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長關乎孩子的青春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突然想寫這個話題,我不知道等自己的女兒青春期假若出現各種狀況時我會如何反應,但我想起碼會在當下做出各種順勢反應吧。

今天接到老公好友的電話,一名非常優秀的中學校長,有才學、有能力,在工作上是一頂一的好手,為人義氣大度,人緣好口才好文筆好運動好書法好,家有一兒一女,妻子也很能幹體貼,可以說順風順水。

但最近處於青春期的大女兒不願意去上學,父母感到 很棘手。

我們往往會把處於2歲左右想獨立的孩子稱為處於第一叛逆期的孩子,而進入青春期各種想要做自己的孩子又會被貼上「第二叛逆期」。

往往一說到叛逆期,大部分的反應就是這個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了。

我在一個論壇里看到一段這樣的評價,覺得很有意思,也非常靠譜。

「叛逆期」這個詞語是誰給出來的?

——家長。

那就是嘛。

你們有沒有看到馬戲團里有個人拿著鞭子,他叫獅子坐就坐,滾就滾,他是誰?

——馴獸師。

是,如果獅子想坐就坐,任憑馴獸師怎麼指揮都不動,你們說是誰的問題?

——馴獸師。

對啦。

——「叛逆期」永遠是從家長的角度說出來的。

所有關於青春期論述的東西都是家長和成人鼓搗出來的。

對誰來說是叛逆?

——家長。

是。

那這說明什麼?說明是家長自己需要成長了。

為什麼?

——為什麼?

因為當孩子長大的時候,ta會找回自己的決策權。

這時候父母就會有一種失落。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家長來幫ta做決定。

當ta長大了,ta自己就可以做決策了。

這時候父母的角色還沒有轉變過來。

所以父母才會有痛苦,於是標籤他們的孩子是「叛逆」的。

所以,沒有叛逆期,只有還沒有成長的父母。

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覺得孩子難以管教,其實就是沒有順應孩子的狀態因勢利導,當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按大人要求行事時產生孩子不聽話、難帶的認知。

但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的觀念,或許一直以來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正常而平等的人對待,下意識就會認為孩子尚小,需要聽從老爸老媽的話才能活得更好。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這樣做孩子還沒有太多的意識覺察並反抗,當TA慢慢成人,對自己有了很多洞察和期望時,TA會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

這時有一些方面會跟父母的觀念不符合,產生很多衝突和矛盾。

父母是好心,希望TA不要走彎路,但孩子並不會這麼想。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總希望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生命,哪怕犯錯也會要去體驗去經歷。

這時親子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各種矛盾也就展露無遺。

而孩子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刺激父母,父母越在意什麼就越做什麼,以示對抗。

按照我平時對於有青春期年齡段孩子的家庭觀察,往往會發現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一般說孩子很叛逆的父母,多數都是那種相對比較控制,總覺得自己為孩子好、自己才是對的、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做人的家長。

這類家長或許在事業上很成功,或許很有能力,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非常關注,但對於孩子內心的渴望一無所知。

平時與孩子的互動僅限於孩子想要什麼物品那我就去滿足、孩子學習上有什麼困難那我就幫助解決,只要孩子乖巧、聽話、學習好,一切都好的模式。

對於孩子來說,物質上的滿足和話語上的滿足雖然是需要的,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更渴望父母能夠懂自己的心,在情感層面的需求大過於物質需求。

而父母給予愛和情感滋養的方式往往不是孩子能夠感受得到的。

不在一個頻道上交流,永遠溝通不順暢,不是你聽不懂就是我聽不到。

青春期孩子的狀態可以看出這個家庭中親子關係如何,甚至可以看出夫妻關係如何。

如果在孩子成長中,親子關係一直建立地不夠穩定,孩子小的時候不懂不敢反抗,乖乖的,但到了青春期,各種問題就會慢慢暴露出來了、

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在孩子0-6歲父母不上心對待孩子的話,等到孩子青春期就會很麻煩,到時想管也很困難。

有一些父母會覺得很冤枉,總會說在孩子小時候,我們很愛孩子,各種關注、各種愛都給夠了。

但當問起,對於孩子父母是否會有期望,當孩子做得好才給愛,做得不符合自己想法時就會各種嚴厲的教育時,多數都會回答是的。

這種有條件的愛是在塑造一個父母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而不是愛這個孩子本身。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想做回自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時,各種親子衝突就會顯現出來了。

這時,父母就會驚呼——原來那個乖巧的孩子去哪兒了?

不是孩子變了,而是孩子開始慢慢去找自己,開始掙脫父母所造的「乖孩子模型」,關注到自己真正的內心需求了。

這是好事,也是一次痛苦的蛻變過程,無論對於孩子對於家長都是一次考驗。

青春期出現所謂的叛逆,其實就是給父母發出的一種信號——我長大了,你們也需要轉變一下對待我的方式和態度,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我。

無形中讓父母意識到,只有父母的成長才能引導孩子更好的渡過由孩子轉變為成人的這個過渡期。

愛、尊重、肯定、欣賞、看見、鼓勵、理解、陪伴、傾聽、引導這些養育方式在孩子的任何階段都適用,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所做的行為,看到行為背後真正內在的原因,看到那一顆渴望被父母理解、認可、關心、愛與支持的心。

假若你一直允許自己的孩子做TA想做的事情,對於孩子不合適的行為不是用生硬粗暴的教養方式去干預,而是換做一種溫和充滿智慧的方式去引導,我想不管孩子多大,你們的親子關係都會處於一種平穩、和睦的狀態,而孩子的行為表現在你眼裡也不會充滿各種挑戰。

當父母覺得孩子開始不好帶時,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孩子的問題之上,試著轉回頭,看看自己的養育方式是否需要改變了,這才是根源所在。

今天那位父親總結得很好,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我在平時也看到他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或許很快他能找到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愛的頻道,用一种放松、自在、溫和、支持、肯定、理解的方式去看待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斷地給予愛的滋養,讓孩子再次找回沒有二寶時那種全然的關注和溫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聰明家長這樣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

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對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可能會害了孩子。對於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了。一篇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