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和雲朵媽媽》,愛與教育的完美體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歲,愛她的天真,怕她太天真
3歲,鼓勵她勇敢,怕她太勇敢
8歲,喜歡被她依賴,怕她太多依賴
13歲,希望她能吃苦,怕她太辛苦
18歲,想她快點長大,怕她太快長大
22歲,期待她飛得更遠,又怕她飛的太遠
愛,所以怕 」
這短短的幾句話幾乎道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一方面意識到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的品格,另一方面,在實際生活中卻又不能對孩子完全放手,擔心孩子吃苦,瞻前顧後,充滿糾結和困惑。
雲朵媽媽在棉花糖的成長過程中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她卻做到了愛與教育兼顧。
就像千千萬萬個我們身邊的小朋友一樣,棉花糖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
比如媽媽在洗衣服時,自己也想嘗試。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是擔心孩子插手太麻煩而拒絕孩子的請求。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已經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而5—8歲孩子的家長更要抓住這個重要時期完成獨立性的塑造。
雲朵媽媽很是注重孩子成長關鍵期塑造,會鼓勵棉花糖去大膽嘗試自己好奇的事物,即使錯了也沒有關係。
例如,她放手讓棉花糖自己種小樹。
在種植過程中,雖然媽媽也幫了小忙,但是棉花糖自信心大大增加,做事能動性和獨立性加變強了。
雲朵媽媽還經常誇獎棉花糖是「點子大王 」。
因為這個鼓勵,棉花糖在家裡水龍頭壞掉時,擅作主張修理,結果雪上加霜,把家裡搞的滿地是水;家裡郵箱門太緊,快遞員無法裝進信件,棉花糖為了解決問題硬生生把郵筒門掰斷,導致風起時信件被吹得漫天飛舞 。
在這些事發生後,雲朵媽媽並沒有責怪棉花糖,而是引導她遇到問題要細心思考
,既沒有打消小孩子獨立自主的積極性,又為孩子積累了經驗,使其在通往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我們一直在說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性在哪呢?
兒童獨立性的發展,影響著著各種社會關係的建立。
它能夠加強孩子的動腦思維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創造出更多的活動空間,讓孩子更有能力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更積極主動地和同伴交流。
通過雲朵媽媽對棉花糖的培養,棉花糖在這幾點上都有良好的體現。
動腦思維能力:棉花糖如今儼然已成為媽媽的小幫手,媽媽遇到麻煩的事都會找棉花糖商量。
比如,棉花糖給媽媽的拉不上拉鏈的裙子系上蝴蝶結,不僅解決了裙子過緊的問題,還讓裙子煥然一新。
自信心:棉花糖對家裡大事小情都積極參與,並發表意見,從不怕自己說錯做錯,自信心滿滿噠,從而也養成其積極樂觀的心態。
同理心:在第31集中,爺爺給全家都帶了禮物,唯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禮物。
這個時候,棉花糖細緻地察覺到了爺爺的心思,親自動手為爺爺準備了他喜歡的禮物,哄爺爺開心。
高爾基曾經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關鍵的是教育他們。
」
教育孩子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便會受益一生。
希望父母們能在陪孩子觀看《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片子獨有的育兒感悟。
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教育出一個能適應社會、獨立生存的「棉花糖」,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的播出平台和時間調整了
12月6日起,每周一至周五
央視一套《第一動畫樂園》欄目
16:30起四集大連播
父母和小盆友們記得準時收看哦~
趙文卓女兒夏令營想家 和媽媽視頻忍不住痛哭
近日,趙文卓妻子張丹露發微博稱:「今天和姐弟倆視頻,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姐姐在通話的時候哭了,說想家了想要媽媽抱抱,弟弟在和爸爸通話時也快哭了,我忍住內心的各種情緒努力的笑著哄她和她聊些開心的事兒...
教育孩子要學會適時「放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中國,很多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成績、培養各種能夠「不輸在起跑線」的技能上面,而忽略了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導致一部分孩子自理能力差,沒有責任心,無法獨立思考問題或者克服...
父母和孩子到底誰依賴誰
很多孩子都已經上小學還不能獨自一個人睡,這不一定是因為孩子膽小,而是很多家長不希望讓孩子獨自睡覺,比如:媽媽不願意讓孩子離開自己的懷抱,希望能永遠這樣呵護著自己的寶貝。許多媽媽非常希望自己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