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讓人說你的孩子沒教養,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你要教給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記得前些時候姑姑帶著她的8歲的孫子和10歲的孫女來家裡做客,中午就留在家裡吃個家常便飯。

而其間的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那一天,爸爸做了一個肉丸子湯,比較適合小朋友。

而席間,姑姑的孫子和孫女就拚命拿勺子撈湯里的丸子,好象是在比賽誰撈得更多一點。

在這個孫子孫女勺子大戰的時候,姑姑也只是象徵性的說一聲:「夠了,不要再撈了,吃不完的。

而孫女則聲音更大:「我就吃得完,他碗裡的比我多,我不我不。

」說著,竟是哭起來了。

一桌子的人不知所措了,吃飯的興致和心情也蕩然無存。

媽媽只得說:「冰箱裡還有一些,我去給你再煮一點,不要哭了,長這麼大,多難看啊。

」而媽媽這麼說,姑姑竟然也是沒有異議的。

可見平時在家裡,他們就是這樣慣著孩子的。

在這個過程中,五歲的女兒一直靜靜吃飯,沒有加入爭搶的行列。

過後,她說:「丸子我天天吃,我又不喜歡吃,有什麼好搶的。

我在想,要麼就是平日裡沒有滿足到孩子,很多她們想要吃的東西沒有讓她們吃。

要麼就是平日裡太慣著孩子,大人什麼都捨不得吃,都讓給孩子。

吃飯是至小不過的一件事,可正是這麼一件小事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來。

如果你不想讓人說你的孩子沒有教養,這些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要忘記教給你的孩子。

1/吃飯的時候不要敲碗。

在我的家裡,從我們小的時候,母親是不允許我們邊吃碗邊敲碗的。

小時候覺得好玩,總想敲著玩,母親一看到就嚴令禁止。

長大了才知道吃飯不敲碗也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2/夾菜的時候不要挑挑揀揀。

以前小的時候,由於比較挑食,吃飯的時候就總是挑挑揀揀,每次被母親看到,總要被說一頓。

說日後若是出門在外,這是要失禮人的。

所以長大後,每逢朋友聚會聚餐,總要提醒自己,切莫把在家裡的隨意帶到餐桌上來。

3/只夾眼前夾得到的菜。

有些孩子因為喜歡吃的菜離得比較遠,所以會直接站到椅子上去夾菜。

作為一個孩子來說,也許這樣的行為是被理解的,然而我們還是要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看的。

每次在外面吃飯,女兒夾不到的菜,她總會小聲示意我給她夾。

4/不想吃的菜就不要夾。

比如有的孩子只吃痩肉不吃肥肉,那麼他會夾過來,咬一口,剩下的再丟在餐桌上。

這樣的行為,也許作為孩子,別人覺得並沒什麼。

然而當這樣的行為形成習慣,那就很難改過來了。

所以每次當女兒有不想吃的菜夾到我碗裡時,都會告訴她,不想吃的菜就不要夾,不是隨時隨地都有一個人願意吃你不想吃的菜。

5/覺得好吃的不要都夾到自己碗裡。

曾經看到一個孩子,吃飯的時候碰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全部夾到自己碗裡,其他的孩子只有在一旁看了。

在家裡女兒最小,很多時候別人都會把她喜歡吃的留給她。

有一次,碰到她喜歡吃的她就一直吃,並沒有留給其他人的意思。

就這個,我告訴她,不管什麼時候,再好吃的東西也要記住跟別人分享。

所以回老家的時候,當看到她最喜歡的草莓時,她也只敢吃兩個,剩下的還要留給爺爺。

我在想,這都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不管在家裡家外我們都應該要有這樣的習慣。

別讓吃飯這件小事毀了你,讓人覺得你是缺了教養。


PS:家有兩寶,育兒這條路走了很多年,也在不斷學習,分享經驗。

若你覺得文章寫得好,請關注轉發收藏或留言與我互動,若覺得文章寫得不好,也歡迎留言批評指正,但請不要叫我小編。

本頭條號所有文章均為凌兒媽媽原創,歡迎轉發,謝絕轉載,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餐桌上,看得到孩子未來的樣子

《舌尖上的中國》里有一段話: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裡,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餐桌不僅僅是呈現食物的地方,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