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發脾氣教育孩子,毀的不是他的童年,而是一輩子(家長必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就是發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發脾氣,不用多說,大家也應該認同這是一件有害無利的事。

對於教育孩子來說,更是這樣,沖孩子發脾氣不僅是對自己的懲罰,誇張些說也是對孩子的「精神虐待」,不僅不會讓我們的孩子變得優秀,反而容易教育出一個問題兒童。

給大家講這樣一個實例,繪本館的一個老朋友,是一位親子教育專家,更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對孩子從來都充滿耐心,幾乎沒人見過她發脾氣。

可當我問她為什麼脾氣這麼好的時候,她卻回答:「我不發脾氣不代表我脾氣好,我脾氣挺大的,但我懂得克制自己,為了不讓孩子重蹈我的覆轍。

她自小各方面都挺優秀的,但是有兩個致命缺點,一個是比較消極悲觀,另一個是做事情很容易走向極端,對自己和別人都很不友好,甚至有些暴力衝動。

所以她的成長中,朋友很少,也經歷過很多青春期的壓抑痛苦。

漸漸長大之後,她開始反省自己,發現這兩個缺點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在她的原生家庭中,父母都非常喜歡發脾氣,導致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愛,內心多疑敏感,對世界懷有很多不滿和不安。

自己也不知不覺「學會」了父母的溝通方式,對人、對事常常抱著「不友好」的態度。

於是,她暗下決心改變自己,堅決不讓自己未來的孩子承受自己經歷過的那些不美好,才有了現在這個平和的賢妻良母和幸福溫暖的家庭。

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為什麼不要發脾氣,以及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心,用更科學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教育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吼叫,是90%的人犯的危害最大的錯誤。

—《她要發火了》作者、演說家朱莉·安·巴恩希爾


  1. 為什麼不要發脾氣?

(1)一分脾氣七分傷害


上面提到,發脾氣可以說是一種「精神虐待」,而這勢必給孩子的性格鍍上一層灰色的陰影。

孩子年紀尚小,對世界的第一印象其實就是家庭給他的,家庭有愛,孩子才能感受到世界的溫暖。

相反,一個家庭充斥著怒吼、脾氣、抱怨……孩子會感受不到愛,從而缺乏安全感和對世界的信任。

一個孩子任性、不聽話、自卑、調皮,常常被認為是這個孩子天生的問題,其實哪有那麼多天生,每一個問題兒童背後,無疑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或問題父母。

發現孩子的一些問題,家長可不可以自問一下,自省一下:是否這個問題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呢?是否孩子的問題是自己導致的呢?不要只是一味地責備孩子,糾正孩子,不如先審視一下自身。


(2)小心孩子複製你的壞脾氣


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小孩子的行為模式常常是「模仿」大人,所以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小孩。

如上面舉的那個例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常常更好鬥、不友好,遇到事情容易衝動,甚至想要暴力解決,更嚴重地可能發生性格極端、病態的傾向。

不是所有人都如那位朋友一樣幸運,善於自省和改變。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當他們為人父母了,極有可能複製自己父母的壞脾氣,讓下一代再次成為這個家庭的受害者和壞脾氣的犧牲品。

在心理學上,我們講每一個人的性格缺陷往往都是由於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請不要讓你的孩子遭遇「壞脾氣」這種不幸。


(3)發脾氣是親子關係中最具破壞力的武器


再說回那位朋友,雖然現在她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幸福,對於父母也早已沒有芥蒂,但是她還是承認自己對父母無法向別的子女那樣親密,敞開心扉的交流。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可能也多多少少經歷過自己的父母發脾氣,這會讓我們害怕,不敢親近。

所以不難想像,當我們發脾氣時,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感受。

偶爾一次小的脾氣還好,假如經常沖孩子發脾氣,恐怕他再難跟你敞開心扉,而親子關係中少了溝通會有怎樣的後果,相信各位父母也不難知道。

我們周圍這樣的例子並不少:父母脾氣越大,孩子反而越調皮;父母越發脾氣,孩子越叛逆;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破罐子破摔。

父母的思想,尤其是老一輩的思想可能有一種慣性思維:說孩子沒用就吼;吼孩子沒用,就罵;罵孩子沒用,就打。

也就是所謂的「棍棒出孝子」。

現在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恐怕需要重新思考。

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耐心,也應該相信孩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不懂事」,很多道理他其實是能聽懂的。

孩子難免犯錯誤,跟他溝通,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錯誤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教會孩子自我糾錯。


2. 如何才能不發脾氣

(1)想發脾氣的時候,試著冷靜溝通


我們經常把壞的情緒比作垃圾,因為它是沒有用的,是污染「家庭環境」的。

而發脾氣就如同沒有克制地隨處丟垃圾,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孩子無論如何不該成為承受我們「垃圾情緒」的垃圾桶。

所以想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冷靜下來,試著好好溝通。

比如孩子不寫作業,出去玩,不要一看見立馬火冒三丈,大聲吼:你就知道玩!你為什麼不寫作業!孩子就算因為你的發脾氣乖乖回去寫作業了,也會對寫作業形成牴觸心理,進而學習消極。

你可以換個方式,去溝通,比如這麼說:媽媽看到你不好好寫作業,真的很難過;你要是能先寫完作業再玩,媽媽會很高興等等

對孩子的某些做法不滿,可以直接表達出來,同時告訴他自己的情緒,用這種方式把自己的意願和感情傳遞給他。

這麼做,孩子會更直接地知道你希望他怎麼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教育。

這也是很多教育專家會提到的「以情理教育」,這麼做,你的家庭中會充滿友善的溝通和溫暖的感情,而不是大發雷霆的暴力和哭鬧。

我們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受益。

當我們能更理智地克制情緒,消化垃圾情緒時,勢必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寧靜。

(2)學會轉移並消化自己的情緒


前面多次提到克制、壓抑自己的脾氣,很多家長可能也知道越是壓抑的東西越是可能爆發,所以我們不要一味地克制脾氣,而是要學會面對它,跟不良情緒相處,思考它,消除它。

當想要發脾氣的時候,不如這樣想:自己有垃圾情緒,是情商修煉得不夠,不是因為孩子。

有了這個想法,就可以去找辦法消化情緒,而不是衝著孩子發脾氣。

很多編輯、作家一般處理情緒的方法是打字,把自己心裡的不痛快用文字表達出來,在寫的過程中心也就漸漸平息了。

而你,也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消化情緒的辦法,比如找個好閨蜜抱怨一下,跟自己的愛人撒撒嬌,閱讀一本好書或做做家務。

處理掉我們的不良情緒,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活中的美好上,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3)表達真實情緒,學會疏導


一個人有壞情緒憋在心裡,靠自己完全消化是很難的。

所以在有壞情緒的時候,要找個人表達出來。

無論是被老闆罵了,被同事誤解了還是被熊孩子「欺負」了,切記不要將壞情緒胡亂髮泄在家人身上,而是要傾訴。

講到傾訴,我們知道既然有傾訴就有傾聽,在家人和朋友相處時,如果一方表達了自己的委屈、不滿、憤怒,一定要傾聽他,給他適當的安慰或一個溫暖的擁抱。

這樣對你們的關係,對你們的家庭都會有一個良性作用,而且對方也會因為你給的溫暖重獲力量,原諒不美好,忘記脾氣,變得柔和平靜。

當然,對孩子更是要如此。

孩子犯了錯誤、有了委屈,不要著急指責,而是要鼓勵他說出來,去傾聽他,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關心的,這樣才能信任你,願意聽你的教誨。

3. 修煉自己的內心,科學溝通

(1)讓孩子的脾氣消失於無形中


讓孩子的脾氣消失於無形中的意思,就是當孩子有了脾氣時,你不要去「接茬」,而是選擇忽視,讓它自行消失。

有一次一個朋友的孩子著急要吃飯,可是爺爺奶奶都還在忙,沒有坐下。

朋友說了幾句,他非但沒聽,還伸手去抓菜。

朋友覺得他非常沒有教養,瞪他一眼,他也反瞪回來。

當時朋友非常生氣,很想吼他,但朋友忍住了,裝作沒事一樣去廚房忙活自己的。

誰知吃飯的時候,他反而比往常任何時候都要乖,還有點討好你的意思,主動跟你說話示好,飯後幫大人一起收拾碗筷。

看到他這樣的表現,我們就知道不發脾氣是對的。

假如當時吼他了,他勢必要哭鬧一番,這樣不管他,他反而意識到自己錯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淘氣、「不聽話」也是一種撒嬌,想引起更多注意,你不理他了,他也就知道自己那麼做是錯的,完全沒必要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人的脾氣是具有互動性的,你投射出的是好脾氣,也會反饋回來好的,你投射出的是壞脾氣,也會反彈回壞的。

所以,我們要讓彼此的好脾氣相遇,而不是壞脾氣「打架」。

(2)言傳身教,讓孩子也成為不亂發脾氣的人


永遠記住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你發脾氣的時候孩子也會學著這樣解決問題,而當你言傳身教「不發脾氣」,孩子也會學著更理智地去處理事情。

有一個家長琪琪媽給我們留言反饋:幾年前,琪琪媽的兒子才5歲,有一次在琪琪媽表姐家裡玩,因為她家女兒淘氣,表姐大發雷霆,琪琪媽正要勸阻,誰知琪琪先開口說:你不要生氣,她會難過的,你要好好跟她講道理。

琪琪媽當時有些驚訝,他小小年紀竟然能說出這種話。

後來琪琪媽一想可能跟她平時不太發脾氣,也愛對他說「咱們不生氣,咱們一起解決問題」有關。

原來跟孩子是可以像跟大人一樣溝通的,他們不僅能聽懂,還會學習到其中的溝通方法。

永遠不要小看我們的孩子。

(3)看清楚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不要盲目發脾氣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里的一個場景,天天保護的雞蛋被田亮故意打碎,而當張亮問兒子雞蛋碎了沒,他撒謊說沒有。

這個時候,面對孩子的撒謊,父母可能很失望,想發脾氣,想狠狠教訓孩子一番。

但後來天天的解釋讓很多家長都內疚了,他委屈地說,害怕爸爸怪打碎雞蛋的田亮叔叔,才撒謊。

舉這個例子,是想讓父母們看到,有時候孩子不聽話的表現是有原因的,我們要發現他叛逆、任性的根本原因。

想想看,如果當時張亮大發雷霆,而不是詳細問原因,讓他表達出真實想法,很可能就誤解了孩子,那麼孩子會覺得自己明明沒錯還要被責備,從而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形成交流屏障,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是非觀的形成和建立,家長也會錯過孩子最美好的部分。

結語

孩子不是木頭,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靈魂的個體。

沖孩子發脾氣,他吸收的就是壞脾氣;跟孩子好好溝通,他吸收的就是溝通的道理。

孩子的童年很重要,他會成長為怎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脾氣、品德,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童年就形成的,而直接影響孩子這些的就是父母。

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教會孩子自我糾錯。

用愛和理智來引導他,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和家庭的愛,讓他對這個世界懷有熱情和友善,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關注新東方繪本館微信公眾帳號:xdf-hbg,有海量學習資源可以免費領取哦!

本周最新免費福利,快來領取!

在「新東方繪本館」微信公眾號(xdf-hbg)中

回復「小小愛因斯坦」領取《小小愛因斯坦》全部電子資料和音頻!

回復「金寶貝」領取《金寶貝》全套電子子繪本+音頻!

回復「我爸爸」領取《我爸爸》全部電子子繪本+音頻!

回復「圖書館獅子」立即獲得《圖書館獅子》全套音頻和電子繪本!

回復「大耳朵圖圖」領取《大耳朵圖圖》全套動畫和電子繪本!

回復「小熊維尼」領取《小熊維尼經典睡前故事》原版電子英文繪本+音頻!

回復「加菲貓」領取《加菲貓》原版電子英文繪本+音頻!

(歡迎把新東方繪本館公眾號推薦給朋友,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