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愛孩子 從接納自己開始(從11歲女孩虐嬰說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愛孩子從接納自己開始」,我們來談一談,什麼叫做愛,什麼叫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

 

假如大家不學心理學,你隨便問一個人,你愛你的孩子嗎?你再問他,你父母愛你嗎?這時候有一部分人會說不怎麼愛,但大部分還是回答愛。

但你再問一個問題:你能給我講講細節嗎?你父母愛你的最生動的時刻、讓你最感動的時刻是怎樣的?很多人會啞口無言。

或者你能再說5個細節嗎?要講出5個細節就非常難了。

 

從女孩虐嬰事件談起 

我們先從一個最近非常熱門的事件——重慶小女孩虐待嬰兒的事件開始來談我當時在網上看到視頻,我的第一感覺是非常震驚,而且恐懼。

一個11歲的小女孩,11歲的孩子怎麼會這麼可怕呢,動作神情為什麼會像惡魔附體一樣?我一開始發微博的時候,我也不敢特別肯定地說,我只能說,最大的可能性是她生活在一個超級變態的家庭。

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這個女孩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品行障礙(反社會人格的前身)。

為什麼還不叫反社會人格呢?因為我們只有到了18歲,才形成自我統一性,你才形成完整的人格,18歲以前,我們不輕易下人格障礙的診斷。

 

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前身就是品行障礙,它的特點就是有很多反社會行為,我傷害別人,並從中感覺到很快樂。

 

很多人看這個視頻的時候,會覺得很驚訝,一個11歲女孩,作惡時怎麼這麼恐怖,而且當她遇到孩子的奶奶問她的時候她非常自如地撒謊。

在這之後又下到一樓,把小男孩從最初落地的點挪開,挪到其他的地方,為了掩蓋她的罪行。

這種做法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是極其老道了。

 

她在行惡的時候,她的心裡完全沒有任何約束沒有任何限制,做得行雲流水。

你要是見到這樣的人,可能會覺得她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當然這個小女孩還只有11歲,她的魅力還沒出來,但是到了18歲以後就會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這魅力就來自於我們一般人活得很壓抑,我們渴望自由,渴望沒有限制,渴望為所欲為,但是我們不敢。

因為我們這麼做,我們就是一個壞人,而那些沒有任何限制的人,就會吸引我們。

對他們的羨慕就由此而來。

 

這是我最初留點懸念,說她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是腦部受損導致的,也許她的家庭是好的,這是理論上微弱的可能性,但是絕大多數可能性就是他的家庭很變態。

很多人覺得我說得太絕對了,但我覺得自己還不夠絕對,可以很肯定地說這個女孩的家庭一定非常變態。

但這是我內心想說的。

 

結果到了第二天她爸爸出來說話了,我就發現這個父親的變態程度和他女兒的程度差不多的。

 

這個爸爸在對記者說的一段話,說得很簡短,他說他問他的女兒為什麼這麼做。

他說他女兒說,「小男孩對我做鬼臉,他對我不友好」。

大家覺得他可能是在脫罪,但我覺得這很可能是真的,她的女兒可能就是這麼想的。

她爸爸做了解釋:「這是我女兒表達情感的方式」,這樣一聽就知道,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他還說:「我們也經常打她,罵她。

這多少給她造成了影響。

」他還用了一個詞「多少」,意思是他們對孩子還可能是造成了一點影響。

 

在今天爆出的視頻,男孩的爸爸在和他談賠償的事情,他說「我們也沒錢,我們就一起努力好不好?你懂不懂?」你看到冷漠、沒有愧疚、內心沒有痛苦的感覺。

所以他和他的女兒是一樣的。

他們互為鏡子,女兒是他的一面鏡子,她是女兒的一面鏡子,他們真的是一對父女。

 

你和你的孩子互為鏡子,你和你的父母也是互為鏡子。

假如我們說,這個說法是對的,希望你從這三個小時裡想一想,你從父母的鏡子裡照見了什麼,你從你孩子的鏡子又里照見了什麼。

我今天希望大家能夠想一想,你的痛苦,你的內心的點是怎麼回事,你怎麼更好地認識你自己。

 

重度抑鬱症的背後: 

早期缺乏與母親的情感連結 

我還想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得過兩年的中重度抑鬱症。

在北大讀三年研必須拿到至少33個學分才能畢業。

我讀了兩年我才拿到1個學分,最後我只好延期畢業。

我就一直在思考,我的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如果照一般人的理解,這事兒特別簡單,就是失戀造成的抑鬱症。

 

這是我對自己抑鬱症認識的第一層:失戀。

我當時在追一個女孩,但因為莫名其妙的事情,我們沒成。

記得當天晚上回來,感覺特別受傷。

我們宿舍一個哥們留了一瓶白酒,通常我們是一口一口地喝,那天晚上剩下六兩,我就一口氣幹了。

睡了一覺再醒過來,就開始了連續兩年的抑鬱症。

在大家的認識里,失戀讓我抑鬱,就是這樣的。

 

當時我在北大心理系,我的導師是非常有名的老師。

大家是否覺得這很簡單,治療就是了。

但是我做過一個小時的治療,沒有把我說動,後來我就沒有再治療。

 

大家知道通常抑鬱症是怎麼治的?大家都知道抑鬱症就是我會悲傷,而悲傷是不好的,那就快樂一點,比如喝百憂解,百憂都可以解,多交朋友,這些都會有效,會讓你感覺好一些。

 

但是我當時做的事情就是,抑鬱,那就抑鬱到底吧,你都掉到井下了,你就到井底去看看怎麼樣,我在井底呆了兩年,完全都是漆黑的,但是你觀察了很久,你會發現有光了,就在你眼前就有一條路,可以到達你的目的地。

我知道那以後我再不會有抑鬱症了,在體驗上得到了很大的治療。

但是我的大腦還是沒有思考明白,為什麼我會得抑鬱症。

 

當時我思考的第一層是什麼呢? 

我小時候經常聽我媽媽訴苦,從小就聽,從小就表現得極其善解人意。

從小我身邊就圍繞著兩三個病人,他們不能和任何人交朋友,就和我交朋友。

我的媽媽也是一直向我訴苦,從我小學到高中、大學、工作以後回家,都在訴苦。

她訴什麼苦呢?還好沒有說我爸爸,她一直說爺爺奶奶如何惡毒地對待我們的家庭,叔叔伯伯如何惡毒地對待我們的家庭。

當一個成人訴苦的時候,孩子不能解決成年人的問題,而孩子是自戀的,當大人不斷地向孩子訴苦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強大的無能為力感。

我最愛的媽媽,但是我什麼都做不了。

心理學叫「習得性無助」,你媽媽不斷地和你講最後你和媽媽一起陷入這種無助的狀態,這以後成為你人生的一種風格,無能為力。

 

儘可能不要對你幼小的孩子訴苦,如果你需要傾訴你可以找誰?你可以找老公,找朋友。

假如一個男人也找孩子訴苦,那對孩子的衝擊就更嚴重了,因為爸爸本身就是強有力的。

讓孩子就做孩子好了,不要讓孩子解決大人的問題。

 

直到去年6月28號晚上,我做了三個夢,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和李雪去上班,她突然發現我頭上怎麼長了幾根白髮,一數,長了5根白髮。

我的那三個夢引起的情緒太強烈了,所以長了5根白髮。

我多少體驗到一夜白頭是可能的。

我不斷地去理解我的三個夢,也從中獲得了我今天在這裡所要講的內容。

 

我理解到了我的抑鬱更深的原因是我沒有和我的媽媽在嬰兒早期建立起情感連結,或者說建立得不夠。

這是我對中國人的理解,中國人親人之間缺乏愛,社會體系缺乏保障,信仰上沒有真正的信仰,所以我們中國人是散兵游勇,一盤散沙,每個人都孤零零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心中是孤獨寂寞的,因為沒有什麼能量將我們大家聯結在一起。

而最初的是嬰兒最初與媽媽建立的聯結,最後他就與世界的其他部分建立連結,最後形成信仰,形成連貫的東西。

 

關於產後抑鬱症: 

再現當年被懷時的經驗 

上面是我的故事,另外,我到現在接過7-8個產後抑鬱症的深度個案。

 

通常會這樣講,產後激素髮生變化,所以你很容易抑鬱。

還的一個通俗的說法是,當你懷著孩子時,孩子與你一體的。

你家人對孩子的關注也像是對你的關注。

而孩子出生後假如家人把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你會有嚴重的失落感。

在廣東重男輕女很嚴重,如果你作為一個媽媽,如果你懷的是男孩或者期望你懷的是男孩,大家對你的注意力非常高,而這個男孩一生出來後,關注度轉移,這就會激發你的產後抑鬱症。

但還有其他的個案是沒有這樣的情況。

 

最終的理解是:你懷孩子的時候, 你的體驗經常是當年被懷的時候體驗的再現。

很多人說胎兒會有記憶嗎?有。

你體驗的是當年媽媽懷你的時候媽媽的感覺,你生孩子的時候你會體驗到當年媽媽生你的體會。

當你養育孩子的時候,你會非常精準地再現當年你被養育的那些體驗。

 

很多媽媽之所以有產後抑鬱症,是因為她們的嬰兒早期太糟糕了。

所以當你生孩子的時候就會喚起當年的體驗。

所以你會抑鬱,抑鬱早在你的心裡,只是沒有被激發。

現在這個活生生的嬰兒會讓你的體驗被喚起。

而且,如果你沒有任何覺知的話,這個輪迴會絲絲入扣。

 

我講2個故事。

我一個患者很有意思,她三十多歲,在夏天她穿毛衣我穿短袖,談著談著我覺得有點冷。

我們聚焦在這個冷上面,她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兩次被送人。

 

她爸爸送給親戚一次,送給她遠方的好朋友一次,她爸爸也不是重男輕女,就是要送走她。

第二次送人的時候,正好是冬天,那年冬天在她的記憶力特別冷,外面下了大雪,她總在烤火,怎麼烤都烤不暖,後來就生了一場大病,父親朋友覺得不行,是她太思念自己的父母了,只好送她回來,回到父母身邊。

這個事情我們談著談著她就開始流汗。

下一次她再來就沒有再在夏天穿過毛衣。

這是非常真實的體驗。

 

事實上,她爸爸也曾兩次被送人,她爸爸送人的時間點和他被送的時間點是一樣的。

她爸爸對此沒有覺知,不知道其實這是讓女兒經歷他當年的經歷,感受他當年的痛苦。

 

大家不要輕易覺得自己活得很自由,自己做的選擇都是很合理的,在你沒有深入認識你自己之前,這些話其實都是不靠譜的,不管看似有多合理。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內在小孩」這個詞, 當年你作為小孩時的體驗,都會內化到你內心深處。

尤其是三歲前的記憶,會成為你潛意識中的東西,成為你的記憶、認識都沒辦法碰觸的東西。

你現在有個孩子,他是個baby,這時候你的投射就會被強烈的喚醒,你內心各個強烈的體驗就會被喚醒,你會無形中去追求讓你的孩子去重複你當年的體驗。

 

很多人就會有這種情形,尤其是產後抑鬱症的媽媽。

她們覺得自己壞透了,她們想怪別人又怪不了。

有一個媽媽,她會打孩子,不給孩子餵奶,一天只吃三頓,一次想把孩子捂死,有一次想從陽台扔下去。

她說她的媽媽對她很好,所有人都對她很好,就她是個惡魔,所以她很愧疚。

但是,她三歲前的記憶是不知道的,她只是不知道當年她媽媽到底是怎麼對她的。

 

如果我跟我媽媽去談她當年如何對我,我媽媽都如實相告,我媽媽沒有打過我。

我問她你為什麼一輩子都不打過我一次,連罵都沒有?我媽說家裡太窮了,她和爸爸沒有能力給我們提供好的條件,她覺得很內疚,沒有理直氣壯的感覺來罵我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問自己的父母,他們會說自己對不起你?而比較好的父母,他們會如實相告。

但有些情感上很脆弱的父母,就不會告訴你真實的東西。

 

剛才所說的她媽媽,她的媽媽在她的記憶中一直是很好。

 

但是就我的了解,在中國,一歲以前的孩子大多處於被忽視的狀態。

以餵奶為例,如果你餵到一歲很多人都會勸你斷奶,而你要餵到三歲的話,你會發現整個家庭整個家族,甚至整個世界都被動員起來反對你。

如果你想陪你的孩子陪到三歲,所有人都會說你幹嘛要這麼做呢,你要掙錢,要去工作。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是在三歲以前沒有得到這麼好的愛,所以他們會讓別人扔開自己的孩子,讓別人去帶。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孩子一代代地遭遇被父母拋棄的經歷的原因。

這個問題出在我們記不住的嬰兒時候。

 

什麼叫愛? 

我給你吃給你穿,一輩子不打你愛你,就是愛嗎?真正的愛,必須具備一點:看見。

我能看見你的存在,我能看見你真實的樣子。

愛必須有這樣的品質:你被看見了,你被理解了。

我有這樣的感受,我有這樣的需求。

而你正好看見了我的感受,你懂得了我的需求,這樣才有愛發生。

否則就不是愛,而只是善意,我對你很好,但是連結沒有發生。

所以愛是什麼呢,愛是連結,是兩個人在一起。

假如沒有懂得,沒有看見,有什麼資格談連結呢? 

讓我們看一個視頻:萌寶寶聽媽媽唱歌的視頻。

(媽媽唱一首悲傷的歌,孩子流淚了)。

 

震動嗎?驚訝嗎?你們覺得你們的孩子會處於這種狀態嗎?在這個視頻里顯示的就是連結。

媽媽在投入唱歌,不是媽媽在跟孩子連結,而是孩子在和她連結。

所以就這麼美,我看到有些人流淚了。

 

在我的諮詢中,我一個來訪者帶著她一歲半的女兒進來,這個一歲半的女兒顯得懂事得不得了,每次都和在外面乖乖和助理玩。

但那次小女孩一定要進來,不肯和助理玩。

通常一歲半的孩子就能夠和外人玩得特別好,這不是很好的事情。

因為一歲半的孩子主要依戀的是媽媽,對外面還沒有產生那麼濃烈的情感。

而她才一歲半就和別人坐飛機,把其他的人都逗樂。

這其實是她在媽媽身邊不能得到愛,只好找別人。

如果很小的孩子很會討別人歡心,這是一個悲劇。

 

後來這個女孩在諮詢室里和媽媽一起玩,她伸出手指,她的媽媽溫柔的吻了她,這時小女孩咯咯咯地笑了。

小女孩幸福的笑容讓我覺得整個工作室都瀰漫著幸福。

我覺得和自己曾和最喜歡的人在一起時也達不到那種感覺。

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心還是敞開的。

 

你能看到一歲前的孩子,如果不是達到極其嚴重的絕望,不再發送信號,不再向大人索求愛,他們的心還是敞開的。

如果你能夠投入地和孩子一起玩,你會發現孩子會和你同頻率的震動。

但我們要反思,我們也能夠同頻率地跟著孩子這樣嗎? 

愛的第一階段:母嬰共同體。

 

在6個月之前,孩子的感覺就是:我和媽媽是一體的,我和媽媽是一個人,6個月前如果你和媽媽老不在一起,這個共同體經常散架,就會埋下特別嚴重的隱患。

 

在這個階段,你怎麼和孩子建立連結? 

看見她的需求,滿足他,連結就發生了。

心理學的說法:媽媽存在,我才存在。

媽媽是嬰兒的鏡子。

 

連結的特別好的狀態是:媽媽看著孩子,孩子看著媽媽。

媽媽從孩子的眼睛裡看見自己的身影,孩子從媽媽眼睛裡看見自己的存在。

看見「I see you」我看見的不只是你的身體,而是靈魂。

 

所以愛有一個特點:兩個人的呼應。

 

如何做到兩個人的呼應? 

心理學導師史蒂芬-吉利根有一個方法,叫:同一韻律的回應。

 

如果孩子說:「TA-TA-TA」你也說「TA-TA-TA」,這就是愛。

如果孩子說「TA-TA-TA-TA」,你說怎麼了?如果孩子說「TA-TA-TA-TA-TA」,你說滾一邊去,愛就被堵死了。

 

我在北京友誼賓館前面看到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一起手挽手用同一個節奏跳舞,一邊唱著:「今天晚上七點半不回家!」他們看上去非常開心。

是因為他們今天晚上不用那麼早回家而開心嗎?其實是因為他們手挽手,用同節奏韻律跳舞而感到開心。

 

我們說看見就是愛,而愛的匱乏則和看不見聯繫在一起。

 

我在北京認識一個哥們,他說把我當做最好的兄弟。

我們的友誼到了他什麼事情都對我講的程度。

有時候我覺得很煩,你隨便什麼破事都講給我聽,這有必要嗎?後來我做了心理醫生,遇到一位來訪者,我問他人生最大的夢想是什麼,他說「有一雙眼睛能夠盯著我看,能夠看到我的一舉一動。

」愛就是看見,看見就是愛。

這就是他們一直在追求的共同體的感覺。

 

對於嬰兒來說,嬰兒的頭號需求是:「看著我,看見我。

」而不是餵飽我,讓我暖,滿足我一切物質需求。

而是要連結,要在一起。

媽媽充滿愛和關注看著我,嬰兒感覺自己不僅是存在的,而且感覺這種存在是值得的。

所以最初的自信從哪裡來,從媽媽的眼睛裡來。

我從你的眼睛裡看見我存在,我從你的喜歡中知道我值得。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信有創造力,前六個月是非常關鍵的。

如果有條件到三歲會更好,但至少要6個月。

如果連6個月都給不了,那你最好不要孩子。

因為你可能會收穫一個對社會對家庭造成很大破壞的孩子。

 

真自我與假自我 

真自我:嬰兒的感受被看見,嬰兒的自我圍繞自己的感受而創建 

假自我:嬰兒不被看見,嬰兒的自我圍繞著媽媽的感受而創建。

 

嬰兒和媽媽的關係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關係:是嬰兒圍著媽媽的感覺轉,和媽媽建立關係。

還是媽媽圍繞他的感覺轉,和他建立關係。

假如你在最初就得到的是:我在我的世界裡,媽媽和我建立關係。

那麼你就會知道你做自己就可以了,你做自己就是最好的。

這就是真自我。

我媽媽說我小時候放下就哭,抱著就不哭,她一直抱我到1歲4個月,之後我再也不哭了。

(但我還是會產生抑鬱的問題)後來我明白了,我不哭是因為絕望,而哭代表我不放棄。

媽媽可能是抱著我,但是未必看著我,未必看懂我。

到1歲4個月的時候我認了,我絕望了。

我很小就知道照顧媽媽的感受。

因為我小時候知道媽媽是很容易受傷的人,我對她小心翼翼。

中國的文化就是否定真自我的。

作為中國人,你繞不過這一關,你是真自我嗎?你這輩子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嗎,不是的。

 

如果你作為媽媽,你小時候沒有這麼得到過媽媽圍繞著你轉的感覺,你現在要嘗試這麼對待孩子,剛開始你會覺得是一種煎熬。

但一旦你真正和孩子建立起了連結,你就會享受這種感覺。

 

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 

——對應的是壞媽媽,以及太好的媽媽 

媽媽決定了一個人的心理是健康還是不健康。

什麼樣的媽媽才能讓孩子具備基本的健康——足夠好的媽媽。

 

媽媽尊重孩子的需求,根據孩子的需求不斷地調整她的做法。

比如6個月前和孩子充分地再一起,在分離和個性化階段的時候,孩子會有想離開你又需要你的矛盾,媽媽要能夠及時地調整你遵循孩子的節奏,3歲以後,女孩要進入爸爸的世界,6歲以後男孩要進入爸爸的世界。

12歲,孩子要進入廣闊的世界,(你都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如果你捨不得,你就是自私的媽媽。

 

足夠好的媽媽,就是要給孩子原始母愛的貫注,這裡有個特點,就是媽媽對孩子的感受非常敏感(心靈感應)。

試著把注意力完全地放在孩子身上,全然地關注她,放下手頭其他的事情。

看著她,欣賞她。

你會發現,突然之間,有些時候你就會和孩子連結上了。

你會感應到孩子的一舉一動。

這個事情沒有那麼難。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孫子,她想用心理學的方法養育自己的孫子,她非常富有,因此請了月嫂和保姆,要求她們對孩子的需求極其敏感,發現了立馬滿足。

孩子發出一個信號,媽媽必須要關注和做出反應。

在心理學上對3歲前孩子需求的反應時間是7秒鐘,如果超過7秒,孩子就會有挫敗感,久之這種挫敗感會非常嚴重。

 

她的兒子和媳婦並不認可這一點,剛開始她的媳婦還很尊重她,但她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媳婦對她的憤怒越來越強。

到了第44天的時候,他們在客廳里吃飯,忽然之間她聽到小孩哭了,她立馬站起來打算去照顧孩子,兒媳婦當時就失控了,對著她吼。

這時候兒媳婦的感覺是:我的兒子被你搶走了,我受不了。

當她確認了這種感覺後,她就只好撤退了。

撤退之後她很擔心。

但一個星期之後,她的兒媳過來對她說,「媽,太感謝了!他什麼都知道。

當你和他互動時,太美妙了。

」母子連體終於發生了。

 

在這之後她開始做免費的心理醫生,有個家庭幾代單傳,後來生了個女兒。

那個女孩有肌無力還是軟骨病,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她整天都在哭。

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請了這個朋友去看。

她去後發現這個家庭特別誇張,特別有科學研究精神,在孩子床邊放了四個攝像頭來研究孩子怎麼回事。

孩子的媽媽和外婆非常盡力,一哭就抱起來,抱起來就拚命地搖,這個動作中隱含了焦慮。

她發現攝像頭在看著孩子,但是他們沒有看著孩子,所有人沒有和孩子有目光交流。

 

她於是做一個示範,讓小女孩游泳。

她請孩子的外婆和她一起各抓住孩子的小手,讓外婆十分鐘之內不要放開,全身心關注這個孩子。

但是在這十分鐘之內外婆不斷地起來去做點別的事情又回來。

這是因為外婆就沒有得到過這種關注,所以她的焦慮會讓她離開。

而她一直握住孩子的小手。

忽然之間,孩子安靜下來了,不哭了,整個家庭都感覺一種內在的安靜的感覺。

接著孩子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哭。

在這個家庭中,孩子的父親是稍微開放一些的,於是她讓父親試著讓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握著孩子的手,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她爸爸試了一下,那次孩子頭一回安然地睡了三個小時。

 

——我們和孩子構建連結,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你之所以不能全然關注,是因為沒有得到連結的你,會處在焦慮和懷疑之中。

 

成功的母嬰共同體,表現為一個健康的嬰兒:有活力、主動、能活躍地、細緻地互動。

大家可以看這個視頻:喜極而泣的小蘿莉——可以看到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感流動。

 

而失敗的母嬰共同體,表現為: 

——歇斯底里的嬰兒 

——過於安靜的嬰兒 

 概括性的說法就是,健康的嬰兒,有存在感;失敗的嬰兒,不存在感。

我們的焦慮通常指向不存在感。

最失敗的嬰兒:自我不能成形。

這樣的人搞破壞很好,但你讓她調動能量去做一件美好的事,就很絕望。

 

我有兩個來訪者曾這樣描述:「每天早上起來,自己的心都像碎成一地,然後拿個網兜,把心收到網兜里,拎著網兜去上班。

」他們沒有遭受嚴重的虐待,他們遭受的是嚴重的孤獨。

男人和女人不一樣,男孩在孤獨的狀態下,也是想努力形成一個穩定的自我,一旦你成了一個安靜的男孩,你的自我成了牢不可破的破玩意,這樣改變就很困難。

你提不出你的要求,你不主動不積極,你的生命力黯然無光。

 

恐怖嬰兒與頭腦媽媽 

他老婆很焦慮,因為他在變老了。

你為什麼不想要孩子?他的理由很真實:我們的感情不夠好,裡面還有非常可怕的事情在裡頭。

老婆說你這種臭男人,被動消極乏味無聊。

如果我生了孩子,我就關心孩子再不關心你了。

但是他對老婆是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他恐懼。

不敢要孩子。

 

講著講著工作室內有很凝重的感覺,我讓自己的身體去體會這種感覺,很詭異。

我描繪了具體的感覺:空氣凝固了,我有一種很詭異的身體。

來訪者的身體不能動了,僵硬了。

我給他做了身體放鬆,感受了十幾分鐘後才重新可以動彈。

他問他感受到了什麼,他說「我看見了,我看見了。

「我看見了一個嬰兒」我看到了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是個男孩,渾身散發著藍光。

「如果想像你就是這個嬰兒,你代入他的角色,看看會怎樣」他代入後狂哭,他說這種嬰兒兩個感覺,一是絕望,沒有人愛我,二是仇恨,我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

恐怖嬰兒的兩種情緒:絕望:沒有人愛我;仇恨:恨不得毀了整個世界。

 

這個來訪者,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絕對的好孩子。

忠誠、憨厚。

這是一種解決辦法:走向相反,無欲無求,成為好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很好的人,從不向別人提要求的人。

你可以在回去後對自己說,讓自己去夢見一個嬰兒,看看你在夢裡看見什麼。

 

(武老師給大家看了一些張小剛的畫,畫中有一個嬰兒抱著另一個嬰兒,兩個孩子是一模一樣的,這幅畫中的孩子,一個是真實存在的,另一個是幻想中的。

) 

(另一張畫是一個很恐懼的嬰兒,整個頭是充血的紅色,在畫里,嬰兒床邊隱約有魔鬼存在) 

這就是太孤單了,沒有人陪嬰兒,嬰兒必須要想像一個人陪著他。

對於孤獨嬰兒,任何刺激都是過度的,嬰兒用頭腦去處理這些刺激,頭腦通過想像創造一些陪伴者,沒有真實媽媽的陪伴,頭腦成了媽媽,這就是頭腦媽媽。

 

這裡沒有最讓你煩惱的孩子,只有最歡樂的寶貝成長故事,不要錯過哦!關注我們,微信號:superbaby_7(長按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