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智慧媽媽之間,只差這十大育兒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一位專家都曾經是新手。

育兒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以知識或專業為主的領域。

沒有人在孩子一生下來就是育兒專家,但是,任何人只要願意用心育兒,就都能掌握育兒的能力。

我跟大家分享養育孩子的10大原則:

① 婚姻關係比親子關係更重要

當我們在婚姻里經歷衝突,然後讓孩子們看到我們是如何去溝通、解決衝突、道歉、饒恕與和好,孩子們的情商很自然地就會提高,以後他們也會按照我們相處的方法來經營他們自己的婚姻。

因此,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好好地去愛我們的配偶。

② 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一方面,我們都喜歡要求和教導別人;另一方面,我們又都反感沖我們講道理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的以身作則與說教相比,孰多孰少?我們需要儘量平等地跟孩子交流,這樣才有可能跟他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③ 關係的質量比方法更重要。

最近,我最常回答的問題是關於二寶出生後大寶在行為和態度上的變化。

很多時候,來諮詢的父母都是請教管教大寶的方法和秘訣。

當我把建議的重點轉移到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上,他們往往很驚訝地發現,大寶的叛逆、牴觸和脾氣會隨著跟大寶的幾次單獨約會而消失。

每當孩子特別牴觸我的指令或者比較叛逆的時候,這也許就是孩子最需要積極關注的時候。

④ 陪伴孩子,需要「同在」的質,也需要「同在」的量。

美國育兒專家凱薩琳?華萊士曾說過:

「無論如何,你要用心聆聽你孩子想要跟你講的任何事。

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是你不用心聆聽他的小事,等他們長大以後,他們也不會跟你講他們的大事。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跟你講的所有事情一直都是大事。

⑤ 心態比理念更重要。

我建議把建立習慣變成一個家庭遊戲的目標,每當實現了目標可以獲得一個事先商定的獎賞。

同樣是在培養習慣,我們的心態是平和、積極還是充滿焦慮或負面情緒,兩種心態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⑥ 引導孩子的心比塑造行為更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在外面出了丑以後,我們往往更在意的是別人的反應,以及這種行為給我們帶來的羞恥感。

其實,我們在糾正之後更應該進一步跟孩子討論,他行動的出發點和心態。

⑦ 家長越能幹,孩子就越沒成長空間;家長越放手,孩子就越能幹。

家裡要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能力的鍛鍊需要實踐的機會。

一個負責任的孩子看到地板髒了會主動去拖,不需要別人提醒。

一個不太有責任心的孩子雖然知道怎麼拖地,但看到髒了的地板會期待別人去拖。

這兩種孩子的差異在於,前者的家長懂得如何訓練他們去做事,然後放手讓他們去摸索,學會自己動手做事情。

⑧ 再能幹的家長也不如一個會合作的智囊團隊。

育兒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一個單人項目。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接觸父母、親人、朋友、老師、學校、社區和社會。

這些人都是培養孩子的智囊團。

他們之間越和諧、越懂得合作,就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我們的小家庭全部都悶在都市的小房子裡,我們就需要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去跟閨蜜、哥們兒、鄰居或者相同興趣圈的朋友們交流。

⑨ 除了孩子以外,我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與世界,不需要用孩子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孩子永遠是家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

如果我們做父母是合格的,我們就會發現他們越來越不需要我們了。

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最大祝福,就是允許他們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想要真的給予他們這種自由,我們自己需要活出想要的生活,不需要用他們的人生來讓我們幸福。

無論你是全職媽媽還是兼職媽媽,都不要為了某個人或某件事而失去自己。

⑩ 智慧媽媽的最後一個養育原則是,大家都應該學點兒童心理學,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需要,這樣,才能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二胎媽媽育兒經驗: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相信很多網友都聽過一句老話:「老大傻老二精,家家都有壞老三。」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家有二寶的也逐漸多起來了。老三壞不壞大家肯定都不知道,但是有二寶的媽媽,明顯可以感覺出來老二確實比老大聰明,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