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幸福成功的孩子 父母不僅需要愛還需要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這些話都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從事教育研究這幾年,我一直認為:人生的精彩起步於家庭;而要培養一個成功、幸福的孩子,父母親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愛,還要有智慧。
家庭是人生的港灣,同時又是一個複雜得深不可測的課題。
每位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為愛學習、懂創造的孩子,有自信、充滿陽光的孩子,有修養、受歡迎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可以過上體面而幸福的生活,為家庭爭光、為社會做貢獻……總之,我們有無數的夢想,關鍵的問題是:實現夢想的路在哪裡?
其實,路就在腳下,就在每時每刻的一言一行之中。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父親、母親就成為我們人生中無比重要的角色。
父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最久、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承擔全面規劃責任的老師。
在進入學校之前,父母親是孩子唯一的老師;在進入學校之後,父母親和學校教師成為教育孩子的合作夥伴,大家只有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人生的起點處多做一些事,多投入一些時間和智慧,父母親就可以避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後悔,避開可能出現的成長陷阱。
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親可以做這樣一些事情:
首先,儘早進行細緻規劃。
規劃的時間應該儘可能地提前,比如在選擇配偶時就要考慮對方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好媽媽;要為孩子的出生準備穩定、安全、溫馨的成長空間;要較早地思考希望孩子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如何進行照顧和引導等問題。
其二,幫助孩子實現完美的起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個完美起步不是要求孩子比別人早認識幾個字。
對於人生的起步來說,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的人格,有自尊,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友好地面對世界,笑對人生。
在孩子的幼年期,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讓孩子知道自己很重要,很受關注;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肯定和讚美,讓孩子知道「我很棒」。
在積極的關注中,孩子會慢慢形成一些優點,如良好的智力,友善的品格,較強的自理能力等。
這些有助於他們在走出家門之後繼續贏得周圍人的欣賞和支持。
其三,協助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支持孩子追求理想。
在學校教育開始之後,父母親基本上只要配合學校的安排就可以了。
現在的優秀學校大都支持孩子在全面發展方面各有特色,父母親要理解學校的各種活動,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父母親要協助老師監督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父母親要主動與老師溝通,爭取老師對孩子的重視,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如果學校教育應試壓力較大,父母親要多利用周末、假日時間豐富孩子的生活,帶領孩子參與勞動、走進自然,讓孩子獲得儘可能全面的發展。
如果孩子擁有遠大的理想,那麼,他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自主性會比較強,所以,父母親要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理想教育,鼓勵孩子追求夢想。
其四,慢慢放手,平等對話,積極關注。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被看作孩子,他們的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增強,父母親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父母親要學會慢慢放手,站在不遠處關注他們的成長。
父母親要多和他們開誠布公地聊天,在無私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的同時,學會傾聽孩子的觀點。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沒有什麼大事,幾乎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陽光雨露,細嫩的小苗怎能成長為參天大樹?父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指導是長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智慧。
雖然,很多人會說:「我很忙,抽不出時間。
」於是,孩子被堂而皇之地移交給爺爺奶奶,父母親理直氣壯地追求自己的事業去了。
事業當然是重要的,養家餬口當然也是重要的,可是,教育孩子,經營家庭,何嘗不是值得一輩子用心經營的事業?
守望2017年,我祈願:
父母親真正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努力確保用於家庭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不僅作為衣食父母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作為成長伴侶陪伴孩子遊戲、歡笑;
父母親鄭重其事地對待身邊的「小不點兒」,耐心解答他們異想天開的問題,努力尋找他們的優點,鼓勵孩子發表意見,自主成長;
每一個家庭,都能成為一座溫馨的港灣,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寬容和鼓勵,即使父母親遠在異鄉拼搏,也能通過電話、微信讓孩子感受到血脈相連的牽掛和期望;
每一個孩子,都能起步近乎完美,在家庭的溫暖、校園的活潑、社會的和諧中成長,從小學會用友善的目光去觀察世界,用好奇的雙手去探索世界,用健全的心智去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