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到這點,你才能培養出一個安全感十足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有一次去外省旅遊,在一個商場裡看到當地的某電視台舉行了一個小演員的現場選秀比賽,

來參加比賽的孩子個個都盛裝出席,認真賣力的在舞台上展示著自己的才藝:唱歌的,跳舞的,詩歌朗誦的......各懷絕藝,不失為一場精彩絕倫的大型文藝表演,所以也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很多人在現場駐足關注。

可能是比賽的選手比較多,時間又有限,所以主持人現場和小選手還有觀眾互動的時間幾乎都沒有,基本上都是一個上去表演完了就下去,主持人就宣布下一個選手上場。

後來可能是主辦方也意識到了這樣走過場的形式太過乏味,為了活躍氣氛,比賽中途的時候,主持人和一個剛表演完的小朋友來了一個現場小互動,讓這個小演員現場教大家做幾個街舞動作,主持人就在現場徵集幾個台下的小朋友觀眾上台互動。

台下的很多家長都爭相舉手,似乎都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去玩一玩,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小女孩的家長也把她女兒抱起來,拉著她的小手一起舉起來,希望讓自己的女兒選中去舞台上露露面。

可能是這個小女孩長得很可愛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看到了這個媽媽無比期待的眼神,主持人一眼也掃到了她們,就邀請了小女孩上台,

這位媽媽立馬將小女孩放下來,開心的讓女兒趕緊向舞台走去,可是這個小女孩似乎有點害怕,拉著媽媽的手遲遲不肯走去。

這個媽媽蹲下來,溫柔的對著小女孩說:「寶貝,沒關係,就是上去玩一玩,不用害怕,去吧,媽媽在這裡看著你....」

儘管這位媽媽很溫和,很耐心的一直在鼓勵女孩,但是小女孩還是一直鑽在她的懷裡不敢上去。

最後,這位媽媽只好向主持人擺擺手,示意孩子不肯上去,帶著小女孩繼續坐在台下觀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

▼/02

這個小女孩的表現讓我不由的想起我時常發現的一個現象:

就是有些孩子,在面對一些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時,無論他們的爸爸媽媽怎麼溫和的鼓勵他們不要害怕,沒關係,他們還是不敢上前,而有的孩子,只要父母的一兩次鼓勵,就可以鼓起勇氣去嘗試。

說到底,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這些孩子對周圍環境的事物總是缺乏確定感和可控感,所以才會在應對陌生事物時產生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就會讓孩子的內心感到不安全。

在我們的常識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都是因為缺少愛,其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的時候也不全因為是缺愛,更多的是對父母的愛不確定,不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否永恆,是否長久的。

很多父母,就像那位鼓勵小女孩上舞台的媽媽一樣,都是很愛孩子的,對孩子呵護有加,並且也常常鼓勵和讚揚孩子,可是孩子還是會感覺缺乏安全感,其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的這份愛不夠確定。

那為什麼不夠確定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孩子對父母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安全依戀關係。

換句話說,就是在孩子真正走向獨立之前並沒有和父母建立起足夠安全的依戀關係。

▼/03

心理學家將依戀關係分為安全依戀和不安全依戀,如果親子之間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係,那麼孩子是具備安全感的。

具體來說,安全的依戀關係的標準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在心理和情感上是保持同步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步調是協調的。

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需求做出了錯誤的理解,或者沒有及時敏銳的做出反饋,導致孩子對周圍環境的預期沒有得到實現,那麼就很難和父母形成安全依戀關係。

比如:

當你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的時候,孩子總是玩一會就跑回來抱抱你,過一會兒就過來和你膩歪,或者在家工作的時候,孩子時不時的跑過來找你要抱抱要親親;

而你卻認為孩子是缺乏獨立相處的能力,總是依賴他人,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你拒絕了孩子想和你膩歪的需求,對孩子說要勇敢,並鼓勵孩子獨自一人玩耍。

可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情感上的一次受挫,是對自己內心需求的一次否決,會徒增內心的不確定感。

孩子之所以時不時的跑過來找媽媽,找爸爸抱一抱,或者一起待會兒,其實是在尋找父母的堅定的支持和鼓勵;

孩子想得到的無非就是那份無論自己走的有多遠,離開的有多久,都能確定父母永遠是支持他的篤定感;

還有就是那份當自己累了,受傷了,害怕了,隨時都可以回到父母身邊得到慰藉的安定感。

只有孩子確定了這點之後,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才能更好的走向獨立。

▼/04

那個無論媽媽怎麼鼓勵都不肯走向舞台的小女孩或許就是因為無法確定自己走上去之後,還能不能得到媽媽的堅定安穩的支持,她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或者跳的不好媽媽會對她失望。

因為曾經在她向媽媽尋求情感支持的時候,媽媽並沒有支持她,而是告訴她不該這樣做,並溫柔的鼓勵她說要怎樣做才是好的,才是正確的行為。

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的內心就會有一種漂泊感,居無定所,就像一艘遠航的輪船,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找不到停靠的基地。

這就是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孩子長大後往往會呈現兩種行為趨勢:

一種是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慰藉和認可,格外追求完美,討厭的事物不懂拒絕,喜歡的事物,不會主動追求,內心敏感多疑,情緒完全是隨著別人的反饋而變化,失去反饋就容易悲觀消極;

另一種則是通過傷害自己或他人來獲得力量感和滿足感,於是會毫無理由地哭鬧,會蠻橫不講理,會冷漠輕視家庭關係。

而以上兩種人生,無論是哪一種,都會過的不幸福。

————

————————

十分爸媽:微看寶寶旗下品牌,一個3-6歲幼兒家長最信賴的育兒資訊平台,每天與你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育兒小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全感是什麼?寶寶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焦慮,害怕,痛苦,抑鬱,過度敏感,處於一種不安的狀態中,然而這樣的心理狀態會使得它無法對這個社會建立信任感,從而過度缺乏安全感,心理需要一個可以依賴的港口,這就是所謂的安全感。在寶寶的...

這些表現告訴你,孩子沒有安全感

「我們家孩子比較怕生」,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講的一句話。可如果孩子長大了還像小時候一樣怯懦,家長們就著急了!其實「怕生」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家長們可不能以孩子小、怕生正常為藉口忽...

孩子膽小,誰之過?

我曾經認為我兒子點點很「膽小」。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我越認為他膽小,他越膽小。點點小的時候,我們都把他保護的很好,在鄉下從來不讓他獨自到鄰居家玩,都是我們送過去,而且一直陪他。跟農村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