛藏的社會問題是:在一個家庭中,如果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從小對孩子放鬆管教,可能造成孩子任性,對家長出言不遜、語言頂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級」為極端的暴力事件。

孩子由任性而發展到打罵父母,應該說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的嬌慣造成的惡果。

應對措施

要改變這種現象,父母首先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現實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很少會想孩子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一方面是父母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他們不能寬恕孩子所犯的大小錯誤。

而孩子則因為憤怒、挫折、缺乏自制力,動手打父母或其他人。

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又表現出過分的溺愛,如果孩子們按照父母的要求,如考試得了一百分,鋼琴過了幾級,父母就會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袒護孩子的種種缺點,包括喜歡動手打人,辱罵別人。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會扭曲,從而覺得自己做的都是理所應當,更加為所欲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泄內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儘快制止其暴力行為。

你可以用平和但堅決的態度告訴他:雖然我們能理解你現在的憤怒,但是,我們不能接受你企圖以動武解決問題的方式。

記住:你的話語要儘可能簡潔,語氣雖然不瘟不火,但是態度要堅決,讓孩子有冷靜的空間,平復此刻激動的情緒。

倘若孩子變本加厲,繼續使用武力,你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重複告訴他:「只要你能安靜下來,我便會放手。

盟老師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必須堅決拒絕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否則,孩子使用武力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