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派對上被老師批評,園長的做法很贊,請別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積木育兒,白芥子

01

看過一位叫做毛豆媽的作者分享的一個故事,印象深刻。

大概說的是,某國際幼兒園,精心地為孩子們組織了一次燒烤活動。

活動結束,老師們開始做總結。

論及需要改進的「問題」,老師們一致認定,班裡個子最小的那個小男孩需要特別關注一下。

因為每次排隊輪到他領取食物的時候,他都表現得很膽小,手臂縮著,眼神怯怯的,整個人都往後躲。

話音未落,一直在一旁略有所思的美國園長說話了。

她說,我們來做個遊戲吧。

老師們懷著不解的心情照做了。

什麼遊戲?是復原了一下當時燒烤的情形,換老師們扮成孩子去排隊領食物。

不過這位園長有一個要求:老師們必須半蹲著去領食物,而且抬手的時候,幅度不能太大,要確保上臂貼著身體,只用小臂去接東西。

哇,太難受了。

老師們費力地半蹲著,費力地舉起雙手去接食物。

燒烤架上滾燙的煙塵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要往後退。

園長這個時候說話了:

你們現在體驗到的,就是那個小男孩體驗到的。

他的身高,剛好就跟燒烤架的焰火平齊。

所以,老師們給這個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實在是不夠公平。

園長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不judge(評判)。

老師們聽完這話全都沉默了。

而看完這個故事的家長全都忍不住淚目。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孩子的評判,實在遍地都是。

02

有這麼一個小女孩,她鋼琴學得還不錯。

某場宴會上,正好有架閒置的鋼琴。

親友們慫恿說,小姑娘,給我們來一曲吧!

小姑娘乖巧地照做了。

一曲畢,大家都覺得很贊,一邊鼓掌一邊喊:再來一遍吧!

聽了這話,小女孩卻哇地哭了。

大人們詫異起來。

有人開始說,哎呀,這孩子膽子小了點兒啊,被嚇哭了。

這時,一個大人很貼心地蹲到小女孩身邊,邊給她擦眼淚邊問:需要幫忙嗎?

小女孩睜著無邪的眼睛問:我又沒有彈錯,為什麼大家要我再來一遍?

原來,大人鼓掌並要求再聽一遍是出於鼓勵和讚賞,孩子聽到的卻是懲罰。

平時練琴,只有練得不好的地方,父母才會跟她說「再來一遍」!

那句「再來一遍」,對孩子而言帶有太多負面感受了。

當這樣的一句話,從那麼多人嘴裡整齊地說出來,難怪孩子要哭了。

可是,我們習慣了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去輕易評判一個孩子。

鮮少有人願意蹲下來問一句:你怎麼了?需要幫忙嗎?

類似事情,在我家兒子身上也發生過。

那會兒兒子4歲。

他和一個小夥伴一起玩沙子,玩興奮了,倆人又是蹦又是跳。

不小心那個小孩兒就摔了,哇哇哭起來。

我兒子看到了,一愣,然後開始哈哈笑。

人家家長就不幹了,說:你這小孩沒一點兒同情心啊,小朋友難受了你還笑?

我當時好尷尬啊,只好一個勁兒地賠不是。

安撫好那小孩,訕訕地拽著自家孩子往回走。

路上我嘗試消化了自己的情緒,抱了抱兒子,問:你剛才為什麼要笑呢?

他憨憨地說:我逗他開心啊!

那一瞬間真的被小傢伙擊中。

別人眼中的沒同情心,卻恰是孩子出於體貼而做的努力。

03

隨意評判我們孩子的,當然不總是外人。

很多時候,這個評判就來自我們自己。

父母往往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很愛他,斷不至於這麼隨意傷害他們,其實不然。

我認識一位媽媽,很為她兒子的社會化問題擔憂。

她總覺得自己兒子「不敢跟人交往」、「內向」、「膽怯」

為了證明這一點,她特意搜集了一堆證據給我。

其中就有這麼一個小細節:

某天,她帶兒子在小區玩,遇到一個小男孩正哇哇哭。

兒子就讓媽媽去握小男孩的手。

可媽媽拒絕了,她說,這個舉動會顯得很冒失的。

子堅持要求媽媽去安慰小男孩。

見媽媽不同意,發起脾氣來了,帶著哭腔連聲喊:你去,你去……

這位媽媽跟我說:

你看,我這孩子是不是人際交往有問題?明明他自己想去,非要我去。

他平時在學校也是的,特別不愛結交陌生的新朋友……

完全錯了。

孩子的行為在表達什麼?他不是正在向媽媽說:我想去結交新的朋友;可是這個小朋友在哭,他很傷心啊!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媽媽你能幫助我嗎?

能夠對他人的悲傷感同身受,這分明顯示孩子有很好的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恰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前提。

有問題的其實是媽媽。

媽媽本人才是那個對人際關係存在焦慮的人。

去靠近一個陌生人,她心中是有恐懼的。

安撫一個弱小的孩子,她也有無力感。

所以,這些情緒和感受原本都是媽媽自己的。

但是正因為媽媽自己被這些問題困擾,才會在孩子社交時表現的不夠好時,心中禁不住波動起伏,並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去評判孩子的各種「不是」。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擔心和貼標籤行為,都是這種有傷害意味的評判。

評判多了,孩子可能真的就一點點成長為父母所擔心的樣子。

04

我們通常認為,大人就是比孩子更加英明神武的存在。

「孩子嘛,懂什麼。

我們經常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將孩子看成不完善的、有待調教的小動物。

不僅如此,我們還常以「為了孩子好」的名義,去「矯正」孩子:你應該這樣,你不能那樣,聽我的,沒錯!

這中間有太多的盲目自大在裡頭。

說起來,我們每個人都如同井底之蛙,只是井口寬窄不同,以及井的深度不同。

我們能夠看到的,也只是自己頭頂那一塊天空罷了。

我們對很多事物都沒有了解的很清楚,何況對於一個獨特的、鮮活的、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

我們有太多對過往的恐懼感,對當下的沮喪感,以及對未來的焦慮感。

正是這些感受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對待孩子的態度。

很多父母正是怕自己所深愛的小孩受到傷害,才會恨鐵不成鋼地給他們貼上標籤,或者嚴厲地說:不可以這樣做,只能那樣做;這樣做是好的,那樣做是不好的。

我們想替孩子製造一個跟我們差不多的井,這樣我們才覺得安全,可控。

然而,孩子來這世上,從來不是為了複製一遍我們的人生啊。

如果真的愛孩子,請允許孩子走出我們的那口井,去過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而要做到這一點,父母最需要做到的一件事,就是克制我們對孩子的評判。

如同那位美國園長所說的:Don』t judge。

不要輕易給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下任何的結論。

接受孩子發展過程中呈現的所有問題,隨時準備蹲下來,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並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

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擔心,但請明確告訴孩子,那只是父母的想法和感受,而感受沒有好壞對錯。

如果可以,鼓勵孩子去接觸更開闊的世界,但記得告訴孩子,你是他最忠實的粉絲,一直守候在原地,哪裡都不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