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自信、自愛的孩子?美國心理學教授教你5個tip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蘭蘭媽的一位做兒童教育的朋友到紐約出差,這是她第一次來美國。

昨天她跟我聯繫說:「蘭蘭媽,我這次來美國有一個發現,我發現美國的孩子都好自信啊!校園裡孩子們不管什麼什麼種族、高矮胖瘦、成績好壞,每個人都看起來自信滿滿、意氣風發。

我跟她說,是的呀,來到美國之後我也發現了這一點。

為此我還特別寫了一篇文章《美國孩子為什麼個個都迷之自信?答案就在這裡……》,我在文章里寫到:

「在美國生活的十多年裡,我和機器人先生感觸最深的,就是美國人朝氣蓬勃、肆意張揚的個性。

自從機器人先生去給班上的孩子做過一次關於機器人的講座之後,只要每次遇到機器人先生,孩子們都會圍著機器人先生問這問那,一點都不怕生。

不拘場合,大大方方和成人對話,從從容容地提問,平視周圍的一切,不仰視不輕視,這是很多美國普通孩子的真實寫照。

美國孩子的自信來自哪裡呢?我認為來自美國教育中的諸多理念,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氛圍整體影響的結果。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當時這篇被很多媒體轉載,後來許多中國的家長朋友聯繫我,他們想知道的是,中國的孩子,在缺少這種氛圍的社會和學校的大環境裡,如何培養良好的自信呢?家長能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也是蘭蘭媽關心的,我做「美式教育零距離」這個公眾號的目的,就是把美國教育中精華的、可借鑑的部分介紹給中國家長,博採眾長,讓中國孩子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接受教育,都能得到優質理念的滋養。

幸運的是,去年蘭蘭媽結識了一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很親和,著作等身,還有個可愛的小孫女。

他知道我在做家庭教育的研究之後,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問題,給了我很多非常好的建議。

今天呢,蘭蘭媽就把這些分享給大家。

01

美國孩子這種自信、陽光的狀態,在心理學上叫做「高自尊」。

什麼是自尊呢?自尊就是相信自己的才智,認定自己有權過上幸福的生活。

自尊有兩個維度:

  • 一是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夠應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 二是自愛,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願意關愛自己,也認為自己值得別人的尊敬和善待。

    自信和自愛這兩個維度缺一不可。

在自信這個維度上,如果一個孩子有高自尊,那麼他在困難面前會更堅韌。

他會花更多時間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因為他相信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

若是自尊水平低,孩子可能會更輕易放棄,或者走走過場,沒有真正盡力。

比如有的孩子會說「反正我也沒有運動神經,努力也沒用。

在自愛這個維度上,如果一個孩子尊重自己,那麼他會要求別人也尊重自己。

相反的,缺乏自尊的孩子會接受別人的無禮、粗魯或者利用,較少反抗或表達不滿。

02

顯而易見,高自尊的孩子不僅更加快樂,而且更有可能積極上進,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很好的一點是,自尊水平不是一塵不變的,孩子也好,成年人也好,都能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讓自己更加自信、自愛。

自尊不僅是一種對自我能力的判斷、對自我存在的情感,它更是一種推動力,能夠激發起人的行動。

心理學研究顯示,自尊和行動相互影響,自尊的程度影響著人做事的方式,同時,人的一言一行也塑造著自尊的水平。

這個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會做更多有挑戰性的事,當他做成了,這會增加他的自信程度。

相反,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做不成的話,就會隨隨便便放棄,那麼這更讓他相信,自己能力有限,無力應對困難。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教會了別人對待你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尊敬、禮遇。

那麼別人如果怠慢了他,他會表達不滿、會調整改變,或者遠離。

久而久之,別人就會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與他相處。

這樣,他就更加相信自己值得擁有別人的善待,人際關係也會更健康。

03

所以,如果想培養高自尊的孩子,家長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 一方面告訴孩子正確的觀念;
  • 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做正確的行為。

這兩方面會相互促進,讓孩子成長為自愛、自我負責的人,有效地、熱情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1.基本的安全感

孩子在生命之初處於完全依賴他人的狀態之中,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安全感,包括對身體需求的滿足、免受外界傷害、一個能感到慈愛與安全的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學會可以依賴他人,自信、自足的思想開始發展。

對安全的需求不局限於嬰幼兒時期,在青少年時代,自我仍處於形成的狀態中,一個紛爭、焦慮的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發展設置了重重障礙。

例如:施加體罰的父親、情緒難以預測的母親,因為經濟等問題整天愁眉苦臉的家庭成員、欺負弱小的兄弟姐妹等,這些都會威脅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生活在無助感中。

因此,培養孩子的自尊感,第一點就是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有愛的環境,減少讓孩子害怕擔憂的因素。

2.通過觸摸撫育孩子

大家都知道,觸摸對孩子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觸摸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促進嬰兒大腦的發育,孩子在懂得語言之前就懂得觸摸的寓意,孩子渴望體驗到自身被他人關愛、尊重、擁護。

缺乏愛的觸摸的孩子,內心深處總是有一種難以消解的隱痛,「為什麼我沒有在爸爸的膝蓋上坐過?」、「為什麼媽媽不願意撫摸我的身體呢?」

這裡的潛台詞是「為什麼他們愛我不那麼深切,如果連我的父母都不願意觸摸我,那我怎能指望別人好好愛我呢?」

父母傳達愛意的最有效的一種途徑就是觸摸,通過觸摸,我們向孩子傳遞了愛意、呵護、舒適、支持。

3.無條件的愛

生活在愛的懷抱里的孩子能將這種情感內化,認為自己是可愛的人。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剛才說的觸摸、話語,或者對孩子存在本身表達出欣喜快樂。

當父母的愛總是與滿足大人的期待聯繫在一起時,當愛成為一種操縱別人的手段時,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愛已經不再真實了。

相信我們很多人有這種感受:「也許我很有優秀,但真實的我恐怕他人是難以接受的。

只有當你實現了他人的期待,你才能得到愛。

這都是「有條件的愛」的魔咒。

所有父母都會生氣或者失望,但是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不會因此消逝,不管孩子的表現如何,他的價值不會受到父母的質疑。

帶來自信的不是優秀,而是愛。

4.共情

孩子有一種被看見、被理解、被正確對待的自然慾望。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做完事情後盼望父母有所反應。

如果孩子說「學校排演戲劇沒有我的角色」,媽媽說「這一定讓你很傷心吧」,孩子就會有被人注意、理解的感受。

如果母親反問「這很正常啊,難道你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嗎?」孩子就覺得自己的需求被人無視了。

如果孩子高高興興闖進屋子來,媽媽說「今天你很高興啊」,孩子就可以感到父母的關注。

如果媽媽批評說「怎麼這麼吵,你爸爸在休息呢」,孩子就會有挫傷感。

共情不是表揚或者同意,比如「你希望不用去看牙醫是麼」、「數學讓你很頭痛吧?」,這不是稱讚也不是認同,但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和理解了,同時讓孩子感到滿足。

5.尊重

如果來家裡的客人不小心碰翻了一杯飲料,我們不會說「呀,怎麼這麼粗心,怎麼回事?」

那為什麼孩子做了同樣的事,我們會很自然地對孩子這麼說?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這並不能保證對孩子的尊重會自然發生。

所以父母需要注意跟孩子說的話,因為孩子都會相信並認同。

當說孩子「你怎麼這麼馬虎、反應慢半拍、沒有禮貌、磨蹭」的時候,要反問一下,這是我希望他擁有的自我感受、自我評價麼?

如果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中,人人以禮相待,他們就能學會自愛,他們相信,尊重自我就像尊重他人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以上就是這位斯坦福的心理學教授告訴我的方法。

他還跟我講了他家裡的一個小故事。

他的小孫女瑞娜5歲的時候,有一次他抱著她玩耍,跟著她嬉笑,特別高興。

玩著玩著,瑞娜對他說:「爺爺,我想下來」,但他當時太高興了,就沒有停手,過了一會,小孫女一本正經地說:「爺爺,你沒聽我說話。

這位爺爺愣住了,趕忙回答:「對不起,親愛的。

」隨後就把她放下來了。

這個故事讓我笑出了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無需讓孩子覺得大人是完美無缺的,家庭成員之間坦誠相待、平等溝通、一起成長。

所以在支持和培養孩子的自尊感時,我們做家長的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和自愛。

這正是養育孩子的樂趣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