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8102了,那種育兒方式早就OUT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愛心樹童書編輯 Ricky
育兒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在最近一檔節目《少年說》中,孩子和家長間的無效溝通讓許多人認識到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
一個小姑娘在天台上訴苦,說自己的媽媽總是拿學霸女同學和自己比較,人家千般萬般好,自己一無是處。
經常被比較也就算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位媽媽從不認可自己孩子的努力。
小姑娘略帶哭腔地問:「孩子不止是別人家的好,你為什麼看不到我的努力?」
而這位媽媽理直氣壯的回答讓網友震驚,大呼她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地打擊你,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頭,其實你要是不打擊就可能有點飄。
」
(以上《少年說》截圖來源自網絡)
這位媽媽的這種教育勾起很多人兒時的回憶,許多網友高呼看不下去了。
也有網友發表了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反思。
(留言來自網絡)
歸根結底是一句話:父母若覺得孩子不值得被尊重,孩子怎麼會有自尊和自信;父母若不相信孩子會做好,又怎能要求孩子做到完美?
與這種相對比較傳統的教育不同,美國情境教育繪本大師、「博恩熊」系列作者博恩斯坦夫婦在一生的創作和養育子女的過程中一直主張「尊重孩子」。
對於他們來說,尊重孩子與其說是一種育兒理念,更不如說是一種對待孩子的習慣。
(博恩斯坦夫婦合照)
在《博恩熊育兒經》中,博恩斯坦夫婦用幽默、輕鬆,又不乏理性的語言溫柔平和地給家長們分享了他們的育兒經驗。
博恩熊育兒經
(美)斯坦&簡·博恩斯坦 著
新星出版社
那麼,尊重孩子到底如何能成為一種習慣呢?博恩斯坦夫婦有話說。
Step1
觀察孩子,並對他/她永遠好奇
「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是擁有自己的稟性、脾氣和偏好的獨特個體,明白這一點會讓你成為更稱職的家長。
」
(《博恩熊育兒經》內文頁)
就像《少年說》中那位家長一樣,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很了解孩子,而且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等他長大了再尊重他的意見。
但實際上,孩子與大人在思維方式上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對自己孩子的獨特性的了解與尊重,是家長與孩子有效交流的基礎。
當下的育兒媒體,還有家長之間,都對「理想的孩子」有一個衡量的標準。
各種育兒書、公眾號上經常展示著一些令人焦慮的表格,顯示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應該做的事,以及相應的年齡、身高、體重標準。
家長們以為這就是「科學、理性的」,並以此為參照衡量與評判自己的孩子。
(《快樂上小學》內文頁)
然而事實上,有的孩子先會說話,有的孩子先會走路,有的孩子愛看書,有的孩子喜歡動手操作。
有的孩子好奇心旺盛,有的孩子專注力極強,有的孩子天生熱情,有的孩子靦腆害羞……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人,他們的個性都可能會成為孩子獨有的性格優勢。
這種過於關注外界的衡量標準,會影響家長忽視對自己孩子的「獨特性」的洞察。
將關注的目光放到外界,而用苛刻的標尺評判孩子會使家長和孩子間的溝通變得無效,也就很難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快樂的幼兒園》內文頁)
了解與洞察自己孩子的獨特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很多耐心與精力。
Step2:
給孩子空間,讓他/她獲得成就感
「讓你的孩子有機會獲得豐富多彩的經歷,因為正是那些我們感興趣或為之振奮的事物滋養、成就著我們。
」
孩子在成長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博恩斯坦夫婦的回答:成就感。
引導孩子,給他們獲得成就感的空間,是家長培養快樂獨立的孩子必備的好習慣。
「還在練習爬行或蹣跚學步的孩子需要將時間用來打滾,跟沾滿灰塵的兔寶寶親密交談,獨自從地上爬起來後歡呼,以及用積木搭一座塔然後將其推倒。
簡而言之,他們需要時間做能夠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的事情,這會讓他們擁有每個人都非常渴望得到的——請特別注意——自尊!」
(《博恩熊育兒經》內文頁)
許多大人不了解,或者說已經忘記了,孩子的思維方式與成人抽象、宏觀的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更會在細小的、可能是無意義的、但是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中獲得成就感。
這些一點一滴積累的成就感是他們自尊和自信的源泉。
如果家長忽視、甚至否定這種孩子獲得成就感和自尊的方式,孩子漸漸變得不再那麼興致勃勃,什麼都願意嘗試一下,也就漸漸失去了他原本擁有的無限可能性。
(《天天向上》內文頁)
對於孩子想做的事——無論是拍球、拼圖,還是學習各種恐龍的名字,最好待以支持的態度。
當孩子漸漸長大時,家長能做的,是為他們展現世界上無窮無盡的趣味,創造他們尋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機會。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這不也是在為他創造機會,幫助他找到喜歡的事嗎?當孩子在昂貴的課外班間周旋時,是在探尋自己的可能性,還是在苦苦支撐著,滿足家長的期待?
一個擁有無限可能、可以抓住機會的孩子,是在成就感中積累自尊和自信的孩子,是興致勃勃的孩子,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孩子,也是博恩斯坦夫婦想要培養出的孩子。
Step3
先共情,後引導
「衣櫥里的怪物是想像出來的,恐懼卻是真實的。
」
良藥苦口,當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用理性給孩子提出的建議與要求若沒有共情為前提,孩子再努力也很難把家長的建議服下,更不用說消化掉、解決問題了。
在「戰勝恐懼」這個問題上,博恩斯坦夫婦認為:「告訴驚恐的孩子衣櫥里的怪物都是他想像出來的,其作用大概如同告訴一位飽受偏頭痛折磨的人,他的疼痛只存在於他的腦袋裡。
對付這種恐懼的最佳方式,應該是友善並實事求是地向他證明,衣櫥里什麼也沒有,同時給他一些能夠轉移注意力的貼心小物件。
」
(《快樂的幼兒園》內文頁)
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你可能會說:「寶寶,你想像力太豐富了,那些都是假的,我們不做膽小鬼。
」在孩子不敢嘗試新事物時,你可能會說:「你怎麼這麼不勇敢?」家長對孩子的情緒置身事外的評判會讓孩子真的認為自己是個「膽小鬼」,還「不夠勇敢」。
但如果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以共鳴取代對孩子的評判,用實事求是、就事論事的方式去安慰孩子,給予他們合理的陪伴與支持,就會教會他們思考。
也許,當孩子長大後回首童年,記憶最深刻的是父母對自己情緒的接納和尊重,最感激的是從家長那裡學會的思考方式。
當尊重成為家長的一種習慣,孩子才會在長大後仍能從童年中獲得愛和智慧的強大力量。
沒有微笑就不算打扮周全
沒有任何事情能像為人父母這樣讓你變得超乎年齡地成熟。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大權在握。
可一旦他們長大成人,不再需要我們的保護時,家長就不再擁有任何實質性的權利了——除了愛和尊重的強大力量。
《博恩熊育兒經》最初出版於2005年,是博恩斯坦夫婦一生育兒經驗的大匯總,出版後沒多久,斯坦·博恩斯坦先生便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
《博恩熊育兒經》之所以成書,契機來自「博恩熊」系列繪本熱情而苦惱的讀者——家長,還有一半是孩子,在育兒/成長方面的求助郵件,在半個世紀裡面,這些郵件從世界各地紛紛匯集到博恩斯坦夫婦那裡。
基於「如果合適,就去嘗試」的原則,也為了避免父母讀者們病急亂投醫,博恩斯坦夫婦致力於寫作這本《博恩熊育兒經》:
「一是對讀者們最關心的、令人頭疼的育兒問題(主要有17個),進行進一步的探討;二是為希望從博恩熊一家獲得幫助的父母提供該系列的導讀。
」
家長讀《博恩熊育兒經》,孩子讀博恩熊系列繪本,大人和孩子互相陪伴、共同成長,讓家庭充滿愛與尊重的強大力量。
博恩熊系列繪本選書指南
博恩斯坦夫婦創作了全球銷量超3億冊的博恩熊情境教育繪本,博恩熊繪本長銷近60年,陪伴一代又一代讀者長大。
許多孩子寫信給博恩斯坦夫婦,講述自己有多麼羨慕博恩熊一家的樹屋,最喜歡書中的哪個角色,還有他們遇到了哪些小熊兄妹在熊王國遇到的問題。
★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快樂的幼兒園》(14冊)
(3-6歲適讀,即將上幼兒園或在讀的小朋友)
★ 讓孩子快樂自信地讀過小學生活
《快樂上小學》(21冊)
(6-9歲適讀,幼小銜接,小學生習慣養成&品格塑造)
★ 21天效應,全面養成好習慣
《快樂的21天》(21冊)
(3-6歲親子共讀,6-9歲自主閱讀)
★ 給孩子天天向上的動力,在課餘時間、校外生活著收穫成長和進步
《天天向上》(21冊)
(3-6歲親子共讀,6-9歲自主閱讀)
★ 向爸爸學本領,
領悟做人處事的道理
《爸爸總有好辦法》(7冊)
(3-6歲親子共讀,6-9歲自主閱讀)
最後,在這裡為大家公布《贈票丨2018童博會,與好書偶遇》的5位幸運獲獎讀者:
還請以上5位讀者在愛心樹童書後台留言自己的收件信息(地址+姓名+電話),我們會儘快將2018年童博會門票寄送到您手裡哦!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當當網站購買新書《博恩熊育兒經》