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請注意了,下面這三種爸爸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子不教,父之過」、「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從古至今,教育的問題就一直為天下的父母所關注,育兒觀念層出不窮,方法各異。

今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不斷被提出,做父母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家裡一個不合格的爸爸,寶寶心裡應該很苦吧......

01

「拳王版」爸爸

這類爸爸應該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忠實信奉者吧!

考試沒考好?打一頓!

頂嘴不聽話?打一頓!

還在玩遊戲?打一頓!

......

沒有什麼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靠打一頓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打兩頓!

也許在爸爸的眼裡孩子健康優秀的長大了,還美滋滋地問孩子:感動嗎?

孩子:不敢動,不敢動!怕挨打。

殊不知,在這種家庭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多膽小自卑、親情觀念淡薄。

我家隔壁單元的楊叔叔就是個這樣的爸爸,小時候放學在家寫作業的時候,偶爾就能隱約地聽見他打罵兒子聲音。

有時候是因為兒子放學沒有及時回家寫作業在外面玩;有時候是因為考試沒考好,整個院子的孩子見著他都繞道走。

楊叔的兒子也確實挺優秀,成績雖算不上頂尖,也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可以說是楊叔的驕傲了。

現在回老家還能聽見八卦的媽媽說,隔壁楊叔總是跟街坊四鄰抱怨,他兒子平時電話都不打一個回來,在外地工作忙、至今沒結婚,拿著體面的工資,錢沒少往家拿,可是又有什麼用呢?父母不就想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子孫繞膝,享享天倫之樂嗎?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怪誰呢?孩子聽話是因為怕你,整個童年的心理陰影累積下來的後果就是等他有能力的時候,他就會想盡辦法離開你。

所以愛動手的爸爸們,你們的拳頭是為了保護孩子的,不要再拿你的拳頭對準自己的孩子了。

02

「網癮型」爸爸

現代人好像都中了手機的毒,中國人平均三分之一的休閒時間都在玩手機。

朋友圈需要刷;微博、今日頭條也要刷;王者農藥的排位更是要打……一天天忙得不亦樂乎。

手機充電器、充電寶都比自己的孩子重要。

都說打遊戲的時候最怕遇見小學生,不僅技術差,還一言不合就掛機,妥妥的坑隊友。

有網友開玩笑地說,現在的小學生還是作業太少!

可孩子是最容易模仿家長行為的,爸爸自己在玩手機打遊戲,卻跟孩子說:玩什麼玩!作業寫完了嗎?寫完作業了不知道看書嗎……

這位爸爸,你這麼說好意思嗎?

有時間陪孩子看看書吧,不然你可能會發現那個坑爹的小學生隊友就是自己的孩子。

03

「隱形俠」爸爸

現在有個熱詞叫「喪偶式育兒」,說的就是這類有隱身功能的爸爸。

他們標榜著自己需要努力掙錢養家餬口,而把管孩子的責任拋得一乾二淨。

爸爸沒有經歷過十月懷胎的折磨,遲遲進入不了父親這個角色。

從小時候不會幫寶寶換尿布到讀書以後不會陪孩子學習,甚至早出晚歸的爸爸對孩子來說就是難得見一次面的客人。

相對於媽媽的一日三餐噓寒問暖,孩子可能會覺得:我的爸爸其實並不愛我。

表妹家的孩子糰子馬上就四歲了。

由於爸爸工作的關係,一直都是由媽媽和姥姥姥爺帶。

就在最近,表妹一家和她堂哥一家一起去了趟泰國旅遊,糰子的爸爸一如既往的由於工作的關係沒有參加。

糰子在泰國玩得特別開心。

陽光沙灘、美食海鮮,玩的根本不想回來。

旅行途中,糰子的大舅擔當起了爸爸的責任,對糰子百般照顧,回來的路上,糰子問了一個令媽媽特別震驚的問題——

糰子問:「媽媽,我可以讓大舅舅做我的爸爸嗎?」

從表妹那了解到,由於糰子爸常年外地工作,糰子跟爸爸的聯繫只是每天兩分鐘的視頻語音和一兩個月一次的回家看望,回家時間短,甚至沒有陪糰子去一次遊樂園。

爸爸在糰子的心目中只是一部手機,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所以在遇到能給他陪伴、保護的大舅面前,她更希望大舅舅做能她的爸爸。

爸爸們長點心吧,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請儘量多抽出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否則怕不怕你的孩子跟別人跑了?

父親對於孩子性格養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爸爸不是提供了良好經濟條件就可以,更要作為孩子的精神支柱,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

願所有爸爸都能成為一個被孩子深愛的好爸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會從小就教育孩子懂得「孝順」嗎

孩子現在還小,你會教育孩子怎麼孝順嗎?這樣一問可能會招來很多罵聲,因為這個年代每個父母都是那麼的愛自己的孩子,沒有人會指望孩子小的時候去孝順。我也一樣,是個二胎的媽媽,我很愛我的孩子。我不願意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