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前媽媽晾了一下衣服,孩子沒了!6大情況給寶寶洗澡很危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像往常一樣,小雨的媽媽用一個紅色的塑料桶打了水準備給寶寶洗澡。

不知什麼原因,在洗之前,她先去陽台晾了衣服。

等她返回屋內,發現寶寶已墜入水桶,慌忙中,她趕緊將孩子抱起來,撥打120。

接著她叫來人,抱著孩子匆忙趕到樓下等待救護車到來,但無奈孩子還是去了。

四種寶寶洗澡法很危險,爸媽一定要避免:

中途往裡加熱水

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水溫冷了,就想給孩子加熱水,在沒有調好水溫的情況之下,直接將熱水加進去,這種情況最危險了,一不小心就燙傷孩子。

如果覺得水溫太低,家長可以先將孩子抱出來,放在一旁,再調水溫加入熱水。

如果直接將熱水倒入水盆或是澡盆之中,這樣就太危險了。

還有家長直接將孩子放在噴頭之下洗,這對孩子的安全也存在隱患,年幼的孩子最好放在浴盆之中洗澡,可以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

沐浴露過多不宜

寶貝們的皮膚特別地嬌嫩,他們用的沐浴露一定要是小傢伙們專用的,切不可能大人的沐浴露,對寶貝們的皮膚不好。

每次用時不宜過多,滴幾滴在手上輕輕打出泡泡之後再輕撫在寶貝們的皮膚之上。

清洗好之後就要及時用溫水沖洗乾淨,如果沒有洗乾淨,對寶貝的皮膚會造成影響,可能出皮膚瘙癢,發紅等症狀。

媽咪們一定要注意,沐浴液每次都不宜多放,並非越多就洗得越乾淨,其實皮膚本身也有清潔功能,用清水洗一洗就好了。

不試水溫直接洗

有些大人沒有什麼經驗,以為孩子和大人一樣,沒有試水溫的情況之下,直接將孩子放進水裡洗澡,年幼的孩子不會說話,水熱水冷他們無法表達,只能哇哇大哭。

父母一定要先試好水溫之後,並且確定熱水器不會中途自己加溫等問題,再進行洗澡,最好是自己先用手試過水溫無誤之後,再把孩子放下去洗澡。

洗澡途中不走開

有些家長因為是新手的原因,在給孩子準備洗澡時,往往丟三落四,忘記這,又忘記那的,洗到一半才想起來又走開去拿。

往往是在孩子離開父母的視線時最危險,比如孩子被水嗆到,孩子被熱水燙傷等等意外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因此,家長們在給孩子洗澡時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所有的東西,不能中途走開,不然孩子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情況,造成意外傷害,令孩子健康受到損失。

六種情況不宜洗澡

打預防針後暫時不要洗澡;遇有頻繁嘔吐、腹瀉時暫時不要洗澡;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不宜洗澡;餵奶後不應該馬上洗澡;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媽媽一定要知道,這樣洗澡才安全

1、洗澡前準備

洗護用具、室溫、水溫  在給寶寶洗澡前,媽媽需要準備寶寶浴巾、毛巾幾條、寶寶浴盆、洗澡玩具、換洗衣物、尿片、濕巾、嬰兒板凳和適合寶寶使用的沐浴露。

然後把洗澡房間的室溫調節在26-28℃度之間,燈光調得柔和一些。

往寶寶的浴盆里倒水時,先放冷水再加熱水,水深則大約為1/2深。

2、為寶寶脫衣,裹上浴巾

3、清潔寶寶臉部

媽媽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用沾濕的小毛巾一角輕輕擦拭寶寶的眼睛。

重複同樣的步驟,清潔寶寶的鼻子、嘴巴和整個臉部。

4、清洗寶寶頭髮

用小毛巾沾水讓頭髮濕潤,塗上溫和低敏的洗髮沐浴露(新生兒直接用清水即可),輕輕按摩揉洗;然後用水沖洗乾淨,用毛巾擦乾。

寶寶的新陳代謝很快,皮脂腺分泌也很是旺盛,所以要天天洗頭。

5、清洗寶寶身體

洗完頭髮後,媽媽應迅速並輕柔地拿掉浴巾,讓寶寶半坐半躺在水中,然後給寶寶抹上沐浴露,輕輕揉搓起泡;先給寶寶洗雙手、肩膀,然後是寶寶的前胸和腿,最後注意清洗寶寶皮膚的褶皺處,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

6、洗完後用浴巾裹住寶寶

寶寶的洗澡時間不能過長,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

洗完澡後,要迅速用大浴巾裹住寶寶,並將其放在乾淨的床上,蓋上小被子,避免著涼。

7、擦乾身體後給寶寶塗潤膚露

關注微信號:bb-edu(長按可複製),可閱讀更多精彩育兒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萬不能這麼給孩子洗澡,會害了他!

就在最近,同事婆婆給10個多月大的孫女洗澡時,卻忘記自己把寶寶的毛巾都拿出去曬了。也想到了怕有意外,但又想想自己很快回來應該不怕的吧?把一把椅子攔在浴盆旁,於是走開了一下下。才剛離開,就聽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