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好是壞 如何正確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輩子沒有發過燒的人大概不多,對待這一最常見的症狀,人們的態度卻不盡相同。

有的人把發燒看得挺嚴重,想盡辦法去退燒,或者總擔心隱藏了什麼其他疾病,而有的人不把發燒當回事,認為挺一挺都能扛過去。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發燒呢?

發燒是怎麼引起的

發燒在醫學上叫作發熱,它和身體免疫力有直接的關係。

當一些發熱的激活物,比如細菌、病毒等,進入體內時,為了抵禦「外敵」的入侵,大腦會命令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提高體溫調定點,使體溫升高,皮膚血管收縮,散熱降低,於是身體進入了應敵的「作戰」狀態,表現出來的就是發燒了。

能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各種感染,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另外,惡性腫瘤、血液病和結締組織疾病也會引起發熱。

怎麼判斷是否發燒了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差異,對體溫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樣,有的人基礎體溫低,在發低燒的狀態就很難受,而有的人體溫耐受力強一些,發高燒時也扛得住。

同一個人的體溫也會有所波動,會受季節、周圍環境、一天中的時間段和生理期等的影響而略有變化。

因此,判斷是否發燒了,不應用溫度來「一刀切」,應該與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超過0.5℃可以視為發燒了。

一般籠統的來劃分, 37.4~38℃為低熱,38.1~39℃為中等發熱,39.1~41℃為高熱,41℃以上就為超高熱了。

發燒是好是壞

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症狀,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應該一分為二的對待。

發燒對身體的益處是,當體溫升高時,很多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會「受不了」,它們的生長速度會降低,高溫能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去活性,讓病毒「不戰而亡」。

同時,發熱時人體的免疫功能會明顯增強,白細胞增多,作戰能力提高了,有利於消滅病原體,縮短病程。

而且,發燒是一個標誌,會使人意識到「生病了」,這樣就會主動休息,減少體能消耗,促進身體痊癒。

說到發熱的壞處,首先就是很難受,同時伴有頭暈、頭痛、渾身乏力、嗜睡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如體溫過高,超過了40℃(小兒超過39℃),則容易引起抽搐、休克,甚至嚴重的後遺症,特別是兒童高燒更要警惕,因此,發高燒時應及時就醫,採取措施退燒,以免發生危險。

發熱時,是扛著還是不扛

扛與不扛要區別對待。

人在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身體對抗疾病的防禦性反應,一味「打壓」體溫反而不利。

當確定發熱是由感冒引起的時候,一般情況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在能耐受的範圍內,最好不要服用退燒藥,這種發熱咱們可以扛得住。

而當全身症狀比較重,有頭痛、乏力、食慾不佳出現,這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還有一種發熱是不能扛的,在醫學上稱為「不明原因發熱」,即出現持續發熱超過3周、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及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的發熱,屬於「不明原因發熱」,需要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還有三類人群,發熱的時候不應該扛著。

第一類是老年人,多數老年人都有多種基礎性疾病,一旦發熱常常容易引起感染的加重,使原本衰弱的器官和功能惡化。

第二類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幼兒的抵抗力弱,自愈性差,且高燒時容易驚厥,損害神經系統。

第三類是體重大的人,尤其是月份大的孕婦,發燒時需要及時就醫。

發燒了該怎麼處理

物理降溫:當體溫不是很高時,可熱敷降溫,用熱的濕毛巾反覆擦拭病人的額頭、四肢,幫助降溫;如果體溫超過了39℃,應該用冷敷來降溫,將冷的(或包著冰塊的)濕毛巾蓋在病人額頭、手腕、小腿上,反覆更換,直到退熱為止;用70%的酒精與溫水一比一稀釋後,擦拭四肢和背部,幫助降溫。

臥床休息:發燒時要臥床休息,以利於恢復體力。

補充水分:發燒時出汗多,體內水分流失快,應該多喝白開水和果蔬汁,不要飲用咖啡。

不要捂著:發燒時經常會出現打寒顫、怕冷的現象,此時不宜蓋上大厚被或穿上很多的衣服捂著,這樣反倒使身體不易散熱,特別是嬰幼兒,局部環境的高溫容易升高患兒的體溫,打寒戰時要適度增加衣服,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使體溫下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發燒的十六個誤區,尤其是第一個誤區?

當寶寶的發燒的時候,每一位父母都感覺到非常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寶寶難免會感冒發燒,但是在寶寶發燒以後該如何護理呢?其實寶媽們也不必太過於緊張,寶寶發燒的16個誤區,第一個99%的媽媽都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