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孩子被「逗」死了,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家長都應該警惕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版權申明: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嬌嬌媽(ID:jiaojiaoma8)

閱讀第一已授權轉載,

選材:西瓜,編輯:桃子

如有想要了解的話題,也可以給我們留言

春節快到了,家庭聚會、朋友聚餐的時候,很多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親友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去逗弄小孩,給聚會增加趣味氣氛。

然而,在逗小孩子方面,很多大人因缺少教育常識和安全意識,根本就沒有分寸感,常常因此而釀成慘劇。

所以,作為孩子監護人的我們,在面對這些沒有分寸感的大人時,一定要及時制止,特別是遇到以下這十種逗弄小孩子的方式,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01

逗孩子吸菸

別以為逗孩子吸菸,孩子真的不會吸。

湖南新化一4歲留守兒童就因蹺二郎腿吸菸嚼檳榔而上了社會新聞熱搜榜。

大人逗小孩吸菸,容易讓分辨能力低的孩子認為煙是好東西,從而嘗試並依賴。

而香菸,容易影響孩子的唾液腺的發育,降低唾液的生成和有效性,導致孩子蛀牙;更嚴重的,則會給孩子的肺部造成傷害,甚至患上肺癌。

02

逗孩子喝酒

近幾年,因逗孩子喝酒而發生的慘劇不在少數。

酒精,對小孩子來說,6~10g就可能讓孩子喪命。

過年期間,如果有大人拿著筷子在酒杯沾酒,讓孩子舔一舔,家長一定要制止。

酒精除了對小孩的肝臟、骨骼、內分泌有害,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更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03

逗孩子「你不是你爸媽親生的」

2014年,在淮安漣水,一名17歲少年黃冰(化名)因常年聽鄰居與他開這樣的玩笑話,竟在家開煤氣自殺,多虧民警救下。

有些玩笑大人總不以為意,然而對單純的孩子來說,卻常常信以為真,特別是留守兒童或缺失父母關愛的孩子。

所以,在此請求平時愛對孩子開這種玩笑的人,口下積德!

04

逗孩子大笑不止,導致窒息

曾有新聞報導,孩子的奶奶逗孩子開心大笑,看孩子開心,奶奶更起勁了。

撓著孩子的咯吱窩,孩子笑成一團。

一分鐘後,孩子突然臉變黑,背過了氣。

所幸送醫及時,才沒釀成慘劇。

年幼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笑個不停很容易引起缺氧,瞬間的窒息,嚴重的話會引起暫時性的腦缺血,甚至口吃,損傷腦功能等!

所以,逗弄孩子要適度。

家長更要隨時跟在一旁,及時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05

揉捏小孩子的臉

小孩子的嬰兒肥,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揉捏。

然而,這種舉動卻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傷害。

因為寶寶的臉頰皮膚下面有一種特殊的脂肪組織——頰脂墊,它在寶寶吮吸、咀嚼時起到協調上齶、雙頰、嘴唇和舌頭的作用。

經常被捏,會讓孩子的頰脂墊受傷,從而分泌過多口水。

而過多的口水,則會導致皮膚過敏,產生濕疹或發炎等症狀。

所以,家長要及時制止這種情況發生。

06

對嘴親小孩

去年7月,美國愛荷華州一個出生僅7天的寶寶,因為親友的一個吻,感染了單純皰疹病毒,繼而引發了病毒性腦膜炎。

11天後,僅僅才 18天大的她因為多器官衰竭,離開了這個世界。

除了單純性皰疹病毒,大人的口中還有幾百種病原體。

對大人來說,這些病原體可能並沒有致命的危害,然而對於免疫力還不足的孩子來說卻是十分危險的。

大人喜愛孩子親吻孩子的行為很好理解,但是,請以下6類人別輕易親孩子。

畢竟,傷害一旦造成,就是不可逆的。

臉部長泡和感染病毒的人;

傳單患者,即出現發熱,咽、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的人;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拉肚子的人;

畫著濃妝的人。

07

把孩子拋向空中接住或搖晃

2012年,寧波市一市民劉先生逗兩個月大的女兒玩,他把女兒拋向空中,然後用手接回,孩子發出「咯咯咯」地笑聲。

劉先生看女兒那麼開心,就再次以這種方式逗孩子,結果在第三次把孩子拋出去的時候,用力過猛,孩子掉下來的時候他沒能接住,孩子直接掉到地上,當場死亡。

劉先生也因此被法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從嬰兒發育的角度看,大腦發展較早,頭部相對比較重,頸部肌肉鬆軟無力,拋扔嬰兒時頭部易受到較強烈的震動,會使嬰兒腦部受到傷害,對兒童智力發育十分不利。

另外,過分大幅度地搖晃嬰兒,也易導致其他嚴重後果。

如患上嬰兒搖晃綜合徵等。

搖晃過程更會對大腦內的血管進行牽拉,可能造成顱內出血,留下偏癱、癲癇、失明等後遺症,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搖晃寶寶!更不要拋扔寶寶。

無論如何,過年都是一件開心喜慶的事情,誰也不希望因為這些舉動而對孩子造成傷害或者釀成一個家庭的慘劇。

如果你的身邊也有這樣喜歡逗孩子玩的人,趕緊提醒他們吧,不要因一時的疏忽釀成大錯!

嬌嬌媽(ID:jiaojiaoma8),作者簡介:嗨,我是嬌嬌媽,專注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台。

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

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閱讀第一往期相關文章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與「閱讀天下」相關的往期精彩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