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談」讀懂青春期:叛逆是好的開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我同一性是解讀青春期的密碼

■讀懂青春期:叛逆是好的開始

青春期是一朵雲、一行詩,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充滿詩意的時期,還是一場疾風、一團烈火,是最麻煩的、動盪不安的時期?要了解如此矛盾的青春期,需要找到解讀青春期的關鍵密碼。

很多家長對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叛逆頭疼不已,不知如何應對。

其實叛逆是孩子逐漸脫離童年期的稚嫩、從兒童期向成年期過渡時心理變化的外在表現。

父母需要深入了解子女真正的內心需求,再來審視他們的叛逆行為。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在生理、心理、認知等方面的發展和進步,使他們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成人感」,帶來自我意識的變化。

這些變化有助於他們構建「自我理論」,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尋找自己的「位置」與價值,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探索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青春期的核心發展任務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探尋自己和他人的差別、認識自身、明確自己更適合哪種社會角色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我是誰」「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具有連貫統一的認識。

給予青少年選擇的權利是滿足他們自主需求的關鍵,有利於青少年自我的穩定和發展。

加拿大心理學家瑪西亞根據青少年自我探索及同一性獲得的不同狀態,將自我同一性分成了四種狀態類型。

不同的同一性發展狀態,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

同一性擴散:未進行自我探索,未獲得同一性(「我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

青少年面對著多種選擇,但並沒有選擇一種並進入深度的探索,對「我是誰」等問題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他們看似「無憂無慮」,但其實是用逃避和冷漠來掩蓋內心的不安和自卑。

心理學研究顯示,長期處於同一性擴散狀態的青少年,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包括人和環境,出現嚴重的適應問題,表現出焦慮、抑鬱、神經質等不良反應。

他們通常自尊較低,對自己的興趣認識淺顯,在性格上更加自私並追求享樂。

同一性延緩:正在進行自我探索,未獲得同一性(「我想要成為教師、醫生或律師,但我還沒想好選擇哪個」)

青少年在不斷地嘗試著各種選擇,卻仍然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

叛逆是該階段的典型標誌,他們會對父母的話表現反感,要麼置之不理,要麼爭論不已。

他們開始穿奇裝異服、聽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喜歡一些他們認為有個性的明星偶像。

這個階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必經過程,出現叛逆是好的開始。

孩子只有經歷了自我懷疑、混亂、衝動,通過各種不同的嘗試和探索,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未來才能發展得更好。

有研究發現,青春期前期孩子表現的叛逆越多,就越容易在青春後期建立同一性。

同一性早閉:未通過自我探索,獲得同一性(「我要當老師,因為我媽媽覺得我適合當老師」)

青少年沒有通過探索各種選擇來做出結果,而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給予或選擇現成的結果。

這種孩子會成為父母期望中的樣子,往往就是人們認為的「好孩子」或「別人家的孩子」中的一種。

他們非常聽家長的話,不叛逆,也不跟家長起衝突。

有研究發現,這類青少年與家庭的情感聯結更為緊密,依賴程度、分離水平均高於其他青少年。

但由於他們的依賴性較強,缺乏主見、容易盲從、服從權威,因此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應對挑戰能力相對較差。

所以說,青春期孩子太聽話不是一件好事。

同一性達成:通過自我探索,獲得同一性(「我喜歡唱歌,我想要當歌唱家」)

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指青少年仔細評價了各種選擇後,做出了自己最終的選擇,形成自我認同的標準。

他們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目標,對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熱情的投入,有較強的成就動機,因此會表現得更成熟,心理也最為健康。

但很多孩子尚不能在青春期做到這一點,有的要到大學階段,有的可能會更晚。

影響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鍵因素是父母

在青春期階段,四種同一性狀態並非一成不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可能在不同的同一性狀態之間轉化。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早期,更多的個體會處於同一性延緩狀態,但也有一部分處於同一性擴大散和同一性早閉狀態;整體上同一性的狀態在整個青春期處於前進的發展模式,即達成和延緩的個體增多,擴散和早閉的個體減少;一些個體可能不發生轉變,一直停留在某一階段。

一度火爆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從大女兒身上能夠清楚看到自我同一性狀態變化的過程。

小時候父親給她安排了未來的目標——成為一名摔跤選手,看到年幼的朋友結婚,她覺得自己無能改變現實,摔跤則可以讓自己把握未來,這促使她進入了同一性早閉狀態。

之後進入體育學院,脫離了父親的管教,她開始尋求獨立、自主,留起長發、學新的摔跤技術,就進入了同一性延緩狀態。

最後,她開始審視自己認知上的錯誤,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重新向父親學習摔跤,獲得比賽的勝利,最終進入了自我同一性達成的狀態。

大女兒從早閉到延緩再到達成,其同一性的發展受到了自身性格、同學老師(教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影響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最關鍵因素是她的父母。

警惕不良教養方式影響自我同一性形成

遺憾的是,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常常會採取一些不當的做法,影響子女自我同一性的發展,阻礙子女自我同一性的達成。

青春期兒童出現強烈的獨立感和成人感後,會想要很多自由,有些父母卻不願給孩子自由,甚至比孩子應該有的還少。

有些父母則完全撒手,給孩子的自由比應該有的還多。

這些不良的教養方式都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導致自我同一性發展停滯不前。

一項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比西方國家更高,在面對子女的叛逆表現時,會更多採取控制等管教手段,使子女回歸自己的預期。

心理控制是父母控制中的一種消極教養方式,指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採用愛的收回、引發內疚、人身攻擊、忽視情感等心理控制性的策略侵入子女的心理世界、無視子女的情感需求、迫使子女順從父母的要求。

採用這種手段的家長往往會對孩子說「媽媽都是為了你好」「爸爸媽媽工作這麼辛苦,你不好好學習,怎麼對得起我們」「你這麼不聽話」……引發孩子的內疚感,是中國父母促進子女社會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心理控制會引發孩子的消極情緒,導致違紀、攻擊等問題行為,甚至與自傷、自殺等危險行為有關係。

心理學研究發現,心理控制會導致同一性擴散和同一性早閉。

父母將自身的標準或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導致孩子忽視自身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因而逃避或推遲對自我的探索,導致自我同一性擴散。

當孩子受到父母「愛的脅迫」時,不敢再進行讓父母看來有些「出格」和「不正常」的自我嘗試和探索,他們會將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確定為自我的選擇,導致同一性早閉。

父母要減少對孩子的心理控制,拿掉「為孩子好」的藉口,採用更加民主、寬容的教養方式來對待青春期的子女,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幫助他們順利進入自我探索,最終實現自我同一性的達成。

(作者 邊玉芳 系北京師範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父母的「假放手」逃不過孩子的眼睛

■讀懂青春期:叛逆是好的開始

很多孩子甚至成人抱怨父母對自己控制過多。

所謂控制,即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過度干預行為,如對孩子言行的指責和抱怨、代替孩子做決定等。

這些行為一旦過度,就會對孩子成長、親子關係造成不良後果。

父母為何要控制孩子?心理學和神經學的理論認為,對自己不滿而造成的潛意識反應,迫切希望做好父母而帶來的焦慮情緒,自幼在家族中耳濡目染而形成的控制習慣等,都是父母自主不自主地過度干預孩子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父母的過度控制雖然有時會呈現臨時有效的假象,但實際上更容易培養出自我意識和獨立能力缺乏的孩子,使得孩子或被動退縮,或過分在意外界評價,或長期呈現幸福感不足,或對父母有莫名的憤怒。

父母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對孩子的控制行為?不同的家庭如何把握干預的平衡點,做到張弛有度?改變的前提是覺察,父母隨時覺察到自己對孩子的控制行為,才能逐漸調整、改善。

覺察自己的焦慮情緒。

有些父母由於自己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於是希望孩子能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一旦孩子成績不盡如人意就會非常焦慮;有些父母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能力不滿意,日子過得不夠理想,從而迫切地期待孩子能改變家族的命運;有的父母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成長不良,內心和能力都不夠獨立,心理上需要依附他人的陪伴,但和配偶之間缺少親密關係,於是就把強烈的情感傾注到孩子身上……

父母可以通過自省或心理諮詢來找到控制的線索,停下來覺察一下自己的內心,看看是否給孩子自由的成長過程造成了不良的擾動和無法承受的干擾。

覺察自己的語言模式。

父母控制體現在語言上的常見詞彙有「不許、不能、必須、應該、當然要、怎麼會、絕對、只能」等。

當然,並非說了上述詞彙就意味著是在控制孩子,但父母如果經常使用這些表達方式,呈現出的是嚴苛而僵化的要求,缺少應有的彈性和空間,既違背了孩子成長本應該犯錯誤走彎路的客觀規律,也否認了孩子有個性化需要以及生活本應多姿多彩的現實。

聽到父母說「你必須認真學習」「必須考好」時,孩子內心會立刻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及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反而更加不能自如地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覺察自己的完美情結。

有的父母擁有強迫性追求完美的性格,常常嚴格要求孩子行為的每個環節,只要其中某個環節不盡如人意,就會情不自禁地進行干預。

比如要求孩子放學後必須先做作業才能休息娛樂,寫作業必須寫完一定的時間才允許出來喝水等,都屬於面向細節的過度控制,對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是有害的。

父母可以選擇控制過程養成習慣,也可以選擇制定目標而放開過程,但如果對目標和過程都進行要求,孩子就被管死了。

追求完美的父母往往容不得孩子失敗,而時刻指出孩子的錯誤也是一種控制。

有個父親說兒子戀愛的時候,他明知道成不了,但只平靜地談了自己的參考意見,並沒有去阻止孩子戀愛的行為,也沒有說出「談了也成不了」的魔咒。

他知道在愛情上摔一跤也是孩子的收穫,父母應該把家門打開給孩子療傷而不是教訓孩子自作自受。

覺察自己假放手的情形。

有個媽媽意識到了自己對女兒有過度控制的問題,女兒因而形成了自卑退縮的行為模式。

孩子上大學後,她一直想給女兒更多自己嘗試的機會。

一次出國旅遊時,媽媽請女兒全權安排行程。

按計劃二人準備乘地鐵轉公交車去機場時,媽媽看著地鐵站牌研究了一下,發現有一條地鐵線路可直達機場,沒有必要轉車。

媽媽的建議確實有道理,但女兒聽到媽媽的建議後,立刻憤怒地大吼大叫,而且像泄了氣的塑料娃娃般沒了精神,以至於在地鐵上錢包被偷都沒有發現。

在長期控制和被控制的互動關係中,孩子的神經是高度敏感而緊張的。

她非常在意母親是否真的放手,是否真的相信自己。

看似有理卻出爾反爾的媽媽,忽視了更深層的道理:此時的關係和空間,對母女二人的價值和意義,遠遠超過事情本身的是非對錯。

媽媽沒能及時覺察出自己「假放手」的行為,但孩子是能覺察到的。

(作者 王占郡 系北京中親聯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


家庭教育「體檢」不期而至

■讀懂青春期:叛逆是好的開始

「原來挺乖的孩子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不聽話?」「一回家就關上門不理我們,問什麼都只回答兩個字『還行』。

」「一邊寫作業一邊玩手機,一說就跟我急!」每當提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的表現,父母們仿佛就啟動了訴苦模式。

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叛逆、厭學、早戀、網癮等各種家庭教育難題撲面而來,令人困惑、沮喪甚至崩潰。

很多人不願意去醫院體檢,認為不查什麼事兒都沒有,一去准查出一堆問題。

其實問題並不是被查出來,體檢報告只不過把本來就存在的問題呈現出來。

同理,青春期就仿佛對家庭教育強行做了一次「體檢」,無情地把家庭秩序、家庭關係、家庭教養方式等方面早已存在的問題一一呈現出來。

厭學、網癮、社交退縮等讓人緊張又焦慮的「異常指數」,只不過是父母角色錯位、夫妻關係不和、教育分歧嚴重、過度關注學習、親子關係冷漠、缺乏家庭生活等「病症」的外在表現而已。

據中國教科院2015年的「全國初中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初中生家庭教育普遍遭遇「中年危機」,父親的教育優勢被忽視,夫妻關係疏遠直接影響孩子成長;父母未能充分理解青春期子女的需求,溝通方式跟不上孩子的變化;超過八成孩子對初中生活不適應,而家長過度重視學習給孩子壓力很大;初二是學習分化和沉迷網絡的高發期,多數家長表示難以應對「初二現象」;家長看待孩子同伴交往有誤差,近八成初中生最不喜歡家長「追問我和朋友在一起的細節」「對我的朋友評頭論足」。

這些調查結果表明,很多父母並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並不了解這個階段家庭教育面臨的挑戰,沒有預備好如何陪伴孩子平穩度過這個身心巨變的動盪期。

就像夜裡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暴風雨突然降臨,視線變得非常差,既不能停下又找不到出口,除了小心減速、謹慎駕駛、左右觀望、咬牙忍耐,司機還能做什麼呢?

當孩子不再凡事依靠父母、信賴父母時,當孩子開始質疑父母、挑戰權威時,當孩子更喜歡和朋友在一起、父母不再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時,有準備的父母會感到欣喜,因為這些都是孩子從稚嫩開始走向成熟的信號。

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人」「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等問題,學習成績不再是他們生活中唯一的關注重點。

如果父母仍然把成績好不好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的尺子,就仿佛「手握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親子衝突在所難免。

據美國學校心理學家謝剛觀察,初中是孩子學業成績的分水嶺,造成成績滑坡的原因一部分是學習習慣不良,更大的比例卻是「對情緒缺乏控制能力」,勝出的是那些「有積極的自我概念、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的孩子。

其中,控制情緒的能力和人際溝通的能力無疑是從家庭環境中習得的,從小與父母建立起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更可能與朋友建立安全依戀關係。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馬丁·賽里格曼博士說:「養育孩子,遠遠不只是修正他們的錯誤,而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進而把這些長處充分發揮出來,成為一生的熱愛。

」這一點對青春期的孩子尤為重要。

如果父母繼續用嚴厲的教育「修正他們的錯誤」,不僅不能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還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

當下中國父母特別難做到的,就是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就是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就是甘願培養一個有人性的、陽光的、自立的「正常兒童」。

當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時,其實孩子心裡也「恨爹不富商」,就會採取或者激烈衝突或者陽奉陰違的方式反抗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但不對孩子負全責。

請承認自己的有限,諒解自己的無奈。

當青春期這份家庭教育「體檢報告」不期而至時,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角色是否有錯位現象,是否經常採用控制性、操縱性的方式迫使孩子順服,是否凡事滿足、凡事代替,讓孩子無視邊界和底線,降低孩子的自主感、能力感和自我價值感……

很多家庭教育專家都強調「有好的關係才有好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情商課堂」「幸福的婚姻才能養育優秀的孩子」。

當青春期孩子讓父母苦惱時,請試著用感恩的視角來解讀這份「體檢報告」,不再緊盯著孩子身上的毛病,而是用積極的心態去調整家庭關係、重建父母角色能力、走出家庭教育認知誤區、提高家庭教育素養。

畢竟,沒有人不需要學習就能做好父母,危機就是契機,轉變始自覺醒。

(作者 楊詠梅 系本報記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處理青春期躁動的心?這6步很實用!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