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悅堡早教提醒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到你無法想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今天很不開心,爸爸今天又踢了媽媽。

媽媽讓爸爸給我檢查數學寒假作業,爸爸不想看,媽媽就一直要爸爸給我看。

爸爸從床上起來,抓住媽媽的頭髮,把媽媽的頭髮抓下來十幾根。

媽媽洗頭的時候,就要掉很多頭髮,媽媽的頭髮越來越少了。

媽媽開始跟爸爸吵架,媽媽一直在說話,爸爸就大聲沖媽媽叫,還拿腳踢媽媽。

」這是一位孩子寫給朋友的話,很難想像這次吵架對孩子留下怎樣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孩子把細節都描述的如此清晰。

2009年,北京一對夫妻在家中吵鬧不止,17歲的女兒和兒子一起吞下了上百粒安眠藥。

2012年,鄭州一小孩在目睹父母吵架之後,寫下警告條:「再cǎojià我就自殺」。

2015年,杭州一個乖巧懂事的16歲姑娘從窗口跳樓自殺,當時她的父母又在吵架。

2015年,揚州一個14歲男孩從29樓跳下後身亡,生前曾多次勸阻經常吵架的父母,還說過「你們再吵我就跳樓」。

2018年1月,江蘇鹽城一個13歲男孩跳樓自殺,當時他的父母正在吵架。

生活就是由柴米油鹽醬醋茶組成,夫妻難免會爭執會吵架。

一般情況下,並非所有的爭執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但是,如果爭吵惡化為彼此怒吼,聲音分貝極高,或者進入長時間的冷戰狀態,這些都會對於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中國,至少有一半的家庭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夫妻爭吵,成人認為不過是家庭瑣事習以為常,有的父母說,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孩子面前爭吵,我很抱歉。

但要知道,對孩子而言,有些傷害,是不可逆的。

以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對品德的影響:在孩子眼裡,父母是他最可依賴的親人,也是啟蒙老師,如果父母經常當著他的面吵架,會使他長大之後品德產生偏差,不懂得關愛別人,無法適應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常常會跟人吵架打架。

對性格的影響:不和的家庭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暴躁的性格。

而當孩子意識到「吵架」是一件錯事之後,他會對父母的行為越發生氣,同時又生怕別人會瞧不起自己的父母而感到自卑。

日本作家谷口雅春說:「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

」家長在家裡,儘量減少爭吵,尤其是打架,更不能出現在孩子眼裡。

這樣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同時自己也會學會用暴力和吼叫來解決問題。

家長之間有問題,一定要自己私下解決,不能直接以吵架、打架暴露在孩子面前。

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一切行為都是以父母為學習榜樣的。

在此呼籲家長們,一定要以身作則,規範自己的行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今天你給她的是無盡的爭吵,明天她還你的也是暴躁的壞脾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鬧

人們在形容孩子時總是愛用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純潔無暇、乖巧懂事、天真、頑皮等等,這些都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但有的孩子卻是沉默寡言,有的如驚弓之鳥,不願和人親近,探究其背後的原因,很多家庭夫妻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