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關注孩子的行為和進行積極反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的時候就是最脆弱的生命,需要作為父母的我們給他們無可不再的呵護才能開始成長,其他的很多哺乳動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其實很多都是可以直接行動覓食的,只有人是那麼的脆弱。

等到孩子長到幾歲之後,他們又變成一張白紙,他們可以自己玩耍,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純潔的不能在純潔的宣紙,他在自己模仿者大人和周圍的一切,也在接受著大人和周圍的一切在傳遞給他的信息,所以我們在孩子的這個階段千萬不能大意馬虎,從而讓自己的孩子錯過最好的學習階段,行為一些不良的習慣,或者是一些該培養的人格沒有培養完成,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在之後在改正是非常難的。


孩子其實在模仿和學習的同時也是不斷有信息向大人反饋的,而如果這些信息和反饋大人無法及時接受和進行回饋的話,小孩的表現就是比較急躁和衝動的,出現不安的情緒,因為他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怎麼做。

孩子的最後行為和人格行為的好壞,其實都是家長教育和雕刻出來的,我們經常說的熊孩子其實背後都有一對熊家長,熊孩子的一些表現真的就是一些家長隱藏極深的缺點,被從孩子的教育上直接反應出來了,之前總是說子不教,父之過,現在是孩子成為熊孩子和不聽話的孩子是父母雙方的過錯,因此我們要在孩子最重要的時期,教育好他們,教育需要的是關注和陪伴以及言傳身教。

【本文由「明白的教育者」發布,2017年11月15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