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親禁止孩子玩手機遊戲 兒子砸碎180萬古董碗】

眼下剛過完寒假,孩子們輕鬆的時間多了起來,很多家長也想讓孩子放鬆一下,連平時限制的手機、電腦之類也會讓他們多玩玩,但孩子自控能力差,可能會出現上癮沉迷的現象。

近日,廣東省一個11歲的小浩平時喜歡玩遊戲,他的父親梁先生趁著孩子小浩睡覺,把他手機里所有遊戲都禁用。

第2天小浩發現後,頓時暴躁,把手機猛砸到地上,又拿起桌上的遙控器往外一甩,砸碎了梁先生花180萬收來的一個明青花碗,讓梁先生叫苦不迭。

【媽媽離家出走 教育沉迷遊戲的兒子】

為教育兒子,38歲的媽媽竟用了離家出走這種方式。

21日晚,媽媽詹女士悄悄躲在朋友家中,徹夜未歸。

昨天凌晨,兒子一個人在家,感到害怕,向警方求助。

21日,小傑(化名)在陳埭家中玩了一天手機,媽媽詹女士心疼兒子的眼睛,小傑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成日抱著手機玩遊戲,除了吃飯,連睡覺時間都在玩,「快近視了,我才忍不住又開始說他。

」詹女士說,兒子十分叛逆,每次勸阻其玩手機,他都極不耐煩,不光言語謾罵,甚至幾次都動手打自己的媽媽。

當晚,小傑不滿媽媽的念叨,不僅破口大罵,還作勢要打人。

「跟頭蠻牛似的,一點都不懂得尊重長輩,根本說不通。

」詹女士氣憤至極。

21日晚8點多,詹女士故意不告訴兒子,獨自收拾衣服,去了朋友家。

「我就沒打算回去,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動手。

」詹女士說,自己在外務工,小傑一直跟著她生活。

凌晨,小傑找不到媽媽,一個人在家害怕,向警方報警說媽媽失蹤了。

昨天凌晨,民警聯繫上詹女士,「兒子終於知道媽媽重要了。

」高興之餘,詹女士也哭笑不得,她向民警道歉,表示一定會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兒子。

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充滿了電子產品,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學習,都有可能會接觸到,孩子們與其接觸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再加上自控能力差,就會出現沉迷,讓爸爸媽媽非常擔心。

孩子沉迷遊戲,竟然對阻止的媽媽動手,這都是遊戲惹的禍!由於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也需要爸爸媽媽們及時幫助改善。

對於讓孩子玩手機,專家的態度很明確:弊大於利!可是,怎麼才能讓孩子不再沉迷手機呢?

方式一:

父母別在孩子面前玩遊戲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本身還帶著不少「孩子氣」,他們自己對於遊戲的掌控力都達不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這樣,在孩子眼裡,手機就成了父母最親密的朋友,不是拿在手裡玩,就是在充電。

給孩子的心理暗示就是,手機就是用來玩遊戲的,而且可以「愛不釋手」。

而如果這些「孩子氣」的父母能控制住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在手機里少裝一些遊戲,這樣就能很好地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手機只是用來方便溝通聯繫的,不是遊戲機。

如此引導孩子,可以讓孩子不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

方式二:

要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

還有一些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不願意帶孩子,當他們發現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能讓自己不用陪孩子玩那些「幼稚」的遊戲,就讓孩子由著性子玩。

其實,只要家長們願意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對手機遊戲失去興趣了。

方式三:

要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很多家長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其實初衷是好的,讓孩子從中多學點東西,結果孩子因此沉迷。

其實,在學齡前的孩子,學習並不是最主要的,他們可以不認識「A、B、C、D」,也可以不能從1數到100,但是必須要有各種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各種新鮮事物,而不是局限在某一款手機遊戲中。

兒童心理學表明,其實學齡前的兒童是很希望幫助父母做家務的,不僅可以讓他們從勞動中實踐,也可以讓他們有一種像大人一樣的成就感。

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家庭意識。

如果這時家長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就更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遠比打遊戲過關得到的成就感大。

時下,智慧型手機、電腦、ipad等一些電子產品大行其道,不僅成年人離不開,也吸引了大批的孩子,他們會這些設備來看動畫片、玩遊戲,時間久了,不僅影響孩子視力,還會影響其運動能力的發展,不利於孩子語言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家長有責任幫助孩子改善這一現狀,學會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