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特質,造成了自閉症孩子的溝通問題,家長該如何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閉症孩子有許多特質和其他孩子不同,這會造成他們有溝通方面的問題,以下將會介紹一些自閉症孩子在溝通方面的特質和輔導策略

對複雜的指令理解能力差

一般來說,自閉症的孩子對於複雜的指令理解能力較差,再加上他們不看說話者的臉,當父母對孩子發出要求時,孩子一點反應都沒有,常造成父母很大的困擾和失望。

對複雜的指令理解能力差的輔導策略:

對孩子說話時要孩子看著你,如果孩子沒有看著你,可以用手將孩子的臉轉向你。

用簡單的話和手勢來要求他,例如你說孩子去拿鞋子準備出去,你可以對孩子說:「拿鞋。

」並且配合手勢指向放鞋子的地方。

聽覺記憶差

一般來說自閉症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是以視覺來學習,其視覺記憶較聽覺記憶佳。

聽覺記憶差的輔導策略:

父母可以用手勢、圖卡或是溝通板圖片、文字來幫助孩子加強理解力和溝通能力。

固執性強,缺乏適應的能力

很多自閉症孩子很固執,他們堅持要玩一樣的玩具、吃同樣的食物,或是走同樣的路線,一有改變就哭鬧不停。

例如:小明是兩歲的孩子,每天母親開車送他到幼兒園都走同一條路線,但是有一天母親走了另一條路,小明開始發脾氣,母親不知道小明為什麼哭,後來才知道原因。

固執性強,缺乏適應能力的輔導策略:

父母可以用相機拍出兩種不同路線的照片,再加上一張幼兒園的相片。

解釋給小明聽的時候,用簡單的字,加上手勢、圖片來加強小明的理解力,幫助他了解兩條路都可以到幼兒園。

每個星期挑一天走不同路線,慢慢加強小明的適應力,減少固執性。

需要教導替代性的溝通方式

自閉症孩子可能不會用口語表達,這些無口語的孩子有溝通的慾望和需求,但是很難用口語來表達,或是會用的口語很少,不足以表達他們想法,造成很大的挫折,進而產生許多偏差的行為。

需要教導替代性之溝通方式的輔導策略:

每個人都有溝通的權利,即使是無口語的孩子也有其他溝通方式,例如:肢體語言、手語、圖片、字卡,都可以幫助孩子加強溝通能力和效果。

在早期輔導時就應該教孩子基本的肢體語言和手勢來加強理解和溝通能力。

另一方面可用圖片配手勢、手勢配合手勢、手勢配合物品等,加強溝通效果,主要目的是訓練孩子用圖片、字卡溝通。

等孩子學會替代的溝通方式後,有時也可以順帶增進孩子的口語能力。

等孩子上學了,在學校老師可以設計視覺圖片、文字行事曆,利用這些視覺提示,幫助孩子知道他每天的課程和活動。

在家父母可以同樣以圖片、文字來安排孩子在家的活動。

社交互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差

想提升自閉症孩子的溝通能力,必須從家人開始,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在家中學到基本溝通技巧後,父母們要設計不同的情境,加強自閉症孩子與外人,或是在不同的環境中溝通。

社交互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差的輔導策略:

重點是要輔導自閉症孩子,用不同的溝通方式與人產生互動,來達到溝通的效益,走出自我封閉的情況。

對有口語的孩子,用劇本方式來排演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方式。

父母根據孩子的能力和互動的對象,寫一些台詞和內容,來讓孩子排演,然後應用在實際情況中。

事後評估劇本成功率,再加以修正。

對沒有口語的孩子,則用溝通板,圖片、文字等方式來溝通。

預測孩子在不同環境的重要需求,製作溝通圖片,訓練孩子用手指認的方式,或是選圖片的方式來表達意思。

刻板和重複性的行為

很多自閉症孩子有強制性的刻板行為,這些會重複出現的行為造成家長或輔導者的困擾。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觀察孩子這些刻板行為代表的意義,而不是用行為制約的方式強迫矯正,參見下表中這五種案例的可能意義及其輔導策略。

刻板行為的意義與輔導策略:

以上整理自《語言遲緩兒童家長手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解析:自閉症兒童的暴力傾向!?

本文來自有味道的微信公眾號:西南兒童專科醫院(xnetzkyy)在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中都出現有孩子打人的行為,尤其是年齡稍大些的孩子,經常會有攻擊性的行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自閉症兒童不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