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意見不統一,我該聽誰的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女兒幼兒園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請家長觀摩老師講課,事先還發了問卷調查。

課程結束後,老師讓我幫忙收集調查表,我順便瞄了幾眼。

其中一個問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煩惱是什麼,大多數家長的選擇都是:父母意見不統一。

王同學的媽媽苦惱地說:「我家那位總是和我唱反調。

我說讓孩子在家學英語就行,他偏說要送英語學習班。

英語班老師天天讓背單詞,孩子還這麼小,根本沒必要……」

林同學的媽媽也說:「我家孩子說要學鋼琴,我說學,她爸說不行,孩子還小。

鬧了很久,孩子是去學了,可3歲半的孩子堅持不下來,我也不忍心,學了一年,不學了。

她爸可沒少埋怨我。

提起這個問題,家長們都深有感觸,父母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太多了,該不該讓孩子早點睡,該不該多讀書,甚至讓不讓孩子多看漫畫都能成為父母兩人爭辯的焦點。

從理論上講,這很說得通,父母從不同的家庭環境中走出來,經歷過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觀點,當然希望用自己的觀點和方式來教育孩子。

這就造成了父母雙方的矛盾。

一個說東,另一個不贊成,偏要向西,很容易引起爭執。

回想一下自己教育女兒的經歷,也確是如此。

夫妻兩人吵架,十次得有九次是因為孩子,九次裡面至少得有八次是因為觀點、方法不同。

就比說讓孩子背英語單詞的方法吧,一個說多寫幾篇就記住了,一個說按自然拼讀法很容易。

得,一會兒就爭起來了。

此時孩子絕對是無所適從。

聽誰的呀?小傢伙也沒有經驗,準是一頭霧水。

最後弄得不歡而散。

這種矛盾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方式上,還有該不該讓孩子做家務,該不該讓孩子出去玩,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該不該還手,等等。

都是小事情,兩個人都想按自己的想法來辦,經常意見不統一,弄得苦不堪言。

最關鍵的還是孩子,看著父母在那裡爭執,小小的人怎麼能知道該聽誰的?

據說,老子、孔子、孟子等很有成就的人,童年都是在單親家庭里長大。

因為教育方式能夠一以貫之,堅持久了,成效便顯示出來了。

雖然他們沒有享受到完整家庭的幸福,但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現在紅遍大江南北的周董也是單親家庭中長大。

他的母親發現了他的音樂天才,並著力培養,他雖然犧牲了很多童年的玩樂時間,可學好了音樂,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試想,若換作普通家庭,母親發現了孩子的音樂才華,父親偏偏說學音樂沒有什麼用。

母親若堅持就得與父親爭,在理論上爭,在時間上爭,爭得精疲力盡,哪裡還有心思去支持孩子學習什麼音樂呢?說不定一個音樂天才就此扼殺。

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難道要犧牲家庭幸福,弄得妻離子散嗎?當然不是。

新婚夫妻要磨合,新手父母也得慢慢成長,商量著來,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多優秀人才也都成長在健全家庭里,能走上成功之路,定然與父母的教育有關。

他們的很多方法,也成為一些家長借鑑,或摸索出來的路子。

事先溝通,達成一致意見

張同學的媽媽說:「我們現在想出辦法了,遇到問題背著孩子先談一談,爭取達成一致意見。

比如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生活習慣培養,或者性格培養等等。

平時有時間可以就某方面問題設想一下,找到一條雙方都贊同的可行的路。

這個過程不一定那麼輕鬆。

事實上,教育孩子過程中,最常遇到的都是始料不及的問題。

此時無處找答案,雙方意見很難達成統一是最常見的情況。

先放一放,都認真想一想

趙同學的媽媽說:「經常遇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

開始總吵,孩子在旁邊聽著都害怕。

再遇到這事兒,我們就乾脆先不討論了,等第二天再說。

把對方的意見都在腦袋裡過一過,或許也會接受對方的想法。

這一招不錯,冷靜處理,減少矛盾也能找出正確的方法。

事先分工,來個內部競爭

很多家長都很羨慕孫同學,因為他家裡分工特別明確,學習的事歸爸爸負責,媽媽負責生活上的事。

遇到老師徵求意見,別的家長只寥寥寫幾句,孫同學的爸爸總是寫上很多,正面寫不下,背面也要寫很多。

孫同學在爸爸的指導下,沒上什麼學習班,成績也很好,球拍得也不錯,還早早就會騎自行車了,讀起詩也很慷慨激昂。

像孫同學這樣,父母分工的例子還有。

劉同學的爸爸擅長數學,便由爸爸輔導數學;媽媽語文和英語好,就輔導劉同學的語文和英語。

還商定要比試一番。

畢竟幼兒園要掌握的東西很少,兩人都很輕鬆。

這樣有分工有合作,誰都有用武之地,爭執也會少一些,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是涉及性別這方面的教育,那還是多多交給同性更好,人家好賴也是有不少年的實際經驗了哈。

多方學習,找到恰當方法

老師給家長們提了一條建議,就是多看看育兒知識。

專家的話雖然不一定都是真理,倒也不妨借鑑一下,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和實際問題,再地合自己的想法、經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總能找到適合自家的育兒方法。

再有就是堅持原則,兩個人都是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的原則。

所用的方法是否真的適合自家孩子,還得聽一聽孩子的感受、想法,看看孩子是否願意接受,再想一想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一切為了孩子的大前提下,沒有什麼矛盾是不能解決的。

兩個人並肩前行,一起拉著孩子朝一個方向邁步,那步調肯定一致又快速。

————————

親子派,專注0-8歲孩子成長!有其他問題,請關注親子派微信公眾號:qinzipaidu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心理學家:養男孩,媽媽請退位!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教育永遠是最值得關心的問題。在孩子的教育中,雖然說學習是家長需要操心的重點,但是學習並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全部,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之外的能力、責任和思想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