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氣溫每增加1℃,醫院就會「扎堆」的5種「夏季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幾天,小編所在的城市,氣溫已經突破42℃,進入「燒烤模式」了。
雖然不知道螢幕前的您那邊熱不熱,反正我已經烤得挺香了,就差放點孜然和辣椒麵兒。
天氣一熱,醫院裡頭的病人也多了不少,中暑、熱感冒、腸道疾病……都扎堆來了。
今天就說說夏季高發的5種疾病,要想不上醫院,好好預防可是關鍵!
1、中暑
說到「夏季病」,中暑必然當仁不讓。
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引起中暑。
一般來說,中暑主要是由於人在高溫環境中,體溫調節失去平衡,肌體熱量過度積蓄,水鹽代謝紊亂所造成的。
它通常容易發生在夏季高溫並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下,中暑後輕則出現多汗、頭暈、胸悶、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會出現昏厥、痙攣,威脅生命。
-
如何預防?
首先當然是要避免在高溫天氣下長時間逗留在室外,特別是儘量避免中午12點到下午2點這段時間外出。
而如果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症狀時,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多飲用淡鹽水,可以在額頭塗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藿香正氣水等祛暑劑。
出門前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帶上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準備好充足的水和飲料。
可隨身攜帶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衣服應儘量挑選棉麻、真絲等天然透氣的織物,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2、熱感冒
這種天氣,在室外兩分鐘就一身大汗,很多人一回到室內就會直接打開空調或者洗個冷水澡。
另外,很多人睡覺、工作都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下,又喜歡把空調打得很低。
這樣室內室外巨大的溫差加上夏季人們容易食欲不振,運動減少,導致抵抗力下降,熱感冒也就跟著來了。
-
如何預防?
38℃以上的高溫天氣會消耗人體大量的體液,因此日常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一般每次以300至500毫升為宜,少量多次地喝水,必要時可以在溫水中加入一些粗鹽,及時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鹽分。
最好可以在家裡或者辦公室放一個小點的杯子,每次喝完了就起身去倒水,一來避免了久坐,二來也不會出現「猛喝水」的情況。
其次,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每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
飲食上也要合理安排,多吃新鮮的蔬菜,以及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如蛋奶、牛羊肉、魚蝦等。
3、心腦血管疾病
夏天「上蒸下煮」,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有潛在風險的人群就很容易「出事」,據統計,氣溫每飆高1℃,急診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這是由於氣溫與濕度相對較高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身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比平時至少增加3~5倍,心臟等臟器的供血就會相對減少。
而且,高溫天氣下出汗多,體內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因此血液也會變得粘稠,容易出現血栓,引發心梗。
-
如何預防?
首先,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避免做突然發力的動作,如猛回頭,急喝水,猛起床等,另外也要避免熱天裡的劇烈運動,如打球跑步等。
這類動作很容易讓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受刺激」後脫落,引發心梗、腦梗。
其次,要避免將空提溫度調得過低,減少出入室內外的次數,因為夏季空調間內與室外存在較大溫差,頻繁出入很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引起血液循環障礙。
最後,日常生活要保證飲食清淡,晨練最好在日出後進行,每天的喝水量建議在2~2.5升。
4、腸道疾病
腸道疾病一直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
據專家介紹,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後重,症狀嚴重的可出現高熱並伴有感染性休克症狀,有時甚至會出現腦水腫和呼吸衰竭。
腸道疾病易發除了與人們喜歡在夏季吃生冷食品,從而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外,還與蒼蠅的繁殖有關。
-
如何預防?
夏季切記注意日常的飲食衛生,不要飲用生水,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
烹飪時應該將生熟分開,餐具、食物等充分洗滌消毒。
另外,要少吃煎炸等油膩的食物,不要吃隔夜菜,西瓜等水果要儘量一次吃完,如果吃不完用保鮮膜封好後再放到冰箱內保存,前後間隔時間最好不超過24小時。
5、頸椎病
近年來,夏季已經成為了頸椎病的多發季節,究其原因多半都是空調「吹」出來的。
在空調房待久了,頸背部不經意間就著了涼,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容易引起肌肉組織痙攣。
頸部肌肉痙攣會改變頸椎的正常生理活動,從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
如何預防?
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下,建議最好避免空調風直吹,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穿條薄外套或披條薄毯也是不錯的選擇。
每隔一段時間,可以轉轉脖子、活動一下肩頸、站起來走走,保持頸部血液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