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去炫耀,我是這麼做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內外兼修媽媽說

1.兒子要去炫耀

上周四晚上,七歲的兒子壯壯和我一起整理書架,不經意間,一張紙片從我眼前掠過,掉到了桌子上。

眼角一撇,是我的名片,以前壯壯跟我要過的那張名片,說是要收藏。

繼續收拾,發現壯壯安靜下來了。

他手裡拿著那張名片,翻騰了幾次後,就裝到了自己的書包里。

這是要做什麼?我很納悶。

「壯壯,你為什麼把我的名片放到書包里呢?」我問道。

「要拿到學校去。

」兒子隨口就答,頭也不抬。

「為什麼帶去,你到底想幹什麼呢?」這個時候,兒子不說話了,只是注視著我,不安的擰著自己的書包。

「你是想拿去炫耀嗎?」心裡想著嘴裡就問出來了。

「是的,媽媽。

」壯壯羞赧的看著我說。

「壯壯,這又不是你的名片!不要拿別人的東西來炫耀自己!」

此時,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現了。

壯壯二話不說去拿了一張自粘紙,寫上自己的名字後貼到了名片上我的名字位置上,然後笑著對我說:「媽媽你看,現在這個名片上是我,可以帶走了吧。

他還是要去炫耀。

這讓我不得不重視起這個事情來。

那麼,該如何去做呢?

2.首先,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這段時間的壯壯,總是在和別人炫耀他的東西。

「我媽媽給我買了大玩具!」「周末爸爸帶我去旅遊了!」「我姥姥給我買了自行車,可好騎了」……

我問他:「媽媽聽你最近經常炫耀,想問問你是想展示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不一樣還是想顯擺自己有錢呢?」兒子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媽媽,我想證明我的東西和別人的不一樣,這樣會很有面子。

聽完孩子的話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

是自己太主觀了,沒有聽聽孩子的心聲,一聽孩子要去炫耀,就精神緊張,生怕孩子學壞,甚至於擔心以後會發展到虛榮。

好在兒子只是想要感覺不一般,他的炫耀理由和成年人完全不一樣。

成年人會愛面子,考慮經濟層面,而孩子們並不太會關注這些,他們會純真地比一比,會互相炫耀。

這種情況下,炫耀也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孩子們會在互相炫耀中鍛鍊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也會達成友好的夥伴氣氛。

我們並不需要過多擔心。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孩子要去炫耀就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你就是愛炫耀」等帶有攻擊性的話語,會給孩子帶來心裡傷害,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裡,要好好溝通,了解孩子炫耀的出發點。

3.家長要自我反省,不要炫耀

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孩子去炫耀呢?

我想,孩子去炫耀,也許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很多都出自父母。

前段時間壯壯老師在班級群里說有一本課外書挺好推薦大家看一下。

後來壯壯回家說:「媽媽,同學都買了那本書。

」我的心就咯噔一下,「明天一定不忘了買,人家都買了,咱不能不買。

現在想來,也許壯壯只是想表達周圍好多同學都買了那本書,他自己也想擁有一本。

而作為媽媽,我就立刻聯想到了不能耽誤孩子學習,既然別人都有了,我們也得趕緊有。

這種想法經常出現。

其實,這更多地表現了家長的炫耀心理。

朋友艷艷的兒子峰四年級了,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就問過艷艷和她老公,「媽媽,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啊?」「爸爸,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啊?」

當聽完爸爸媽媽的回答後,峰自己總結了一下說:「爸爸,媽媽,你們兩個人一年才掙十多萬,我都替你們害臊。

同學的爸爸媽媽一年都掙一百多萬,人家還能住大別墅。

聽了兒子的話以後,艷艷心情沉重,鬱悶了好幾天。

可這能怪誰?

其實家長是孩子炫耀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家長覺得自身條件優越,經常流露出對他人的不屑。

當家長們在一起肆無忌憚地對朋友評頭論足的時候,當無意中談論你有多少錢我有多少錢,你住在哪個小區,我住在哪個小區的時候,身邊的孩子們首先記住了。

他們會模仿大人去說話,去在同伴們面前炫耀。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說:「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

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裡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

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需要控制自己貶低他人、炫耀自己的語言和行為。

4.要適當地引導孩子。

壯壯馬上要上二年級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勝心強又愛表現自己。

所以他會時刻想顯示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他會和小夥伴們比誰的陀螺轉的更快,誰的書籍最多,誰去過的地方更好玩,什麼都要比。

這也包括上課時候只要老師提問題,他們都爭先恐後的舉手,這也是在比,比誰懂得多。

這些都可以理解,我們自己小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只不過現在孩子們炫耀的事物不同罷了。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會因為取得了一次好成績,就覺得什麼都懂了,不再認真學習;因為有了一些特長就瞧不上自己的父母;因為得了一些獎,就覺得自己可以去炫耀了,不再努力了。

人們常說,內心缺少什麼,才會炫耀出來什麼。

所以要告訴孩子,炫耀並不能顯出你的與眾不同,反而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不要總是炫耀自己。

愛炫耀的人企圖通過炫耀自己來找到自信心。

但是由於自我的能力總是有限的,當他們自信心缺失的時候,就會以炫耀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價值,其實是想實現自我感覺良好的樣子。

有時候會引起聽者的膩煩,導致敵對情緒的產生,更加地不信任你。

如果父母不足夠重視孩子的炫耀心理,不能正確的引導,會讓孩子只滿足於現狀,當出現挫折時候,會否定一切成績,產生自卑心理。

當孩子自我感覺很棒的時候,該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心情,同時注意不能為了炫耀自己而去傷害他人的感受。

家長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掌握一個「度」,不能「過」。

要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成績。

過高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產生炫耀的心理,而過低評價又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恰當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加自信且勤勤懇懇的學習。

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這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