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乖乖吃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誕生了!每個新手媽媽都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

可有時就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可惡的疾病還是會悄悄爬上寶寶的身體。

這讓新手媽媽手足無措!生病就需要吃藥,可給這麼小的寶寶餵藥確是一個大難題。

看著粉嘟嘟的小寶寶哭得聲嘶力竭,而藥卻是撒得到處都是,讓年輕的父母們束手無策,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給寶寶餵藥,只要講究一些技巧和掌握正確的方法,寶寶喝藥不哭不鬧,完全能夠把餵藥變成一件輕鬆的活兒。

首先家長要選擇合適兒童的藥物劑型,比如糖漿劑或混懸劑,這類液體劑型服用方便,口感好,易被兒童接受。

另外像滴劑,藥物濃度高,服用容積小,只需要滴入口裡即可,尤其適合嬰幼兒服用。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已經懂得與父母溝通,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溫和地告訴他:「寶寶現在生病了,需要吃這些藥,才能好起來。

」當他開始自己用勺子吃藥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毫不吝嗇地給予他鼓勵,比如說:「寶寶真勇敢,可以把藥喝得乾乾淨淨。

讓他知道,他能把藥喝完,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並可給他一些小小的獎勵,給他喜歡吃的糖或餅乾之類。

讓孩子從心理上消除對吃藥的恐懼,由被動變成主動,不再害怕吃藥。

不過,這有賴於從小的潛移默化。

如何給寶寶科學餵藥

1、最佳餵藥時間一般選擇寶寶在喝奶前半小時或後一小時進行。

2、餵藥時不要將湯匙直接壓在舌尖上,這樣容易引起寶寶作嘔,可繞過舌頭側面餵。

3、不要強行灌藥餵藥,寶寶哭鬧中或捏鼻子時如果灌藥,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寶寶氣管。

4、如果寶寶吃了藥吐出來就不要再餵了,因為寶寶可能已經吞下一些藥物,如果再餵一次可能加重藥量,可以等下一餐再餵。

5、最好是用溫開水來喝藥,不要參雜其它的物質。

如今也有很多媽媽使用「注射法」餵寶寶吃藥

1、準備好一支消過毒的沒有針頭的注射器或餵藥器(再次使用時可以清洗後用開水燙一下);

2、將要吃的藥量好量裝入注射器或餵藥器。

如果不是液體類藥物,可先溶解一下;

3、把寶寶抱好,讓寶寶的頭不要亂動。

媽媽一個人餵藥時可以將寶寶的頭靠在自己的身上,給寶寶一種情感的慰藉;

4、把事先準備好的有藥的注射器或餵藥器放在寶寶嘴的一側,慢慢將藥打入;

5、藥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 一次注太多藥會溢出來,一定要根據藥量分幾次打入;

6、餵完藥後,媽媽可以再用奶瓶或小勺餵寶寶一點水,以去除嘴裡的藥味。

注意吃藥的禁忌

1、不要捏鼻子喂,有的爸媽給小孩餵藥,不注意方法,寶寶不張嘴,爸媽就捏鼻子敲嘴巴硬喂,這種餵藥辦法危險性很大,人的氣管和食管是並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就只能通過嘴吸氣了,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寶寶的氣管,甚至可因氣道被堵而使寶寶窒息的風險。

2、不要在打罵下餵藥,有些爸媽沒有耐心,看到寶寶哭鬧就心急上火,容易採取哄、嚇、壓或打的辦法,其實餵藥也有技巧,對小嬰兒,可以採用「偷梁換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時候給他餵果汁的中間,插入藥物,寶寶可能不會注意到。

3、不要用過多的水餵藥,最近電視上總在播放一個感冒藥的廣告,寶寶發燒了,媽媽馬上拿出藥物,倒入了一大瓶水杯中,其實這是錯誤的,那一大杯水化藥,寶寶怎麼能喝完?因為小寶寶胃容量有限,而且生病的時候,胃腸功能經常不如平時,用最少的水,把藥喝下去最重要。

4、不要直接餵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水調成稀汁後才能讓寶寶服下。

最好買那種顆粒狀或液體類的藥物,最好不要將藥物與乳汁、奶粉混合,因乳汁、奶粉中的蛋白質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

5、調和藥物的水要用溫涼的,熱開水會破壞藥物成份。

而且水要適量,太多,寶寶喝不完,達不到藥效。

最佳的餵藥時間宜在吃奶後1—2小時,這時胃中的奶已部分排出,可減少寶寶因藥物刺激引起的嘔吐。

6、需要空腹服的藥物,宜在吃奶後3—4小時喂,這時寶寶的胃已經排空,有助藥物吸收。

媽媽要有耐心,不要著急。

可能寶寶吸吮得會比較慢,媽媽每次不宜餵得太多。

剛開始可以餵幾滴,如果沒有出現嗆噎情況,可逐漸增加。

但一次最多餵2—3毫升,以免誤吸到氣管里。

7、如果餵完後寶寶馬上吐,就得重新補餵一次。

若超過30分鐘後才吐,那就可以等到下次餵藥的時間。

如果嫌藥苦,特別是片劑的藥,可以用孩子愛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兌著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上的量來控制,否則也會影響藥效。

牛奶可能和藥物起反應,不建議和藥物摻在一起。

這些常識不要再犯錯了

錯誤一:用一隻普通湯匙或茶匙來量藥水餵給小朋友吃,而不用專門為小朋友而設的量藥水用試管形匙。

隨便用一隻平常用的匙來餵藥水,很容易餵了太多或太少的分量給小朋友,影響療效。

1茶匙分量相當於5毫升,但一般餐具用的茶匙的容量由4毫升至9毫升不等;餵小朋友吃藥水,最好是用試管形匙;餵嬰幼兒吃藥可用滴管。

若真的沒有專用的藥匙,較理想的代替品是用來量分量的茶匙。

錯誤二:沒有依指示在吃藥前搖勻藥水。

搖勻藥水再吃是有原因的,因為需要把各種成分混合一起,否則,開始吃的2/3藥力不夠,到最後吃的1/3藥勁又太大,會對小朋友有害。

錯誤三:給孩子吃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藥物。

家長應該知道,不能給小朋友吃阿斯匹林,因為有可能會引致雷爾綜合症,令小朋友的腦部和肝臟受損。

要小心防範的是:藥物也許含有一些成分雖非名為阿斯匹林,卻原來是間接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

所以最安全的辦法還是由醫生開藥。

最後建議家長:當小孩長到3-6個月大時,要適當給他們喝多種口味的果汁和湯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湯、芥菜湯(湯要是滾湯,裡邊不加鹽)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讓孩子慢慢適應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藥的時候,自然就不怕苦了。

給小嬰兒餵藥時,選擇一些滴管,一點點慢慢地滴進嘴裡,這樣比較方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錯誤餵藥方法不要用 四大妙招讓你輕鬆餵藥

很多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生病,因為寶寶不肯吃藥,只要吃藥就開始哭鬧,一灌就吐,把吃的食物也都吐出來了。餵寶寶吃藥對父母來說,實在太難了。下面教你幾招,學會輕鬆餵孩子吃藥。錯誤的餵藥方法1、捏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